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原因与防范①

2010-02-10 09:06:37唐艳琼
中外医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医嘱护士病人

唐艳琼

(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原因与防范①

唐艳琼

(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护理文书和操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技术不全面,护生管理不严,服务态度差等原因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不在少数。作者近几年参与了一些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医院医疗事故鉴定,笔者将护理工作中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进行综合归纳,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 医疗纠纷 常见原因 防范对策

1 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无法适应现代化护理的需要

护理人员的配置与病床比、医护比,与国际标准相比偏低[1]。由于护士配置不足,护理工作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的,服务不能完全到位,常常在忙于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时,可能忽视对其他患者的护理而引发不满。

1.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护理工作中不自觉地侵权,引发医疗纠纷

如护理人员未征得患者的同意,过分暴露其身体的隐私部位,进行实体讲解或操作演示;或在公众面前向进修生或护生介绍某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等;或在不适宜的场合谈论病人的隐私诸如婚姻、恋爱、性生活等,其言行即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保密权。还有的不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忽视或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如不告知静脉拔管和置管的原因,用药方法,药物副反应的观察和预防,医疗费用,过高的估计预后等。

1.3 少数医护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而导致医疗过失

如护士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造成输错药、发错药;护士在进行接触血液、体液侵入性操作时,如透析、导尿、插管、注射、输液等,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医源性经血传播的疾病,或加重病人病情和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还有的护士未严格科学地执行医嘱,不按规定时间执行、错误执行。还有的护士在工作中超越职责范围,擅自为病人进行处置而引起不良后果,导致法律纠纷。

1.4 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不过硬

特别是某些年轻护士,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护理知识技能掌握不全面,使用新的医疗设备能力相对缺乏,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抢救危重症病人时缺乏应急判断能力,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置措施,甚至丧失抢救时机。治疗中因患者自身情况或其他原因,注射穿刺不成功或是反复穿刺也时有发生,此时,护士不但不道歉,还抱怨病人血管不好,保护不当,因此引发护患矛盾,导致纠纷。

1.5 护理记录书写及管理不规范

由于受传统护理习惯,护理记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1)如记录过于简单,忽视非操作性护理措施的记录,护理记录有补记、漏记、少记、涂改等。(2)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主要见于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记录,回忆性描述则导致记录与实际不符。(3)医护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医护记录不相符。(4)执行医嘱时间与下达医嘱时间不符。护士实际执行医嘱的时间与病案记载医嘱时间不符,易引起患者不满;(5)许多反映护理工作特色的记录如交班报告、输液巡视单、翻身记录单等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丢失现象。(6)在临床工作中还存在滥用口头医嘱而不补记的现象,为纠纷的发生留下隐患。

1.6 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所造成的过失

临床有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在病人输液过程中,没及时观察病人输液部位,发生药液外渗而不知,造成病人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或护士用错药后,过于自信,存在侥幸心理,未向医生报告,及时做好抢救准备,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机,而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等。

2 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护士的法制观念,依法从事护理服务

加强医护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是医疗制度改革新形势下对医护人员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现行的法规不但是患者要求医方履行义务的根据,而且也是患方针对侵权诉讼中的法律依据。因此,要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纳入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中,使护士明确法律与护理工作的关系,弄清在各种护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明确法律规定的权利及义务,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从事护理服务,充分认识违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把责任感和自身建设的利害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充分尊重患者,认真合法地履行告知义务

知情同意是患者的一项权利[2],是对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一项重要要求[3]。在护理操作中应贯彻“谁操作,谁告知”的原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理解和尊重病人,充分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进行有效的告知,并且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告知应及时准确,有时还要取得相关的书面同意,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在告知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通俗易懂,对一些难治或不治之症者,交谈中要慎重或保密,可将其病情如实告知其代理人,解答疑问时,应注意言词委婉,凡是不属于护理范围内的问题,护士不要随便发表意见,尽量做到以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服务于病人。

2.3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护士管理办法》已将遵守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确定为法律义务[4],因此,护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规章制度,防止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导致法律纠纷。而护理管理者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资护士制订培训计划,首先从更新知识着手,通过在岗培训,短期学习班,知识专题讲座等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护士加强“三基”培训,使之成为理论过硬,操作技术娴熟的合格护士,既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每一个环节都受质量监控,以保证护理操作过程的规范,促使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2.4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中,年轻护士占较大比例。因此,应加强年轻护士工作责任心教育,铭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树立把对生命的敬畏放在首位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心理训练,培养处事冷静而有条理的心理素质,不把个人烦恼、忧虑带到岗位上,尤其对人对事的见解要有伸缩性,眼光要远大,有足够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不与病人、家属、医师、其它护士发生摩擦,互相合作,增强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因情绪的失常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5 规范护理文书,完善护理病历记录

护理病历记录是患者住院护理全过程的记录,是患者病情变化的反应,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证明,一旦发生事故是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是医疗纠纷最重要的证物。因此,要求:(1)字体工整,笔迹清楚。(2)用词要专业化、规范化、简洁、明了。(3)要实事求是,切忌涂改。所作的记录、结论都必须有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作依据,在护理文书记录过程中要加强医护沟通,避免医护记录不相符。(4)内容要完整。即使是阴性体征也要如实记录。病人出院当时的病情,生命体征,都要详细记录。(5)细节清晰。细微的变化和体征都要详细描述。(6)执行分级审核、签字制。原则上是逐级审核下级护士书写的病情记录,如有修改或补充,要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始记录清楚可辨,重大情况记录现场要有2个护士以上,查对后签字。(7)自查制。在记录前后都要再三查对,防止错、漏。全面、准确、真实、及时地做好护理记录。

2.6 加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做好医患沟通,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是病人就诊接触到的第1位医务人员。其仪表、言行、态度等,不仅体现了医院的精神风貌,也影响着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情绪。护士要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护理活动中,做好病人及家属、医生、同行护士之间的沟通。(1)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礼貌的称呼,耐心的解释,温暖的问候都可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其人格受到尊重的体现,使他获得安全感、舒适感,从而使病员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利于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好医患关系。(2)与医生沟通。认真领会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思维,准确地执行医嘱。(3)护士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保证护理工作联贯性、同一性、有效性,也是保证护理质量和病人权益得到保护的关键。

[1]谭平,谭晓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其及研究现状[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M].第4~98条.

[3]国务院令第149号1994090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M].第33条.

[4]伍天章,黄飞.卫生法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R47

A

1674-0742(2010)08(c)-0139-02

唐艳琼(1959~):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工作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患办主任,护理、法律本科,理学学士,主管护师。

2010-05-09

猜你喜欢
医嘱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谁是病人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科技视界(2018年29期)2018-12-28 05:49:00
遵循医嘱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医嘱
金秋(2016年20期)2016-05-03 2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