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
“经络系统”一词是近代医家的发明,传统中医理论中并无所谓“系统”之说。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一些医家基于中西医汇通的意图,套用西医体系中用于分类的“系统”概念,用以指代人体内部以经络为主体的气血运行通路,于是便出现了“经络系统”的新提法。名称虽非中非西,不伦不类,与诸多中医概念明显不合,但相狃成习,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现代常用的中医范畴。[1~6]然而,“经络系统”的内容却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关于“脉”,其本义即是指血管。许慎《说文解字》说﹕“脉,血理分斜行体者。”《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也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中更加以形象化的描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把经络与脉相联系,说明经络都是指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的联系径路。作为运行气血的信道,经络有着大小、粗细、深浅、内外之类的分别。《灵枢◦脉度》中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按脉的大小、内外、深浅而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按照“经络系统”概念的一般定义,经脉是粗的主干,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别是别行之正经,为十二经脉的重要支脉,亦属于经脉部分。络脉是细的分支,大的分支有十五条,称十五络脉。浮现于浅表的络脉称浮络。最细小的络脉则称孙络。经脉与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构成了一个网状的管道系统。
“经络系统”主要功能是运行气血,因此“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都应该是中空的结构。现在通行的概念是“经络系统”还包括了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这明显是不正确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都只不过是与十二经脉相联络的具体部位,在结构上并不具有中空管道的特征,其功能也与“经络系统”运行气血的基本功能无关,所以不应该属于“经络系统”。如果把与经络相连的部分都归属于“经络系统”,那么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体百骸甚至全身各处无不与经络相连系,岂不都要归属于“经络系统”?整个人体岂不都成了“经络系统”?“经络系统”只包括了经脉和络脉,这实际上也是不全面的。经脉和络脉虽然分布全身,但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论述,主要还是循行于四肢躯干的皮肉筋骨部位。至于内腔等处的气血运行信道,除了经脉和络脉之外,另有着气街、四海的内容作为补充。
《灵枢◦卫气》中说﹕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胸、腹、头、胫各部均有“气街”。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街,四信道也。”“气街”即是气血运行的大信道。
《灵枢◦动输》中说﹕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大?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四街”即“四气街”。当邪气阻滞营卫之气在经脉之间的循行时,“四街”的径路便会开通,使营卫之气运行如常。
《灵枢◦海论》中说﹕“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抒,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全身有四海,其位置都在躯干部。脑为髓海,位于头部,是元神之府,受气血濡养而发挥主宰作用。冲脉位于下腹部,为十二经之根本,渗灌气血于全身,故称十二经之海,或称血海和五脏六腑之海。膻中位于胸部,是宗气所居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为气之海。胃位于上腹部,是气血化生的场所,为水谷之海。四海均为中空之处,并且和十二经水相连,是十二经脉的汇合之处,也是营卫气血的聚集所在。
气街、四海理应成为“经络系统”的重要内容。
“经络系统”的名称决定了“经络系统”应该包括全身运行气血的所有组成部分,而现在所称的“经络系统”却忽略了人体内部除经络之外的其它气血运行信道,在整体建构上便有了极大的欠缺。
实际上,气街、四海的概念表明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通路并不仅仅都是经络之类的血脉管道,其中还包括一些较大的中空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是管状,亦可以是其它形状,虽然形状不同,但都与气血特别是气血的运行有关。因此,“经络系统”的名称可以姑且不论,但“经络系统”的内容则必须根据“经络系统”运行气血的主要功能重新加以厘定。毫无疑义,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孙络、浮络和气街、四海等中空的结构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
[1] 李鼎.经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 沉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 胡玲.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第 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 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