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农牧局 陈玉升 张书林
河北省沧州市畜牧兽医站 张 申
为做强做大河北省沧州市肉禽产业,尽快将其打造成全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期,河北省沧州市农牧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肉禽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市肉禽产业发展的设想。
2006年以来,全市肉禽产业一直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肉禽出栏量连年增长,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加,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发展雏形。2009年,全市肉禽存栏1650万只(肉鸡1280万只、肉鸭370万只),肉禽出栏5430万只(肉鸡4231万只、肉鸭1200万只);规模养殖场户发展到4000个,涌现了孟村大成、沧县温氏、青县三融、献县乐寿、任丘大发正大、肃宁东风等5个投资超亿元的肉禽产业化企业,年产值15亿元,形成了孟村、沧县、青县、献县、任丘、肃宁为中心的肉禽产业集群,农民发展肉禽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肉禽业已成为沧州市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沧州市肉禽产业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各级领导的重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尤其是肉禽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沧州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肉禽产业发展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主管副市长郭建英多次到孟村等养殖第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孟村、盐山等市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到肉禽产业先进省市参观学习。一些县市还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孟村举全县之力支持肉鸡产业发展,将扶贫、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全部用于肉禽产业,县政府对饲养5000只以上的鸡舍,每栋补贴1万元;饲养1.5万只以上的,每栋补贴4万元。青县政府自2008年以来每年列支50万元扶持肉鸡产业发展。任丘市委、市政府确定,新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补贴10万元。吴桥、东光、南皮等一些县市也纷纷拿出举措,鼓励农民发展肉禽养殖。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农民从事肉禽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业务部门的努力。各级畜牧部门将肉禽产业发展作为做强做大畜牧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积极利用各种关系吸引外地客商来沧州市投资办厂,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措施,对规模养殖场户和龙头企业在项目上给予倾斜,组织专家服务队深入养殖第一线搞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市县畜牧部门的努力下,使温氏、乐寿、大发正大等国内外知名肉禽龙头企业落户沧州。
为尽快解决孟村大成鸡源问题,2009年4月,市农牧局组织孟村周边的黄骅、海兴、盐山、南皮、泊头等11个县、市局一把手,在孟村大成公司召开了大成河北食品有限公司肉鸡基地建设对接会,就大成公司肉鸡基地发展进行现场对接,会后有关县市积极落实会议精神,建立了肉鸡养殖基地,有效地缓解了大成公司鸡源紧张的问题。孟村、青县、献县、任丘、沧县等肉禽养殖大县将发展肉禽养殖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搞好养殖户与龙头企业的嫁接,派技术人员深入养殖企业搞好全程技术服务,促进了养禽的发展。献县农业局为解决农户养殖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问题,及时举办养殖培训班,协调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帮助部分养鸭户办理了小额贷款。
3.肉禽市场的拉动。近年来,国内外肉禽市场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养殖效益稳定,农民每出栏一只肉禽获利2元左右,高的可达3~5元,最差的时候也在1元以上。由于效益驱动,一些农户纷纷筹集资金建禽舍,发展肉禽养殖。出现了大批非农产业资金向肉禽业转移的现象,许多行业的资金也开始肉禽养殖业投资。据统计,2009年,全市新发展肉鸡养殖大棚350多栋,投资3000多万元,新增存栏能力150万只,其中80%以上资金来自于非农产业。
近年来,沧州市肉禽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屠宰加工企业因不能满负荷运转,不赢利。目前,孟村大成、青县三融等大型屠宰企业鸡源供应量不足加工能力的40%,屠宰企业吃不饱开工不足,达不到赢利点,造成亏损。
2.肉禽养殖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目前,虽然建立了一些高标准的肉禽养殖设施,但大部分养殖场户仍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布局不合理,规划不科学,防疫消毒设施不配套;大多数养殖小区实际采取的是集中散养方式,各自为政,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一旦出现疫情,将给当地肉禽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养殖用地、用电、资金及养殖保险仍是肉禽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认识上的差距或部门利益保护等原因,畜牧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龙头企业、养殖户融资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小额贷款没有担保,贷款难度大,养殖基地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在养殖用地方面,按国家有关规定,养殖业用地视为农业用地的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直接影响了养殖基地建设速度。在养殖用电方面,个别地方养殖用电仍按工业用电收费,增加了养殖成本。
1.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市、兴业为目的,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政策扶持、搞好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多渠道增加投入,努力提高肉禽综合生产能力,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沧州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肉禽产加销基地,使肉禽产业成为沧州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全市农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2.发展目标。全市肉禽出栏量一年一个新台阶,实施“一一二”工程,即:今年全市新增肉禽出栏一千万只,三年达到一亿只,五年达到两亿只,使沧州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肉禽产业生产基地。
2010年,全市年肉禽出栏量预计达到12000万只,比2009年增长5000万只,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达到5个,出栏10万只以上的肉禽场达50个,使农民增收3.5亿元。
经过3年的时间,至2012年,全市肉禽饲养量将比2009年翻两番,肉禽出栏1.8亿只,产值超3亿元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到10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肉禽场达100个(其中100万只的10个),使农民增收8亿元,沧州市将成为全省一流的肉禽产销大市。
3.措施及建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搞好部门联动。肉禽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回报率高,发展肉禽养殖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举全市之力,将肉禽产业培育成全市农业主导产业,把沧州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肉禽产业大市,使沧州市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站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高度重视肉禽产业的发展,建立肉禽领导组织、制订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全力支持肉禽产业发展。
二是优化区域布局,建立四大现代化肉禽产业集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肉禽产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集约化、集群化规模生产。根据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尽快在沧州市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肉禽产区。
三是推进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肉禽产业发展水平。要打造全国一流基地,必须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首先,培育壮大加工龙头。各级政府应支持加工企业通过增资、技改、扩建等手段改善加工工艺、扩大加工能力、创新经营机制,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理顺加工企业与肉禽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养殖,使各肉禽场户成为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鼓励企业开发多元化的肉禽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外、境外知名肉禽加工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办厂等形式到沧州建立科技型、外向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建立和谐肉禽养殖基地。积极引导发展规模场和高标准养殖小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防疫、消毒管理,搞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建立和谐肉禽产业。再次,实行标准化管理,打造精品肉禽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无公害肉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增加无公害产品生产规模;抓好肉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提升示范效果。最后,加强依法监管,促进肉禽业健康发展。规模养殖场要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规范饲料兽药的使用,严禁饲喂违禁药品。同时,加强肉禽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肉禽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搞好肉禽及产品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及运输检疫,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注水禽等不法行为。
四是大力发展肉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积极引导有关加工、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肉禽专业生产合作社,扶持和发展肉禽行业协会,通过公司加农户加合作社形式,将养殖企业与养殖户连接起来,使各方利益得到保障,促进肉禽产业健康发展。在合作社内,实行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销售、统一利益分配。在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产业发展联盟,搞好产业效益协调和发展的管理,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市场影响力。2010年,争取在各种小区建立合作社;2012年,在产业集群建立联合合作社;2014年,建立全市肉禽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