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凤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于都 342300
脑梗死是因脑细胞在血管闭塞时由于缺血缺氧而死亡,死亡的脑细胞是不能再生的,因此患了脑梗死的患者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是不可能在医院内得到完全解决的,需要在家里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与护理,同时,脑梗死又属于高复发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疾病,病人出院后仍有可能复发。因此,做好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编写脑梗死健康教育通俗易懂的读物和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每一位脑梗死住院患者。
1.2 由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恢复期的健康宣教知识。
1.3 通过入、出院宣教的方式进行康复指导。
1.4 通过定期随访或电话随访进行康复指导。
2.1 心理指导 患者出院时,给予安慰、鼓励,嘱其调整情绪面对现实,积极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对情绪障碍严重的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同时,争取其家属的支持配合。
2.2 用药与检查指导 患者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医嘱坚持服药,如拜阿司匹林、脑活素片、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等,服药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医院联系,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血脂、血糖。血压高用降压药物时,应指导患者按血压波动的生物节律服药,使药物在最佳时间内发挥最大疗效。根据血压 “双谷一峰”的变化规律,短效制剂以晨起前 (6:00左右)及午睡后 (14:00左右)服用为宜,长效制剂应在晨起前服用。
2.3 饮食指导 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的病人病后出现吞咽困难,是由于主管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的。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以便吞下。
2.4 监测血压指导 血压的波动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护理中,需特别注意血压的监测及护理。嘱患者有条件时应根据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检测血压 (患肢衣袖可安拉链,以便检测血压),时间在 7:00~ 8:00、12:00~ 13:00、 16:00~ 18:00和晚间入睡前测量比较合适。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血压。
2.5 功能训练指导 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通过积极、科学的综合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的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
2.5.1 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指导 配合药物治疗,注意将瘫痪肢体放置功能位,以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睡姿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家属要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活动时注意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 2-4次,每次 5-30分钟。帮病人经常用热水 (可放入红花、艾叶)浸泡和按摩患侧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条件的可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
2.5.2 语言障碍康复指导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亲人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要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 “e”、“啊”、 “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有条件的可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2.5.3 口眼歪斜康复指导 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如含口香糖、嚼豆子、鼓腮等活动,并经常按摩面部。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如患者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难以承受,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人格改变,甚至自杀;康复宜早进行,病后六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因此,陪护人员及时掌握脑梗死恢复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