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明,徐 禄,刘 鑫,王金美
(江苏省无锡市动物园管理处,江苏无锡214035)
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寄生于禽鸟的盲肠和肝脏内,引起特征性的盲肠发炎、溃疡和肝脏的坏死。此病雏鸟多发,成年禽鸟轻微感染。我园曾有鸳鸯、白鹇、红腹角雉等禽鸟发病死亡。
2009年,本园人工孵化出雏蓝孔雀15只,在1~2月龄时个别出现精神沉郁,单个呆立在角落处不愿走动,站立时双翼下垂,羽毛松乱,眼闭,头缩进躯体,卷入翅膀下。进而出现食欲不振,身体蜷缩,怕冷,打瞌睡,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有的病例粪便中发现盲肠坏死组织的碎片或血液,相继死亡5只,症状相似,而成年孔雀则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死亡孔雀机体消瘦,剖检后发现肝脏肿大,出现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坏死灶,呈黄色或淡绿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肌胃内有少量食物,肠道臌气,轻度炎症,十二指肠充血,一侧的盲肠肿大,有时两侧肿大,肿大的盲肠内充满干燥、坚硬、白色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剥离时肠壁只剩下菲薄的浆膜层,黏膜层、肌层均遭破坏,有的病例可见盲肠黏膜出血、增厚及溃疡。其余内脏组织无明显特征性肉眼病变。
根据死亡孔雀剖检后盲肠和肝脏特征性的变化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组织滴虫病,偶见有盲肠壁穿孔,并引起腹膜炎而死亡的病例。取孔雀粪便作显微镜检查,在粪便中发现组织滴虫虫体即可确诊。还可采取病死孔雀的盲肠内容物进行虫体检查。具体检查方法:由有病变的盲肠肠芯和肠壁之间,刮取少量样品置载玻片上,加温(40℃)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片后,立即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检查,可见急速旋转的虫体,呈球形,大小为4~16 μ m,也可确诊为组织滴虫病。
4.1 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要勤换垫草,地面垫新土和新沙,并尽可能保持其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清除粪便,将粪便堆积进行生物热杀虫处理,保持饲养与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给孔雀驱除异刺线虫。成年孔雀和雏孔雀分群饲养,防止孔雀的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4.2 药物治疗 发病孔雀应立即隔离治疗,笼舍地面用3%苛性钠消毒。治疗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250 mg/kg混饲,少数病例可以灌服悬浮液(1.25%),每只1 mL,平时预防剂量为200 mg/kg。呋喃唑酮(痢特灵),则400 mg/kg(0.04%)混饲,连喂7~10 d,可同时使用青霉素每只2 000 IU~5 000 IU。还可以用0.02%复方新诺明,连喂3~5 d。以上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本园采用灭滴灵,3 d为1个疗程,停用3 d,再继续用药,重复5个疗程,剩余10只均存活。
5.1 孔雀组织滴虫病又叫传盲染性肠肝炎或单胞虫病,该病的末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有些病禽鸟面部皮肤变紫蓝色或黑色,所以有“黑头病”之称。病程为1周~3周,是鸡、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病原是盲肠肝炎单胞虫,存在于病禽鸟的肝脏和盲肠组织里面。本虫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面,虫体卵圆形,没有鞭毛,大小约为6~20 μ m;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出现在盲肠的内容物中,具有一根鞭毛,能运动,大小约为4~16 μ m 。
5.2 由于原虫随病禽鸟或带虫禽鸟的粪便排出体外,被健康禽鸟采食后会被感染,如遇到禽鸟盲肠内有异刺线虫,其虫卵内就会包藏组织滴虫,而且异刺线虫虫卵卵壳可以保护原虫在外生存很长时间。可以在育雏前将笼舍彻底消毒。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笼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饲养中降低舍内密度,尽量在空中网上平养,以减少接触虫卵的机会。定期用左旋咪唑驱异刺线虫也十分重要。
5.3 本病多发生于夏季,也是育雏高峰期和南方的黄梅季节,3周龄~12周龄易感性最强,死亡率最高。成年禽鸟为隐性感染者或虫体的携带者,如果和雏鸟混养,很容易造成雏鸟感染、发病直至死亡。所以,成年禽鸟与雏鸟应分开饲养。
5.4 本园饲养环境为内舍是水泥场地,外舍是土场地。不但要求每年进行回土(加入新的泥土),而且要求运动场地的排水性能要好。平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禽舍卫生,粪便要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及饮水。笼舍、器具等定期消毒。每年对禽鸟进行2~4次驱虫,在驱虫前最好先粪检虫卵,然后制定有效的驱虫计划。
5.5 盲肠寄生虫发病率较高,治愈率低,一旦发生肠栓,就很难治愈。如果减少动物应激还可延长动物寿命。平时使用不同日龄的禽鸟饲料以满足动物生长的需要。还可以通过供给营养全面的日粮,补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