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 吉林桦甸 132400)
培养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随时观察缺损区情况,如膨出的大小、硬度、有无分泌物及脑脊液漏等。加强骨窗局部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感染。(2)避免碰缺损区域,防止受压。(3)行健侧卧位,慎行患侧卧位。(4)改变体位时勿过于剧烈,活动时强度不要过大,活动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脑组织移位。(5)外出带帽,加强头部保护,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防止意外受伤。
由于颅骨的缺损及骨窗的塌陷或膨隆,影响病人的形象,且病人对骨窗部分的塌陷心存恐慌,造成病人缺乏自信,出现悲观、抑郁、恐惧等心理,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消除病人对颅骨缺损及并发症的不良心理,树立长期康复的信心,使其明白疾病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后仍可能遗留部分后遗症,要正确面对现实,接受客观事实,战胜自己,战胜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其次护士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将颅骨缺损病人及颅骨修补术后病人聚集一起,互相交流经验,彼此鼓励,引导病人调整心态,恢复自信。
了解睡眠状况,消除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安排单人间病房,减少打扰,尽量减少夜间进行各种治疗护理。
由于毛发及手术后瘢痕容易积存污垢,护士帮助并指导病人清洁皮肤,注意用湿毛巾轻轻擦洗缺损区域,动作轻柔,防止摩檫出水泡或查破皮肤,术前备皮时,观察有无毛囊炎,备皮时绷急皮肤轻轻刮去头发,动作轻柔,用力适当,防止刮破头皮及压迫脑组织。手术晨检查手术区皮肤有无手术禁忌。
骨窗张力的大小直接反映颅内压力的高低,与术后恢复有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应定人定时观察,感受其张力变化,骨窗张力低,手后恢复好,张力高则不宜手术。一般我们根据触摸感觉进行判断,张力由低到高分别为触唇感、触鼻感、触额感。观察中触摸感觉张力高,应结合意识、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紧急处理。因此,护士对骨窗的观察为治疗提供了动态信息,对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1)病人回病房后搬动病人动作必须轻稳,防止头颈部扭转或受震动,病人在床上安置好后,应立即测血压及呼吸。(2)清醒前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应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术后4~6h病人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减轻局部肿胀。注意观察创口周围头皮情况及有无肿胀压痛,强调平卧床上4~5d,能有效防止头皮下积液的发生。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3)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一般开颅术后,病人很快清醒且病情稳定者,术后1d可进流质饮食,第2、3日给半流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较大的脑手术或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有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功能紊乱者,术后可禁食1~2d,给予静脉补液,病情平稳后逐步恢复饮食。对于术后长期昏迷的病人,亦采用鼻饲是维持营养。脑手术后都要经过脑水肿期,大量输入液体有加重脑水肿之虞,故术后输液量成人以每日1500~2000m L为宜,其中含盐液体500m L,又因脑水肿期需使用强力脱水剂,因此,在输液的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有额外丢失,如气管切开、脑室引流、呕吐、高热、大汗等应酌情补足。
因钛板是异物,可刺激头皮引起头痛,手术创伤引起的伤口痛,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给一般的止痛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发生在脑水肿高峰期,即术后2~4d,为搏动性头痛,严重时伴有呕吐,需依赖脱水、激素治疗使颅内压降低,头痛才能缓解。因此,术后脱水剂和激素的输入,应注意平均,合理安排在24h内,不可全部集中在白天。以上都是术后头痛的原因。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告知术后头痛是暂时的,随着伤口的愈合,症状会逐渐消失,不要有心理负担,做好解释工作。必要时应用止痛剂,保证睡眠。
此类患者经颅骨修补术后,颅骨缺损综合征症状大多缓解。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加重,甚至有自伤行为。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开导安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介绍一些护理常识,取得家属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1)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h,应注意切口敷料、引流情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2)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d,注意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及脓性分泌物,严重切口感染并发颅骨骨髓炎。护理中要注意隔离、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加强营养及基础护理。(3)中枢性高热: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常伴有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脉搏细数、呼吸急促。中枢性高热往往不易控制,一般物理降温,低温治疗。(4)尿崩症:一般尿量在4000m L以上,比重1.005以下,尿崩症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应记录出入量,通过尿量了解治疗效果,并作为用药的依据。
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保持乐观,避免用脑过度,保证睡眠,生活规律,饮食营养全面。定期复查,家属应体谅患者内心的痛苦和感觉,发现病情波动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