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生脉杜仲汤治疗颈椎病100例

2010-02-10 12:21何云洲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期
关键词:原方生脉杜仲

何云洲

(福建省福鼎市第二医院,355209)

笔者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应用生脉杜仲汤治疗颈椎病10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来自我科日常门诊,男性27例,女性73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病程 1~12个月,平均6.5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颈、肩、臂痛,手指麻木或四肢瘫痪等症状。本组100例中神经根型60例,其他分别为颈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及混合型,计40例;诊断依据以临床症状配合影像学检查,辅以特征性检查,三者相符合者即可确诊。

治疗方法

以生脉杜仲汤内服,组方:党参25g,麦门冬12g,五味子8g,杜仲 25g,白术 15g,泽泻12g,破故纸 12g,桑寄生12g,当归15g,白芍12g,狗脊12g,甘草6g。清水煎2次,分2次温服,1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

治疗结果

本组100例,轻者10剂痊愈;中等者 20剂痊愈;重者30剂痊愈;复发者再服亦可痊愈。痊愈的标准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50岁。于2005年12月 16日就诊。主诉: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已 1个月。现头颈部俯仰疼痛僵硬,左右旋转困难,肩、臂酸痛。过去无外伤史。体检:T 3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舌苔淡白,脉沉细 ,神清,心肺(-),肝脾未触及,双肾(-),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CT检查:颈椎骨质增生。临床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治疗:初诊给患者处生脉杜仲汤3剂,每日1剂,口服。3天后复诊,病人颈、肩、臂痛有所好转,再处原方3剂。三诊见症状大有好转,再处原方4剂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例2.患者,女,65岁。于2006年6月10日就诊。主诉:颈、肩、臂痛已1个月。现头颈部俯仰疼痛僵硬,左右旋转困难,肩、臂痛,手麻,下肢不能行走,卧床不起。过去无外伤史。体检:T 36.5℃,P 72次/min,R 20次/min,BP 130/80mmHg,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神清,心肺(-),肝脾未触及,双肾(-),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屈顶试验均呈阳性。CT影像诊断:颈椎退行性变。临床诊断:颈椎病(混合型)。初诊处生脉杜仲汤5剂,嘱患者5天后复诊。二诊病情有所好转,再拟原方5剂。三诊病情好转,颈、肩、臂不痛,能起床活动,生活自理,又处原方5剂。四诊再处原方5剂痊愈,共服20剂。随访半年,恢复正常。

讨论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精血亏损,筋骨失去濡养,牙质日渐疏松,再加反复劳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可引起颈部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进而形成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而刺激脊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临床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还有一部分青壮年患者,因睡姿不正确,枕头过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均可诱发颈椎病。本方党参、麦门冬、五味子补虚;杜仲、白术、泽泻补肾健脾利湿;桑寄生、破故纸、狗脊补肝肾、除风湿;当归、白芍、甘草活血止痛。本法简 、便、验、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原方生脉杜仲
香菊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其与原方成分的一致性研究Δ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当归药对中5种成分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夏天补点生脉饮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略阳杜仲
殃及池鱼
周末
男科病妙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