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设备
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发所研发出一种铜镍分离新工艺,可分别获取合格的铜精矿和镍精矿。这项技术成果有望使四川丹巴低品位铜镍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四川丹巴铜镍矿的矿石储量较大,铜镍资源丰富,但由于原矿品位低(铜品位0.18%~0.2%、镍品位0.38%~0.42%)、矿石化学成分及物质组成复杂,属于难选冶矿石。该矿只能仅选取镍品位在0.45%以上的富矿进行小规模开采。2010年1月,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两家专业研究机构同时开展科技攻关。经过努力,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研发出一种铜镍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镍分流工艺,采用专门研制的新型抑制剂实现铜镍分离。经过试验,项目组获得了铜品位20.11%、回收率54.49%、含镍0.67%的铜精矿和镍品位5.57%、回收率73.29%、含铜0.6%的镍精矿。
玲珑金矿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正元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科研项目《山东省灵山沟金矿床构造叠加研究及深部预测》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先后采集灵山沟矿床地表、9个中段和8个深部钻孔的构造叠加晕样品816件。构造叠加晕方法是构造地球化学用于找盲矿的分支,在发展原生晕找盲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跟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为在矿山深部盲矿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新技术。
由王庄煤矿联合中国矿业大学、佳木斯煤机公司共同完成的《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关键装备及自动化技术》,攻克了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多功能掘进机两大关键装备,突破了综放机组、掘进机组远程自动控制两项关键技术。2007年1月起在王庄煤矿井下首次应用,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特厚煤层自动化采煤、掘进的工业化实践,采掘工人减少了50%,综放工作面年产量从500万t提高到800万t,煤炭采出率提高10%。现在国内已有8处大型煤矿应用此项技术,其采掘安全状况显著好转,新增直接经济效益达13.8亿元,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岱庄矿针对3302孤岛工作面遇到波浪断葫芦层的情况,实施了自主探索的葫芦形开采工艺,保证了煤炭质量。该矿在工作面揭露煤层较厚的地方,让采煤机滚筒采取先割顶煤后割底煤的办法,将煤炭全部采出,在煤层波浪低谷段岩石较多的地方,让两滚筒沿一条直线通过,将采高降到最低,减少机组截割岩石量,不仅最大限度回收了资源,还保证了煤炭质量。目前,3302工作面已经安全回采40多米,回收煤炭2万多吨。
为了对煤炭质量进行更好的追踪与监控,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煤质管理中心成功引进了实时煤质数据分析网。该系统有系统管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远程管理、系统帮助五大模块组成,以办公室计算机为中心服务器,将各台化验仪器上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打印后,进行汇总处理。该系统将化验室管理流程化、智能化、网络化,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数据共享,提高了煤质管理水平。
安徽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成功应用了底板锚注加固技术,使困扰该矿多年的底板鼓底严重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潘二矿受地压等诸多因素影响,巷道鼓底严重。过去,该矿采用人工卧底的方式处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解决这个问题,该矿反复钻研新设备地锚机的操作机巧,逐渐掌握了底板锚注加固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地锚机安全操作程序,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煤矿井下采掘装备遥控关键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掘进机自动截割监控系统”由河北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该技术为我国远程可视化自动截割成形掘进机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前沿技术保障。该系统由当地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组成,当地控制系统主要由工控机、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位置传感器等组成,可实现任意形状巷道断面图形输入,用关键坐标点表示断面形状。
“U型棚拉杆成型模具”在华丰煤矿研制成功。据了解,该矿原始的加工拉杆是人工用气割加热后,用大锤敲击加工而成,加工质量差,尺寸不统一,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工作效率低,安全系数小。为解决这难题,该矿综合维修部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制成功了用于U型棚拉杆的加工的专用模具。该自制压制模具长度为0.6m,上端与千斤顶活柱体连接,下端固定于压力机底座上。加工时只需将直径适合的钢筋放入模具中,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就可压制而成,每分钟可加工拉杆6根。用该模具加工的拉杆具有成型质量高、节时省力、安全高效等优点。同时,使用该模具每加工1 000根拉杆即可节约费用2 580元。
邯矿集团郭矿公司二水平三采区新型2.5m变频绞车投入使用。该绞车电气部分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变频调速控制,由山东兖矿东方机电公司生产,其功率器件、滤波电容、控制核心等主要器件均采用进口产品,能确保设备长期运行可靠。该机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具备完善的电机保护和优良的调速性能,可以实现电机的软启动、软停止;根据负荷情况,能自动调节电机速度,减少电机启动对电网的无功冲击;通过配备外围传感器,可以实现变量的动态控制,达到节能目的。
田陈煤矿在7104轨运应用自身研发的过墙式风筒内置架,有效防止风筒受损坏,杜绝了跑漏风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悉,该装置利用保废风筒钢圈,在两圈之间用扁铁相连,保持两圈平行,与墙通宽,使用时,放入风筒内与墙体结实,外部用水泥填实,抹平;停风时,在支架支撑下,风筒不变形,也不会漏风。这种风筒为内置式支撑架,取代了以往的铁质硬质风筒,解决了安装不便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