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甘肃省庆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庆阳745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像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发生,给当前本市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近年来,本市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本市在动物防疫体制、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乡镇畜牧兽医站为自收自支的经济实体,资金入不敷出,加之“收费难”、“防疫难”的情况普遍存在,防疫员的工资无法兑现,基层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困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1 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跟不上工作需要、工作经费不足 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防检疫机构的防疫、检疫、诊断、冷链等设施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器械,整个工作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防疫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乡镇财力困难,乡镇、村拖欠、截留防疫经费的现象严重,上级业务部门只能供应少量的防疫药品,给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防疫员工资几乎没有保障。表现为财政预算不足或预算被挪用。在乡镇,除突击性的紧急防疫任务外,一般都没有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预算,也无防疫人员固定工资,更谈不上设备设施的投入。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人员一时很难得到充实或调配。
1.2 群众对动物防疫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对动物疫病不了解,动物防疫意识淡薄,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拒绝给动物打各种疫苗。认为防不防无所谓,畜禽发病与否靠运气,防不防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有的因上次免疫发生了应激死亡,对政府强制免疫有抵触情绪,甚至煽动周围群众不防疫,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更有甚者,在疫情发生后,个别养殖户为减少损失或避免麻烦,隐瞒疫情,将病死动物尸体出售给不法商贩或乱扔、乱埋,致使病死动物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1.3 缺乏动物防疫意外风险补偿机制 在大面积的预防免疫或监测工作中,受环境因素、动物机体个体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因强制免疫造成畜禽应激反应甚至死亡。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在损失的承担方面,养殖户和动物防疫机构出现不能达成一致的现象,加大了防疫工作的难度。
1.4 动物防疫队伍尤其是村级防疫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有效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但由于没有固定工资和补贴,大部分时间从事疾病诊疗、技术服务工作,需要动物防疫时,在乡镇政府组织下开展防疫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就业机会增多,很多年轻的防疫员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呈减少趋势,人员老龄化严重,个别乡村出现有畜无人防,有病无人治,有疫无人报,有畜出栏没人检疫的局面。由于村级防疫队伍组织松散,技术水平有限,不能依法对饲养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和消毒,综合防治效果低,免疫失败在所难免。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约束力,使免疫接种密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部分村组甚至出现免疫失败现象。
为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治,确保本市草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动物防疫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 温家宝总理早在两年前就指出:动物疫病防治,不仅关系到畜牧业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认识到动物防疫是一种政府行为,我们最终目标不仅仅是保护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而应是保护我们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确立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目标、指导思想、重点和措施。
2.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网络 (1)建立一支高效精干、责权统一的防疫队伍,对生产的全过程实行监控,将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网,加强以口蹄疫、禽流感为主的疫情调查、监测工作,指定专人做疫情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工作,进一步改善工作手段,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清晰,为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建立起一支反应迅速的疫情控制队伍,一旦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立即执行《庆阳市重大动物疫情扑灭应急预案》,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应下大力气加强在运输、屠宰场点、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三个环节防疫检疫,确保检疫率达到100%;积极全面实施免疫标识管理,建立免疫档案制度,免疫标识率达到100%。(2)对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准确定位,重新设置乡镇兽医站。将乡镇兽医站的人、财、物划归县畜牧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预算,稳定工资发放,使其精力放在专业工作上,同时要有计划地增用年轻动物防疫员,使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断得到调整充实,彻底改变乡镇站“青黄不接”、后续无人的局面。改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使其能够平时从事动物诊疗工作,防疫时又能得到适当的补助,以增强基层防疫队伍的稳定性。(3)推行防疫技术承包合同和防疫有偿服务,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防疫费用。这样既可增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和密度,健全和完善动物防疫网络。
2.3 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加大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防疫体系建设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疫病诊断、监控、科研设备和设施条件,以解决防疫设施与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组建培训一支素质较高的防疫队伍。同时要解决好防疫机构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问题,充实和完善机构、人员,配备防护设施,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我们的防疫检疫人员,尤其在乡镇、村工作的防疫检疫人员,大多是赤手空拳,不穿隔离衣,不戴口罩,没有必备的保护设施,他们是排头兵,是第一道防线,始终和各种病毒近距离作战,如果没有必要的设施,不做好自我保护,很可能被各种细菌、病毒感染。
2.4 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干任何事情,都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防治"非典"的成功靠的是群众,搞好动物防疫工作也离不开群众。从现在开始,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例》,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组成完善的疫情监测网络,提高疫情快速传递和快速处理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并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才能推动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再上新台阶。
2.5 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建议政府部门将动物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防疫需要,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基层站的业务经费、设备购置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到位,专款专用,彻底改变基层站人员垫支业务费以及亏欠、空转的状况,充分发挥基层站人员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
2.6 加强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 定期举行培训班或讲座,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让他们掌握疫苗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及疫情的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其责任心,打造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
2.7 建立动物防疫意外风险补偿机制 要尽快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机制,及时拨付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及监督管理等所需经费,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储备金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强化防疫检疫化验室、冷链系统建设,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2.8 强化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制 动物防疫既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又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任务,要强化管理,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检疫员对动物实施产地、运输、屠宰检疫时,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把检疫关,把免疫标识作为出具检疫合格证的必要条件,对无动物防疫证、无动物标识的动物禁止流通、屠宰、加工,对出售、使用、私藏染疫病畜、病肉的,要依法收缴,没收非法所得,并严加惩处,从而达到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