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波
(长春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长春 130052)
人际沟通是临床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学、表情、手势、符号等方式来传达。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无论执行任何技术或步骤,沟通在护理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病人,照顾病人或评价护理效果;没有沟通,护理就不易达到具体目标,无论是倾听家属的抱怨,给予病人护理指导或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活动,均离不开沟通。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造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实践机会,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和上台表演操作等方式以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并提供锻炼机会,帮助她们建立信心,提高她们的语言技巧。鼓励学生自觉进行语言训练,如上新课前,先由学生上讲台简述上节课内容,教师酌情加以评价。护理专业课的特点是操作演示多,故可利用专业特点,先由教师进行演示及讲解,再请学生一一回答,并逐一评价,这样做对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效果较好。
(1)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知识,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在概论护理教学中,讲到护士的职业素质,其中要求护士有高度的同情心。什么是同情心。随着问题的提出,笔者设计了一个场景:一个病人的母亲去世了,当她哭着告诉你这不幸的消息,你应如何表示同情。如何让病人感受到你的同情,这就是要运用沟通的知识,很自然切入有关沟通知识的学习。又如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讲到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新病人入院后,护士要通过“听”去了解病情,如何“听”,笔者融入了沟通技巧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听”的内涵,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3个人表演,1人为病人,1人为护士甲,1人为护士乙。“病人”面对2人诉说,护士甲边听边做其他事情,护士乙不但认真听,还有回应的表现。表演后,“病人”谈感受:护士甲使病人觉得受到冷落,不愿与之交谈,而护士乙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在其他章节的教学中,均能恰当地引入护理沟通知识,采取适当的方法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沟通知识。
(2)认真模拟角色对话,角色扮演,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提出相关个案或让学生提出自己在以往的人际交往经常碰到的问题,如:“交际方面适应不良的困惑”、“如何转换尴尬的话题”、“遇到故意对你刁难的病人时怎么办”,让学生针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例子相互交流个人看法,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相互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讨论中使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可让学生进行模拟角色扮演,因为角色扮演十分适合于学习人际间的沟通技巧。
(3)指导学生注意分析,掌握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人际沟通虽有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特性,但在实施护理沟通过程中,有时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除了与信息发出者,信息本身的问题有关外,还与信息接受有密切关系。南丁格尔曾说过:“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与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和病情也不同”。面对“千差万别”的人,护士应如何与他们沟通,笔者以此问题的提出,引入了影响护理沟通的因素及沟通的注意事项的讲授。
(4)情境陶冶式训练,利用教室、实验室的场地,营造“病室”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语言训练。教师结合病例编情境,学生即兴与“病人”对话。“病人”提出各种问题和要求,“难为”学生。学生必须努力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使交谈成功,从而实现预定的护理目标。
(5)示范-模拟训练护技、外护等课程开课之时,便是学生接受语言的开始。教学的语言示范作用应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教师应努力做到语言清晰、准确、规范,使学生明确沟通时护士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学生做信息传递练习,让学生明白语言正确表达的重要性。利用课堂讨论、提问等机会练习说话,组织“1分钟讲话”,即结合授课内容出数个问题,分别请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同学对其表达的语意及语音进行简评,其目的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敢说话,二是大声说话。采取多种模拟手段,由浅入深进行练习:①以模型为操作对象时,采用“自己对自己”说话的形式进行练习;②以人为操作对象时,采用模拟角色法练习。
总之,有效的沟通能力与技巧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应在课堂积极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