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君 教授
对外贸易是促进一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对外贸易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与该国能否选择合适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一个国家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选择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衰退,全球贸易额严重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大幅下降,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 12016.6亿美元,下降16.0%。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需要作出调整。本文在回顾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实践和绩效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影响的分析,提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该选择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发生了很多变化。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国家统制外贸体制、高度保护性对外贸易政策、严格外汇管制和本国币值高估的进口替代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进口替代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虽然在促进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排斥对外贸易的作用,中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致使中国失去了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利用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的机会,延缓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逐步从进口替代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到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名义关税率和绝大多数部门的有效保护率大幅度下降,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中国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外汇留成、汇率贬值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出口,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使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32位跃升至2004年的第3位,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随着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1986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2007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4.95%。1996年,机电产品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7131亿美元,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9.35%。1978年以来,虽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下降,但中国收入贸易条件逐步上升,单要素贸易条件也明显改善,双要素贸易条件至少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出口商品数量的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国从对外贸易中是获利的,中国目前并没有表现出贫困化增长的特征。中国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就业的增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已由1978年的3624.1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人民币,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人民币。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770美元,中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首先,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等措施力度的加大,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将会逐渐削弱。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再次,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就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加以种种限制,其增长空间更加狭小。最后,过去若干年中,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趋于饱和。由于出口基数已经很大,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难度将越来越大。
(2)外贸增长方式粗放。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更多的是一种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效益低。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首先,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以及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其次,资源、能源消耗巨大。最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中国出口产品中,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 (如化工、农药、印染、制药等)占较大比重,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
(3)出口商品核心竞争力不强。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部分是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尽管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已占整个货物出口的90%以上,但大部分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处于中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而研发设计和营销这两个重要环节都主要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是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中国出口商品在同类产品中常被认定为低档品,大多价格低廉,附加值低,大大削弱了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4)对外贸易摩擦加剧。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口中国的产品,从而引发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摩擦事件急剧增加,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者。
此外,中国对外贸易还存在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大、陷入 “比较优势陷阱”风险、对外贸易发展的高依存度和高外资性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根据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实践和绩效,结合后危机时代的新形势,调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陷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首次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全面下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最新报告统计,2009年世界经济下滑了0.6%。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骤减、贸易保护措施增加,世界贸易明显下降。据WTO统计,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跌至12.15万亿美元,为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随着各国金融稳定、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市场渐趋于稳定,消费和投资缓慢恢复,世界经济下滑速度放缓并企稳回升。IMF最新报告,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应对危机,保持国内经济稳定,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1)一些国家提高进口关税。原来关税率低于WTO规定的WTO成员提高关税,不违背WTO的规定,而非WTO成员不受WTO规则约束。(2)对进口进行各种限制。如,美国 《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法案》第1605款要求 “购买美国货”,规定法案支持的项目必须使用美国生产的钢材及其他产品。(3)一些国家实行本国汇率贬值政策。(4)产业保护政策。美欧等国向金融、汽车等行业提供信用担保、紧急贷款和注资等。(5)劳工保护政策。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的就业保护主义有所强化、排外倾向明显上升。(6)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频繁地运用贸易救济措施阻碍进口,贸易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的数量不断上升。2008年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208件,比2007年增长了 17%,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有138件,也比2007年有所增加。
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新的特点:(1)保护形式多样化。除传统的提高关税、进口限制、反倾销、货币贬值、政府补贴等贸易保护形式外,当前保护主义还表现为就业、环保、社会责任等,还有以政府指令或压力形式出现的干预型保护。(2)领域广泛。贸易保护的领域从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向金融、就业职位、技术及支柱企业、竞争等延伸。(3)形式合法,打着WTO的旗号进行贸易保护。一些国家利用WTO的相关规则,打着公平、公正贸易的旗号进行贸易保护,给保护措施披上 “合法”外衣。各国以救助金融、刺激经济发展为由,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使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不能因为出口导向战略有问题,就放弃对出口的鼓励,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力保经济增长为目标。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下滑,外部需求显著萎缩,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为5942.8亿美元,较2008年第三季度下降18.8%,中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中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 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1020亿美元,下降34.2%。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9年年底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出现较大幅度回升,但是,对外贸易顺差持续下降,在2010年3月份出现对外贸易逆差。
中国已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08年,中国遭遇到的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调查10起,分别占全球同类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全球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2009年以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有增无减,2009年前11个月,中国遭受 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在后危机时代,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会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限制措施势必增多。
1.中国出口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大幅下降和2010年3月份出现逆差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并不稳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不能放弃对出口的鼓励政策。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给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提出了重要任务。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了配合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中国对外贸易额也要实现翻两番。
中国成为经济大国,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对贸易发展战略选择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该更多地转向追求对外贸易的动态利益,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对外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一旦出口减速过快,必然影响到国内生产、消费以及失业率。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预期总体好于2009年,但需求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复苏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外需减弱将制约中国出口的增长。因此,不能因为出口导向战略有问题,就放弃对出口的鼓励,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力保经济增长为目标。
2.自由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采取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计划,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符合各国利益,主要大国和国际舆论都一致反对保护主义。因此,当前既有滋生保护主义的力量和因素,也有各种制约因素,自由贸易仍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因此,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该是一种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战略。
3.贸易保护仍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手段。尽管自由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永远地放弃贸易保护,自由贸易原则既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在后危机时代,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还会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全球金融危机下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以及中国出口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限制表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不能放弃对贸易发展的干预和保护。
4.全球金融危机下各国纷纷利用WTO规则保护本国经济表明,中国完全可以在WTO框架下选择适度的干预和保护。WTO继承和发展了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成为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为各成员方提供了一个规范贸易行为和协调贸易关系的法律框架,限制和约束了各成员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但WTO的理论与政策基础是有节制的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WTO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的统一体,从而为其成员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选择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供了合法空间。中国作为WTO成员,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受WTO规则制约。(1)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手段受到WTO规则的约束。WTO是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多边贸易组织,它在本质上具有排斥进口替代的属性,同时,又为了倡导公平竞争的原则,不断地 “收缴”出口导向战略赖以立足的出口鼓励手段。因此,在后危机时代,WTO规则将强行校正中国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并在客观上加快贸易自由化。(2)在WTO框架内,推进贸易的自由化和适度保护。WTO一方面致力于推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规定了贸易自由化的基本原则。但另一方面它又规定了适当贸易保护的措施与协议。这说明WTO在提倡贸易自由的同时,也主张适当的贸易保护,世界上许多强国都曾经通过贸易保护培育本国的竞争力。已经成为WTO成员的中国,在后危机时代,应积极探索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方式,在WTO框架内推进贸易的自由化和适度干预保护。
总之,全球金融危机下世界贸易规模严重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下降。在后危机时代,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在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选择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要能够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WTO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的统一体,从而为其成员在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选择本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供了合法空间。因此,中国应该在WTO框架内,推进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和适度干预。
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实践绩效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等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已经不适用于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应选择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
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是指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总体自由贸易下,采取适度干预政策,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加快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与升级,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总体自由贸易是指按照WTO规则实施贸易自由化,政府的干预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这种干预是最低限度的干预,对市场机制不会造成大的扭曲,从而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由贸易战略的基础。
适度干预的适度是指WTO规则对贸易干预的允许程度,适度干预的自由贸易战略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这种保护不违背WTO规则的要求。适度干预的自由贸易战略不同于放任自流的自由贸易,适度干预的自由贸易战略要求国家对一些产业实行不违背WTO规则要求的保护政策。
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的干预是指政府采取不违背WTO规则的适度干预政策,干预对外贸易。在促进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同时,采取适度干预政策,对本国对外贸易提供适度保护。
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的适度干预政策是指政府在WTO规则下,干预对外贸易的各种手段,包括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资政策等。适度干预的贸易政策指关税、非关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反垄断、政府采购、出口退税、补贴、汇率等政策措施。
发挥比较优势就是要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低的优势。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要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利用,并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以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培育竞争优势就是通过适度对外贸易干预政策,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度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进步,培育本国的竞争优势。
加快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与升级,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是在保证自由贸易的大环境下,通过采取适度干预政策保护,促进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与升级,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建立在适当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目前,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人们还远未达成一致意见。对于这种理论基础的争论应该辩证地来看,无论是以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为理论基础,还是以动态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理论基础,都有其不合理之处。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有利于劳动力优势的发挥,但是,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由于过分强调静态贸易利益,而忽略了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静态比较优势战略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升级和陷入 “比较优势陷阱”的风险。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要依靠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但是,必须与其他理论结合。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发展中国家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目的是培育本国生产力与竞争力,含有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重视和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实现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动态转换和升级。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要素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赢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而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竞争优势理论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分析了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建立了一个现实合理的基础。
因此,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将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并借鉴保护幼稚工业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思想。
适度干预自由贸易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度干预的目标是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适度干预的目标是在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以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应包括促进国内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2.适度干预是主动的干预。主动干预是指政府积极研究和利用WTO规则允许的手段和方式,主动对对外贸易发展进行适度干预。比如,以WTO的有关协议为准则,充分运用技术措施、环境保护、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措施,干预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结构优化。
3.适度干预是动态的干预。动态干预是指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干预的方法和政策。
4.适度干预是有选择和有差别的干预。其一,有选择地确定干预对象,作为干预对象的产业应该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其二,干预的程度要有区别。对有相当竞争力的产业给予低干预,甚至不干预,对竞争力弱、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给予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