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王艳秋
当前的奶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既面临经济发展前景转暖的良好形势,也面临如何保证稳定增加数量、保证质量安全等新挑战。面对奶业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需要着眼长远,科学研判,规划好奶业发展蓝图。具体实践中,笔者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奶业又好又快发展。
良种奶牛拥有产奶量高、鲜奶质量好等诸多优势,是提高奶制品质量,增强奶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奶牛良种率仅为50%,再提高的空间十分广阔。提高奶牛良种率,一是依托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冷配技术,对奶牛进行品种改良。广大养殖场(户)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对奶牛业的补贴,积极主动做好奶牛改良工作,提高良种化比率,向良种要产量,向良种要效益。二是引进国外的优良奶牛,或引进国外优质奶牛胚胎,依托我国优良的黄牛资源,以产业化经营模式,搞好胚胎移植。因此,对奶牛进行改良、直接购买国外良种奶牛、通过胚胎移植生产优良奶牛等,都是提高奶牛良种率的好方法。
规模饲养是决定奶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分散的饲养模式已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鲜奶质量的必要基础。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是大势所趋。发展规模奶牛养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展企业化规模养殖;另一种是通过合作组织将小规模奶牛养殖组织起来,实行进区入社(进入养殖小区,加入奶牛合作社)饲养,实现“小舢板组装成大舰船”的效果。
实施管理标准化,需要养殖场(户)和畜牧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共同努力,从而杜绝饲养管理上的任由所为和质量监督方面的失控现象。畜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明确程序和职责,严格实行生鲜乳收购站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收购站的监督和管理;帮助饲养场(户)和挤奶收奶厅、站、点建立完善用药等各项登记备案和台账制度,实行质量安全全程记录。
随着奶业的发展,建立稳固奶源基地是保证奶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已经被各方所认知。可以说,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恰逢其时。
一是国家有要求。国家对企业拥有固定奶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规定,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加工能力的75%。
二是企业有需求。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靠市场调节、哪里便宜哪里采购原料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加工企业对原料供应稳定、长期、质量可靠的基本要求。
三是养殖户有愿望。小规模的奶牛饲养,会遇到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等众多难题,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市场风险大,效益难提高。只有积极融入奶业产业化链条,才能获得稳定和较高的收益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共识。
开展健康养殖,实施生态饲养,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实现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一是要立法,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奶牛养殖场实行门槛准入和许可,治污设备和粪污综合处理达不到标准的,不能投入生产。二是奶牛养殖基地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广循环利用、林牧结合等养殖模式,特别在养殖小区(场)等奶牛饲养集中的地方,要有计划地推广玉米、紫花苜蓿等饲料饲草的种植,加大玉米秸秆青贮力度,为奶牛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优质饲料,实现种养循环。三是要积极开展污染处理,力争做到零排放。
品牌是较高质量的体现和保证,也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标志。实现销售品牌化,一是企业应当保品牌,创品牌,做大品牌。二是基地应当依托品牌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三是积极创立奶牛养殖基地的品牌。应积极争取各项扶持措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做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奶牛养殖基地的建设和认证,让更多的牛奶有质量安全品牌“身份证”,以此作为市场的“敲门砖”,形成新的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