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辉 张振凌
1.郑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中药来源于原植物、原动物和原矿物,不能直接作为药用,必须经过一定的产地加工处理,去除非药用部位,净制干燥,形成一定商品规格,分类包装,方成为中药材商品。中药材产地加工即指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是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过程。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在中药产业链中处于中药材前期生产和后期中药成品加工的中间环节,也是中药材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决定中药材原药材质量的最后工序,同时又是后期炮制制剂等环节的预处理阶段。它既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CAP)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保证中药材质量可靠稳定,符合治病和制药原料要求,除了规范药材的产地、品种、栽培方法、采收时间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管理,对药材的产地加工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整理,筛选确定保留和提高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以提高和保证中药材和饮片质量[1]。
中药产地加工技术复杂,既包含去核、去皮等除非药用部位等杂质,还包括干燥,蒸煮加热、发汗等过程。药材细胞在加工中经历缩水、破裂、干燥、变性的过程,某些根茎类、花实类药材还要经历一个后熟过程。如果此阶段加工方法不正确,会使药材在栽培阶段所积累的有效成分得而复失或转变、减少,降低其药用价值。特别是 “道地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方法多有历史多年传承的地方特点,对中药材的商品等级、质量、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中药材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历史遗留的方法是否合理,不同的方法相比那个更为科学,都需要一一比较确定。如山茱萸产地去核,需要加热软化,产地既有用烘法,也有用煮法,加热的时间和温度都不相同。通过研究证明,山茱萸核中基本上不含马钱素和莫诺苷。所以,山茱萸的产地加工应该去核,去核的作用是为了去除非药用部位,提高有效成分相对含量。以马钱素含量比较不同方法,结果:烘法>直接剥去核>水烫法,烘法得到的山茱萸比水烫法所含马钱素的含量高。可能是烘法加热具有破坏酶保存苷的作用,并且马钱素与莫诺苷的化学结构相似,在炮制工艺中,二者可能有相互间结构转化,致使含量升高。由于马钱素系环烯醚萜苷类,因而炮制工艺中,对苷类成分加水量,加热温度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因此进一步对常用的烘法、水烫法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得出烘法的最佳工艺为 60℃加热 10min;水烫法的最佳工艺为 4倍水加热两分钟。既能保证软化,方便去核,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含量[3]。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中药材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一体化,可以减少中药加工环节,保证药材和饮片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中药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其质量受种植地点、采收季节时间、加工方法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对于中药材是否可以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不能实行一刀切,要针对中药来源和药材性质,进行分门别类的可行性研究。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的研究应该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新工艺、新方法应该通过化学、药理、甚至临床试验的验证和考察,不能单纯的因为节省时间、能源和操作方便,要以提高药材和饮片质量为主要目的。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的生产应该和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相结合,要在道地药材的产地建设饮片生产企业,一方面保证药材来源,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道地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研究要特别慎重,要兼顾道地药材商品规格、商品等级,生产的饮片要符合道地药材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产地加工炮制生产,有利于中药标准化、现代化。精品上市,可统一包装,贴上标签,商标。包装外应有名称、规格、等级、重量、产地、有效期或采收期、厂名等,树立中药材、中药饮片新的形象,便于运输、鉴别、标准化管理。
中药的产地加工要与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相结合,要在道地药材的产地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实施集中加工,一方面保证药材来源,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种植积极性,稳定中药材来源。如宛西制药股份公司,在山茱萸种植基地,建立山茱萸去核基地,集中加工处理,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同时又稳定和保证了山茱萸的来源,降低了成本。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技术多是口耳相传,凭经验操作。而目前产地年轻人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留守的现象日益严重,急需要集中加工,采取机械化作业,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提高效率。但是目前中药制药机械设备行业多集中于中药提取分离、中药成药成型设备以及中药饮片炮制设备等方面,对于中药产地加工设备的研制不多,只有为数不多的去核机、去皮机等。而一些体力劳动繁重的例如山药搓圆、地黄翻动揉球等尚没有机械设备,需要进行设计研制。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种类各异,因此,针对中药具体品种设计专用的加工设备,达到代替繁重的手工劳动,尚需要中药制药设备行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
我国现行从事药材产地加工的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主要是一些药材产地的农民,这些人一方面文化素质低,另一方面也没有时间与经济能力去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因此,要开设 《中药材加工学》课程[4],并首先针对农民是我国现有产地加工队伍的主体这个现状,可举办药材产地加工教育的培训班。这样既符合实际情况并能丰富与加强药农致富的手段与能力,又有利于 GAP标准的推行。其次加强产地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组织大量专业人才对现行教材进行改革,增强产地加工的教学内容,必要时可组织专人编写有关药材产地加工的教材作为中药专业教育的必修或选修教材。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办药材产地加工或药材栽培专业,加强产地加工的专业技能培养。另外,还应随时注意加强新产地加工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总之,中药产地加工是保证中药材原料药内在质量和商品价格最重要的环节。重视和加强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的研究和管理,是保证中药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只有从源头做起,才能药材好,饮片好,成药好,疗效好。
[1]汪雁玲.产地加工与中药饮片质量 [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
[2]杨俊杰,张振凌.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
[3]张振凌,赵建颖,李娟,等.山茱萸去核的作用和方法研究 [J].中药材,2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