陈友权,刘莉华,仲鹭勍,李好
(农业部,北京 100026)
2010年我国气候极端异常,农业生产面临多灾连发、群灾并发、重灾频发的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推进科学抗灾,及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大灾之年全国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5 000亿kg(1万亿斤)以上。
2010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程度重,春夏秋冬季季有灾、东西南北处处有灾,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2010年春季西南特大干旱、北方持续低温雨雪和夏季部分地区特大洪涝,都是历史罕见的。西南地区发生大范围秋冬春连旱,部分地区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灾,干旱持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北方冬麦区在经历了连续23个“暖冬”后突遇首个“冷冬”,入冬提前15天,回春推迟10天,低温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东北、西北地区去冬今春出现近40年来历史罕见的低温天气,入春比常年推迟15天左右。南方地区3月初即出现罕见早汛,5~7月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7~8月出现强降雨,局部地区遭受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
2010年低温冻害、干旱等灾害多发生于作物播种或生育前期,对稳定播种面积、确保播种质量、打好丰收基础带来严峻挑战。东北和西南地区春播因灾推迟,对春播面积落实和作物安全成熟造成严重影响。北方冬麦区持续低温冻害导致小麦生长量不足,比常年同期少一片叶、一个孽、一条根,生育期推迟7~10天,加大了后期遭遇“干热风”和高温逼熟的风险。南方洪涝灾害导致晚稻栽插期推迟7~10天,增加了后期遭遇“寒露风”的几率。
西南五省 (区、市)小春作物最大受旱面积达504.13万hm2(7 562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98.53万hm2(4 478万亩)、绝收142.33万hm2(2 135万亩),云南、贵州两省夏粮因旱减产17亿kg(34亿斤),直接导致全国夏粮减产3.85亿kg(7.7亿斤)。南方局部地区严重洪涝灾害造成江西、湖南等9个主产省区早稻全面减产,直接导致全国早稻减产20.35亿kg(40.7亿斤)。全国夏粮和早稻两季均减产,这是2004年以来的首次。11个省(区、市)全年粮食因灾减产,这是近4年来减产省份最多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农业防灾减灾做到了反应快、力度大、措施实,针对性强,效果显著,为粮食抗灾夺丰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2010年粮食生产的最大亮点。
西南旱区积极救小春、全力保大春,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旱区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抗大旱、促春管、保春耕”,广辟水源,及时浇灌,改种补种,加强管理,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应补则补、宜改则改,有效减轻小春损失。五省(区、市)共抗旱浇灌43.43万hm2(651万亩),改种补种41.67万hm2(625万亩)。旱情最重的云南夏粮由前期预计减产14亿kg(28亿斤)降到11.5亿kg(23亿斤),四川、重庆实现了大灾之年夏粮夏油双丰收。同时,全力推进大春生产,以水布局,调整结构,开展水稻统一育秧、异地育秧和旱育秧,充分发挥中央财政2.5亿元覆膜种植补助的政策效应,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挑水点种等旱作节水技术,积极发展间作套种,努力扩大春播和晚秋作物面积。由于抗旱保春耕措施落实到位,大部分作物播栽期正常,大春粮食面积增加13.33万hm2(200多万亩),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增加较多,地膜覆盖面积增加166.67万hm2(2500万亩),秋粮产量增加10多亿kg(20多亿斤),基本实现了小春损失大春补。
北方冬麦区促弱转壮、促大穗争粒重,实现冬小麦连续七年增产 (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针对持续低温对冬小麦造成的不利影响,各级农业部门早抓早管,肥水前移,积极落实小麦弱苗施肥补助政策,在返青起身期增施一遍肥、普浇一遍水,促进了苗情迅速转化升级。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大力推广“一喷三防”,全国推广面积超过1 573.33万hm2(2.36亿亩),占小麦面积的70%左右,有效提高了灌浆强度,延长了灌浆时间,增加了千粒重。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对全国11个小麦主产省的调查,平均穗数33.6万/667 m2,与上年持平;平均穗粒数31.7粒,同比增加0.6粒;平均千粒重39.6g,同比增加0.2g。由于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2010年冬小麦产量比上年增加近510亿kg(1 020亿斤),实现了大灾之年小麦七连增。
东北地区抢农时、促早熟,实现粮食大增产 (2010年4月至2010年9月)。针对春耕期间水稻育秧困难,中央财政支持黑龙江、吉林等省开展水稻大棚育秧,东北水稻育秧大棚新增25万栋。通过大棚育秧,抢回积温100~150℃,抢回农时 10天左右,保证了 166.67万 hm2(2 500万亩)水稻适期播种。针对玉米安全成熟期缩短问题,科学布局品种,调整短生育期玉米品种133.33万hm2(2 000多万亩),确保了玉米安全成熟。针对春耕春播起步较晚、进度较慢的实际,积极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跨区机耕机播作业,千方百计加快耕播进度,粮食面积比2009年扩大近26.67万hm2(400万亩),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方洪涝灾区抢抓晚稻生产,基本实现早稻损失晚稻补 (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针对洪涝灾害影响,灾区各地组织农机抢排积水,抢修农田,抢收早稻,抢栽晚稻。通过努力,2010年“双抢”时间将比往年缩短2~3天,晚稻面积比上年增加 12万hm2(180万亩)。针对晚稻播栽期推迟、后期遭遇“寒露风”几率大的问题,各地迅速落实中央财政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政策,统一采购化肥农药,直接发放到村到户,及时指导追肥喷药,将政策在最短时间落实到田。南方地区共落实补助面积486.67万hm2(7 300万亩),有效促进了晚稻分蘖生长和灌浆壮粒,使晚稻成熟时间提前3天左右,确保了安全成熟。
近几年来,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农业部门立足抗灾夺丰收,自觉增强主力军意识,转变观念,主动谋划,积极行动,坚持一手抓增产技术推广,一手抓减灾措施落实,紧紧抓住监测预警、灾情调度、争取政策、落实政策、科学指导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抗灾救灾主力军作用,有效地将农业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是2010年,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始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第一时间获取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分析会商灾害影响,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落实防御措施。2009年10月中旬西南地区旱象刚一露头,农业部立即对抗旱工作进行部署。在冬小麦生长关键时节,先后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8次会商会,研判天气趋势,提出应对措施。在防汛抗洪和防台风的紧要关头,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120多期,下发防灾紧急通知18份。通过这些措施,牢牢把握了农业防灾抗灾的主动权。
完善信息采集报送和分析研判机制,充分发挥农情调度、专家指导组和产业体系专家等多支队伍的作用,深入调查土壤墒情、作物苗情和病虫情,及时发现灾害苗头,掌握灾情发展动态,为适时启动应急响应、争取政策支持提供决策依据。针对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农业部在春季田间管理和大春播种时节启动旱情日报制度,随时掌握干旱动态、抗旱进展及春播进度。针对2010年低温天气对小麦的影响,在小麦越冬前、返青拔节期、抽穗灌浆期等关键农时,先后派出多批专家,深入调查低温影响和小麦长势,及时落实早春施肥浇水和后期“一喷三防”等措施,有效扭转了小麦生产的被动局面。针对东北地区的低温影响,密切关注春播天气,逐日调度播种进度,迅速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农民更换品种,开展大棚育秧,推广机耕机播,确保适期播种。
围绕发挥技术优势、科学抗灾救灾,将重点放在工作措施安排、技术方案制定和政策建议提出等方面,从而进一步明确农业部门做工作的方向,更好地发挥科学抗灾的主力军作用。针对北方冬麦区苗小苗弱、东北和西南地区春播受阻、部分地区水稻生育期推迟的情况,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提出北方冬麦区小麦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东北地区调整短生育期适播玉米品种、发展水稻大棚育秧,西南旱区推行“水改旱”、扩大玉米覆膜种植,南方地区晚稻增施分蘖肥和穗粒肥,西北地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措施。同时,推动中央出台小麦弱苗施肥、西南玉米地膜覆盖、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水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等财政补助政策,支持受灾地区落实抗灾增产技术,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春播顺利开展和作物安全成熟。
创新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思路,完善行政推动机制,有效运用会议部署、工作督导、专家指导、科技服务团等形式,在关键农时,对重点区域,开展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促进扶持政策、关键技术和救灾物资落实到户到田,充分发挥政策和技术的减灾增产作用。在2010年春季多灾并发的紧要关头,农业部先后在黑龙江、河北、云南、湖南、辽宁分片召开会议,部署落实防灾增产和抗灾减损措施。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先后派出83个工作督导组、专家指导组和11个科技服务团,组织1万多名专家和50多万名农技人员深入重灾区和粮食主产区,推动战低温、抗大旱、抢农时、促早熟等各项措施落实,为实现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始终重视舆论引导和宣传动员,面对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及时通过报送信息、下发通知、舆论宣传等方式,反映灾情动态、灾害影响,以及抗灾部署、措施落实和减灾成效等情况,营造重农抓粮、减灾增粮的良好氛围,引起各地重视和社会关注,动员农业部门迅速行动。2010年在抗击西南特大干旱、北方持续低温和南方洪涝灾害过程中,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通过新闻发布、记者采访、网上直播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报道,做到了宣传无空档,信息不间断,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消息,为掀起抗灾救灾热潮、争取出台和落实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2010年的农业防灾抗灾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一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趋于常态化,必须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一手抓高产稳产,一手抓抗灾减损,努力实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是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要积极转变思路,坚持“防抗结合、立足于防”,加强灾变规律研究,主动避灾,提前防灾,及时救灾。大力推广适应性种植,降低受灾几率;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前落实防范措施;及时组织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三是与干旱、洪涝等水旱灾害相比,低温冻害、阴雨寡照等光温灾害往往容易被忽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光温等因素的变化趋于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重,必须高度重视低温冻害、阴雨寡照等光温灾害防御工作。
四是近年来各地探索出许多高效防灾增产技术,如东北地区抗旱“坐水种”、水稻大棚育秧和工厂化育秧,西北地区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北方冬麦区深松整地、播后镇压、“一喷三防”,南方地区水稻机插秧等,应及时总结完善,加快集成推广。
五是防灾增产离不开政策支持,实行关键技术补助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把2010年临时出台的技术补助政策像“四补贴”政策那样长期固定下来,健全农业科学抗灾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农业防灾抗灾长效机制。
六是实践表明,设施条件好、旱涝保收的地方粮食产量年际波动较小,而常旱易旱、靠天吃饭的地区,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差,产量波动大,减产往往集中在这些地方,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全局。必须切实抓好抓实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七是大灾之年粮食实现“七连增”,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强化行政推动和舆论宣传,发挥了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形成了抗灾夺丰收的强大合力。这是农业防灾减灾、夺取丰收最基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