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花
(河北省井陉县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300)
1.1 所选5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3岁~45岁,平均31.52岁;病程2~9年,平均4.15年;原发性不孕37例,继发性不孕15例,无排卵者41例,黄体不健者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2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1)基础体温测定连续记录单相3个月以上;(2)月经前6d子宫内膜检查无典型分泌期变化;(3)系列B超监测无排卵现象[提示无优势卵泡发育、卵泡发育不良(卵泡直径小于1.8cm)或卵泡黄素化(卵泡直径大于2.8cm)、卵泡未排出]。以上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输卵管因素及免疫性因素等导致的不孕,配偶精液化验均正常。
对照组:在月经来潮第5天,加用克罗米芬50mg,每日1次,连用5d。用药3个月经周期仍未受孕,则克罗米芬用量加至100mg再用。基础体温降低0.3℃或超声监测见优势卵泡(卵泡≥18mm~20mm),卵泡透声好,子宫内膜≥8mm,当日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U,并嘱当晚及隔日晚同房。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并根据各期给予相应调整。卵泡期:自月经第6天起,重在填补肾阴。自拟方: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太子参各15g,当归、怀山药、菟丝子各12g,白芍、山茱萸、鹿角霜各9g。每日1剂,连服5d。排卵期:自月经第11天起,重在补肾活血。自拟方: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各15g,肉苁蓉、怀山药、菟丝子、炒当归、丹参各12g,续断、泽兰、乌药各9g,桂枝6g。每日1剂,连服5d。黄体期:自月经第16天起,重在补肾阳。自拟方:淫羊藿、枸杞子、熟地黄各15g,巴戟天、当归、旱莲草、女贞子、仙茅、菟丝子、怀山药各12g,杜仲9g。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若月经未如期来潮,则续服14d,并检查是否妊娠。行经期:重在活血行气。自拟方:当归、茯苓各12g,赤芍、益母草、泽兰各9g,制香附、川芎、小茴香各6g,炮姜10g。每日1剂,连服3d。治疗3个月周期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治疗1~3个疗程。
治愈:治疗后2年内受孕;好转:治疗后月经规律,BBT监测、B超检查排卵正常;无效:月经及排卵均无改善。
治疗组治疗30例,其中治愈23例,治愈率为76.67%,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2例,其中治愈7例,治愈率为31.81%;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6%。结果发现,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肾。卵子在肾精充盛孕育之下而发育成熟,但其正常排出则有赖于肾阳的鼓动、肝气的条达、冲任气血的调畅及其相互协同作用来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调均会导致因排卵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孕。所以,肾精亏虚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根本原因。中药调经助孕促排卵,是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按“补肾(补肾阴为主)-补肾活血-补肾(补肾阳为主)-活血行气”的周期治疗。非经期选用当归、怀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等组成基本方,养血补肾填精;卵泡期酌加制首乌、山茱萸、太子参、鹿角霜、炒白芍等加强滋肾填精;排卵期酌加淫羊藿、肉苁蓉、续断、桂枝等温肾助阳,并配伍丹参、泽兰、乌药行气活血,促卵泡破裂排出;黄体期酌加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等加强温补肾阳之力,配合旱莲草、女贞子滋补肾阴、燮理阴阳;行经期选用当归、赤芍、泽兰、益母草等活血化瘀,制香附、川芎等理气疏肝,合之共奏活血理气调经之功,促使子宫内膜剥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附、菟丝子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促进阴道上皮角化,使子宫重量增加,从而拮抗克罗米芬等雌激素带来的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不同步导致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增加等副作用。故采用中药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可谓各取所长,相辅相成,既增加了排卵率、受孕率,又减轻了毒副反应,体现了优势互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