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环节 检验过程为全面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2010-02-13 10:03:00重庆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水利 2010年22期
关键词:水蚀试点工作区县

重庆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重庆市概况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处于三峡库区核心区域,是我国最年轻、最具活力的直辖市,也是我国统筹城乡改革综合配套试验区之一。全市总面积82 403 km2,2009年年底全市总人口2 859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 920元。

设立直辖市以来,全市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0.4万处,形成蓄引提水能力56.3亿m3,有效灌溉面积988万亩(65.87万 hm2),旱涝保收面积 496万亩(33.07万 hm2),分别比直辖初增长了34.7%、21%、18.6%;累计建成城市达标堤防219 km;新增地方水电装机145万kW,年发电量达45.39亿kWh;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0万余处,解决了500余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11万km2;整治病险水库918座;全面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14个初级电气化县和水利部批准的5个备选县建设任务,推进了27个“送电到乡”、22个“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及8个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此次普查试点工作,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试点)要求,重庆市选择了地貌特征、社会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和水利设施状况具有不同代表性且参与水利普查试点工作积极性高的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潼南县、忠县、云阳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区县作为本次水利普查试点区域。

二、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建立机构,制订制度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要求,重庆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水利局、统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水利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水利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4月22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召开后,5月初及时召开全市试点工作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8个试点区县也成立了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水利普查办依托市水利局规计处、水保处、规划院、水文局、水保监测站等单位组建了5个工作组,8个试点区县普查办也分别设立了5~6个工作组;设置了保密室,添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制定了目标考核、办公室分工职责、文秘及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工作周计划、进度周报、区县工作联络员、保密等普查工作制度,落实专(兼)职人员153人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2.遵照总纲,编制方案,确定重点

认真学习国普办印发的试点实施方案,以国普办要求为总纲,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以工作有机衔接为链条,编制并及时印发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试点实施方案,对普查试点工作环节、步骤、内容、时间节点、质量控制等进行充分讨论,同时明确了落实机构人员、理清工作步骤、分清各级任务、查清普查对象、建立工作日志、筹集工作经费、把握数据质量等工作重点。同时,按照陈雷部长、矫勇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国普办领导带队检查蹲点,长江委普查办带队检查,及时地指导了重庆市的普查试点工作,重庆市也相应的对实施方案工作重点进行了动态调整。

3.严选“两员”,加强培训,形式多样

按照国普办的有关选聘要求,8个试点区县共遴选普查指导员499人,普查员2 302人。部分区县还探索了与高校合作方式,如渝北区与重庆市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聘请37名师生为普查人员,其中71人、130人次参加了国普办在北京、南京等地开展的综合、专项及软件使用等培训,这些国家级培训人员成为重庆市试点工作的技术骨干力量;各试点区县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级培训等两种方式完成了2 600人的培训工作,同时,对8个试点区县在内的全市40个区县的水保技术人员进行了水土保持水蚀专项现场培训。在试点工作开展中,采用座谈交流会的形式,对培训中不清晰的、不易理解的问题又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的强化培训。

4.切实宣传,落实经费,提供保障

为顺利开展普查试点工作,重庆市通过建立普查专门网站,以及电视、标语、宣传车、普查袋、QQ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了较好的试点工作氛围。根据国普办印发的普查经费预算编制指南,市级和8个试点区县均编制了试点工作经费预算,市级落实试点经费958万元,各区县共落实经费450万元。

5.把握环节,扎实工作,完成试点

一是清查登记,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国普办下发的基础名录底册为基础,县乡两级进行“地毯式”搜查,查漏补缺,尽力确保不重不漏。二是数据采集,采用加强“人员培训、业务指导、部门协作”等方式,基本实现采集数据的真实准确。三是普查表填报,采用“签订责任书、逐级审核”等措施,确保静态数据与名录底册等相关资料一致、规模以上动态数据与建立的台账表一致。四是数据处理及汇总,严格按照国普办的要求,由参加国普办培训合格的数据软件操作人员上机操作,并采用 “1台电脑、1人录入、1人校核”三位一体方式,基本实现了基础数据录入少差错,汇总成果基本平衡、合理。五是质量控制,通过制定“数据质量控制、普查人员岗位责任、目标考核”等制度,落实各阶段责任,各级分阶段抽查不低于1%~5%的普查对象,对查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完善,基本保证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8个试点区县按时顺利完成了148条河流基本情况清查;普查水库785座,水电站283座,堤防61处,引调水工程1处,泵站1 789处,农村供水工程25万处;灌区3 098个;公共供水企业158个,工业企业718个,典型城乡居民用水户800户,建筑业及第三产业596个;地表水水源地210个,河湖取水口2 260个,入河湖排污口585个;水利行业单位779个;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1万hm2,生物措施23.4万hm2。完成了云阳县147个单元水蚀调查。

三、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是部分专业指标重复填报,如灌溉供水泵站部分指标在水利工程、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灌区专项等三个专业都需填报,建议同一指标,一次填报,各专业共享。二是数据处理软件尚待完善,存在软件查询功能弱、指标间钩稽关系编制不到位、审核功能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三是重庆市小型引水堰、石河堰等小型水利工程数量多,总体规模较大,没有纳入普查试点范围。四是下发给县级的纸质图,图幅大,不便于携带、查阅、标注等工作,建议下发电子图。五是水土保持水蚀普查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大。如重庆市水蚀普查试点在云阳县,野外调查单元抽取了147个,为顺利完成此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在全市区县水利部门抽调30名技术人员,工作了1个月时间。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水蚀普查工作方案。

猜你喜欢
水蚀试点工作区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13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
河北水利(2016年2期)2017-01-10 05:02:18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中国水利(2015年13期)2015-02-28 15:14:04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蚀荒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中国火炬(2013年2期)2013-07-24 14:19:55
建立水蚀沟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