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及防范

2010-02-13 14:33:24丁在乐
中国煤炭工业 2010年2期
关键词:审计法煤炭企业决策

文/丁在乐

内部管理审计是以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为主要职责,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综合性管理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也有风险,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风险的形成因素

一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带来风险。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是设立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之下,而是与纪检、监察部门合并,由于分管领导对审计工作不熟悉或者支持不够,内部审计人员不能把检查、评价企业管理情况的信息直接传递给企业的决策层,以使其正确决策。这样有可能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是因会计信息不实,对企业决策信息了解不深,难以作出准确有效地分析。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和整理的数据信息,对企业管理者作出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内部管理审计是建立在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完整的信息基础上的,如果会计资料不实、信息失真,管理审计将失去意义。决策信息与内部审计部门获得信息的不对称为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是审计方法选择的固有风险。受审计成本限制,审计人员无法将广泛而复杂的审计内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必然加大审计的潜在风险。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和个人喜好所限,抽样时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如对被审单位一些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或者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

四是企业内部管理审计评价的标准难以统一,审计评价容易受到影响。鉴于煤炭企业自身条件以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管理、决策管理等方面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除公认的会计原则外,还有规划、计划、方针、目标,有时还需确立特殊标准,其科学性、可行性、效益性值得商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完整性、协调性、经济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给内部审计人员的评价带来很大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与本企业领导、同事由于长期共事形成的利益关系和感情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导致较大的审计风险。特别是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本企业经营领导层的决策时,领导的职位及好恶可能会左右审计评价结果。

五是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缺乏。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审计涉及煤炭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财务会计、物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及判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并且要其对煤炭生产管理特点有一定了解。现代煤炭企业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提出了挑战。财务审计人员从事管理审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一段时间,即便是内部管理审计经验丰富的人员也可能在审计过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而导致工作失误,因为内部管理审计更多依靠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敏感和判断能力。

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内部管理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防范。

第一,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通过比对西方国家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方式,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之下为最佳选择,因其可以向企业最高权力机构直接报告,能够把检查、评价的信息直接传递给企业的决策者。大型集团公司也可以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监事会设在一起,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外部审计组织具有独立性,这样才能使审计目标不受企业内部因素干扰,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系统中能够取得审计报告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根据审计前的调查,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方案。在正式实施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生产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以及以往考核、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往往将审计风险大的单位作为审计重点,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时,在确定主审人选、安排审计时间等方面需要进行充分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

第三,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控制内部管理审计风险。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核心,以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为辅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日趋增强,内控制度不断健全,更加适合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用制度基础审计法时,对重点、难点和疑点采取详细审计,深入调查,分析取证,以取得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审计意见;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作出审计判断和结论。这样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第四,准确把握管理审计评价的标准和原则。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审计评价的参照标准,除定性分析外应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比如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遇到没有现成标准可以参考的审计事项时,要分析单位预算、本单位历史数据,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达成共识,不可对未审计和没有充分证据的事项妄加评论。审计评价时要遵循准确、客观、全面、谨慎的原则。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情况要全面覆盖组织机构管理、计划管理、决策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本部管理、下属机构的管理等;既充分肯定好的方面,又要如实指出不足之处,对被审计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评价,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对被审计单位管理方面的评价必须观点鲜明、表述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或任意修饰。评价时不随意扣帽子或随意定性,对审计未涉及或证据不足的事项不评价,对超出管理审计范围的事项不评价。

第五,配备具有煤炭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管理审计涉及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还涉及煤炭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内部审计人员仅有财务知识显然不够,还应注意学习与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以胜任企业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此外,内部审计机构最好在人员构成上多元化,建立起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

猜你喜欢
审计法煤炭企业决策
江西省审计厅“三个到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审计法
审计与理财(2022年2期)2022-03-18 00:23:18
聚焦主责主业 抓好贯彻落实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50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8
审计法史的学科地位
会计之友(2017年7期)2017-04-27 12:33:47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09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