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平
(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广元 628000)
真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的真菌所致的炎症。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消化道的正常菌群[1]。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就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共诊治真菌性食管炎42例,占同期所有食管炎病人的1.16%,分析如下。
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男女之比2.2∶1;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7.5岁;42例中门诊病人30例,住院病人12例,此12例中合并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哮喘3例,糖尿病2例,肺结核1例,胃癌1例。
胸骨后疼痛20例,占47.6%,吞咽烧灼感13例,占31.0%,吞咽梗阻感9例,占21.4%,且大多数病人伴有恶心、上腹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伴随病症:42例中伴消伴随消化性溃疡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3例,胃癌1例,食管癌放疗后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9例。
本组病例全部在内镜下对病灶进行刷片查真菌,部分病例做病理切片检查,均发现菌丝和孢子而确诊。
(1)颗粒型24例,占57.14%,食管粘膜上有散在或成簇白色颗粒状隆起的伪膜附着;(2)斑片型14例,占33.3%,粘膜充血水肿,其上有灰白色斑块状凸起物附着;(3)糜烂溃疡型4例,占9.56%,在明显充血水肿的粘膜上有片状糜烂及浅表溃疡,上覆盖大片灰白色伪膜。
38例患者均停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2例支气管哮喘及2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减量使用。42例患者使用口服制霉菌素或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持续3周,其中28例治疗3周后复查胃镜,21例显效(75%),内镜下食管黏膜糜烂充血及伪膜或溃疡消失,刷片未找到菌丝。6例有效(21.42%),黏膜正常或充血,伪膜或溃疡消失,刷片见少许菌丝。1例无效(3.57%),粘膜仍可见充血水肿,刷片仍有菌丝及孢子。未复查胃镜的14例中的8例症状消失,3例好转。
真菌性食管炎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皮肤、口腔、肛门、阴道中都可分离出该菌,但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3]。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食管炎,当机体遇到下列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如:患有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恶性肿瘤、糖尿病、营养不良、烧伤、艾滋病等;长期大量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经放射性治疗或化学治疗后等[4]情况下,宿主和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紊乱,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均易发生真菌性食管炎。真菌性食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烧灼感,吞咽困难及吞咽疼痛等。内镜检查时可见食管呈弥漫性充血、质脆、糜烂、溃疡和乳白色粘稠分泌物形成斑、片状伪膜,内镜刷片或病理切片检查,均发现菌丝和孢子。本文中42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条件。该病的发病平均年龄为47.5岁,多是中老年人,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近20多年来在胃肠疾病,特别是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出现一种滥用、不规则应用抗生素的趋向,特别是基层医院用药指征、用药剂量、疗程等均掌握不严,很多病人因有胃肠道症状而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故继发的真菌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住院的12例患者均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的情况,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癌、糖尿病、肺结核均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也易继发真菌感染,门诊30例中的21例也存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制酸抑酸药的现象。真菌性食管炎应防治相结合,特别应预防医源性因素所致的感染,严格掌握抗生素、激素使用的适应证,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注意在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去除诱因,如停用抗生素或激素、暂停放疗、化疗等,并积极治疗合并的疾病。但治疗仍以抗真菌为主,治疗中我们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年龄及肝、肾功能等情况选用选用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1]李益农,卢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49.
[2]王晓宇.霉菌性食管炎31例报告[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6):187.
[3]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76.
[4]秦咏梅,张超贤,刘竹娥.念珠菌性食管炎76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