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伦姣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荆州 434025)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高碳”活动产生大量CO2、CH4、N2O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必然趋势。低碳经济实质是节约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低碳”在社会生产中、在科学研究中、在工作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广泛践行,作为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农业,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首先,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尤其是排放大量CH4和 N20。据估计,农业源排放 C02、CH4和N20量分别占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1%~25%、57%和65%~80%。总的来说,农业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为20%。对我国而言,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2.1%~18.3%。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相当广泛,而土地利用不当、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等则是危害更为严重的农业行为。
第二,农业深受气候变化危害。气候变化导致飓风、暴雨、山洪、干旱等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病虫害发病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水土流失、土壤退化、侵蚀和盐渍化日益加剧,严重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气候变化还直接影响农作物、林木和牲畜生长繁殖,导致农业减产甚至无产。
第三,生态农业系统具有超强的固碳和减排能力。农业本身就是天然固碳体,森林、植被及树木花草具有强大的碳吸收能力,草地与农田土壤在固碳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湿地也具有巨大的固碳和调节气候的功能。低碳农业可抵消80%的农业温室气体,生态农业系统能够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发展农村沼气还可以减少有机肥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同时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另一方面,退耕还林还草、减免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的生态农业方式,能极大地增加农业碳贮量,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低碳农业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就是要摒弃高危害的石油农业、化学农业的友好农业。应该说,农业低碳化发展并不难,以下措施都是在目前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的:第一,增加绿色植被面积,如林地、草地、园地等,减少土地裸露面积和机率;第二,减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有害农用物资使用量,替代以有机肥、缓释肥、有机农药、可降解薄膜;第三,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还可以获取清洁能源;第四,实行保护性耕作,少耕、免耕或间歇耕作,既减少资源消耗又能提高土壤碳汇;第五,节约并高效使用资源(燃料、土地、水),达到少排放和高碳汇的双重目的。而且长久以来,人们也早已深刻认识到石油农业、化学农业的危害,并饱受着石油化学农业带来的种种灾难,因而,一直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立体农业等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探索各种可行的途径,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作物秸秆气化固化技术、作物间种套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立体养殖技术等。这些都是适应低碳农业的良好生产方式和技术,但 “试点的多、推广的少”。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农业低碳发展面临着传统意识习惯、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边缘化等严重挑战。
随着文化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农村各种恶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农民也逐渐意识到农业生产中过多施用化肥农药、秸秆非科学处理等带来的危害,能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但能在实际行动中予以纠正却差强人意。首先,农业技术运用存在习惯性,技术进步理论称之为 “路径依赖”,即人们在选择技术时,经济上的适用性总是优先于技术上的适用性,而新技术的采用往往相对要付出较高成本 (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学习成本等),结果必然是新技术难以顺利被采用。其次,农民的意识和行动往往有惰性。对于农民个体来说,在化学农业观念业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的情况下,自觉能动地进行农业低碳化生产无疑是要进行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的全新变革,这需要他们有较高思想境界、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坚持力、掌握足够的知识、技术和资金。然而实际情况不尽人意,他们能接受先进意识理念和采取一定低碳行动,但最终会渐渐退缩让位,传统落后的意识依然惯性存在、仍居上风,低碳行动难以坚持、难成气候,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往往“只见试点、难见推广”。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分析表明,1997~2008年我国粮食消费量波动增长,年平均增长率0.8个百分点,2009~2020年粮食消费增长率将高于1997~2008年的年增长率,浮动0.4个百分点以内。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最低为395kg,需求总量将达 5.7250亿 t,这意味着 2008~2020年间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4 380万t(2008年粮食产量5.2871亿t),这对于耕地供给不断减少、种粮积极性不稳、气候变化异常、旱涝灾害频发和水资源短缺等约束因素随影而行的我国粮食生产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未来粮食生产中仍不可避免的要依赖化肥、农药等物资投入以及农机化发展。此外,我国棉花、油料等主要大宗农产品需求和生产规模也同样巨大,对化肥、农药及农机等的需求亦不可小觑。如何既保证粮食等产量,又避免高碳排放,是我国农业低碳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首先,分户经营规模小、收益少,注重农业低碳的收益和成本在短期内是不对称的,低碳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其次,分户经营的农户总是根据各自的判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往往只能顾及眼前利益,只想着眼前的产量如何提高,对未来发展难有长远预见和规划,因而难以顾全农业低消耗、低排放问题,更难以考虑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间歇耕作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即使有农户实行低碳农业的模式,也会由于行动不一致,受周围石油化学农业影响而最终宣告失败。再次,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往往也会因为规模太小看不到效益而不重视,比如众所周知,利用秸秆、人畜排泄物等发展沼气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途径,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量秸秆被焚烧或被丢弃,人畜排泄物并未充分循环利用。因为单个农户能集中的秸秆和人畜排泄物数量难以满足源源不断的沼气原料需求,最终只得放弃沼气生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但进入21世纪,呈现出村落精英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失之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数据,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亿人,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 20%,31~40岁占 22.3%;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农户家庭骨干劳动力基本外出,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劳务输出地区,农业劳动力呈现 “老弱妇孺”化,农业亦疑似“副业”之势。此种景况,极不利于低碳农业发展:农户不愿意也无力进行低碳生产,因为低碳农业更多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比较繁琐,比如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要以大量施用粪肥和秸秆还田来保证土壤的疏松和有机质的丰富为前提,而运送粪肥和秸秆还田都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间作套种不易实行机械化作业,仍需人力投入;少施肥、少喷农药、循环立体农业等等,一般都要花费更多人力和时间,这恰恰是“老弱妇孺”的农业劳动力状况所不能满足的。因此,相比之下农户更愿意采用那些简单、快捷的农业生产方式。
深入分析低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形成机理,可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低碳农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吸引力不强、农业生产者意识不彻底等方面。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有效应对挑战、促进农业低碳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明知高碳农业的危害的情况下却仍然不予舍弃,任由高碳肆行,这是环境问题上的 “公地悲剧”。环境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其产权是不清晰的,农业生产者缺乏积极性去关心、保护环境,更多的则是选择 “搭便车”。为避免 “公地悲剧”,应从低碳农业发展要求出发,充分利用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建立起包括农业生产内部和外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节约使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资源、发展使用清洁能源、保护性耕作、植树造林等积极行动给以政策上的物质奖励或资金支持,对于那些毁林毁草、乱堆乱放农业废弃物、随意焚烧秸秆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机制的效应,在农业生产外围即农业产前、产后也必须制定遥相呼应的、奖罚分明的政策措施,如产前各种农用物资(化肥、农药等)、种子等的生产与提供的激励约束政策,产后农产品收购与销售的激励约束政策,这样既可从源头和退路两端夹击,有效引导农业低碳化发展。
低碳农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说到底要由农民来具体实施,尤其是农村精英和青壮劳动力,仍是低碳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缺少他们这些主力军,低碳农业发展将成为空谈。因此,为保证低碳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和人才,要加快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步伐和力度,加快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好新农村,努力开拓、发展具有较强增收潜力的产业,以健康、和谐、幸福、美丽的农村新面貌吸引、留住农村劳动力,以繁荣发展的农村产业吸纳劳动力。从现在起较长一段时期,要坚决节制农村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过度向工业领域和城市地区转移,应注意社会舆论和政策导向,不宜过分强调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低碳农业不可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的小农业,而应是组织化、规模化的大农业,推广低碳农业必须将农民组织起来、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大规模生产。为此,要结合各地农村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大力创新类型多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技术协会,行动一致地实行低碳生产模式,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以减少对人力的需求,还可以发挥其组织载体优势,对外统一质量、价格,增强农民市场地位,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薄弱是农业发展的一大 “瓶颈”,更是低碳农业发展的 “瓶颈”,就当前可以实施但未能很好实现的一些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来说,存在劳动力、意识习惯约束之外,还存在田间道路、水利等条件欠缺。为此,要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的节水灌溉、交通运输储存、商品购销等有利条件;对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应提上日程,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避免农业水体、土壤污染;加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业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
宣传教育是一面旗帜,低碳农业的全面展开有赖于宣传教育工作摇旗造势,要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形成农业内外、农村社区全方位浓厚的低碳氛围。地方政府部门要广泛利用农村社区板报、宣传栏、手册、传单、电视广播通讯等媒介,大力宣传介绍低碳经济及低碳农业生产技术;通过举办技术培训、信息发布会、三下乡等活动加强低碳农业技术服务;建设启动低碳农业示范园区,给农民以实际的低碳体验和示范指导。在农村社区,要大力营造低碳生活消费、低碳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良好氛围,乡村各政府部门身处农村,应以身作则,加快对乡村办公大楼的低碳化运行改造,实现低碳办公、低碳照明、低碳管理、低碳消费,发挥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