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新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454000)
2005年3月~2009年3月,笔者从肝论治顽固性眩晕35例,效果甚佳,现报道如下。
35例患者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45~70岁。
西医诊断:CT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椎间隙变窄,颈椎部分节段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痉挛、狭窄、血流增快;部分患者有脑动脉硬化。所有患者均有眩晕,并在颈部活动或颈部位置改变时诱发、加重,常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35例患者均口服中药汤药。基本方:当归15g,白芍15g,生地黄12g,枸杞子15g,醋柴胡6g,川楝子 3g,川芎 12g,益母草 12g,天麻 12g,钩 藤 15g,栀子9g,黄芩9g,清半夏 12g,陈皮 12g,茯苓10g,甘草6g,党参12g,白术 12g,石菖蒲 10g,夜交藤 15g,杜仲9g,桑寄生9g。根据风、火、痰、瘀及髓海空虚在病情中的主次地位进行药物用量的调整。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随访1年以上不复发;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坚持一般工作;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坚持一般工作,但遇刺激或体位不当偶又复发;无效:症状体征改善。
服药3个疗程后,治愈15例,显效 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
患者,女,51岁,以“间断性眩晕,伴恶心、口苦3年,复发加重1周”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多次眩晕,恶心、呕吐。经用培他定、西比灵等治疗后症状消失。1周前在低头干活时,突然感到眩晕耳鸣,伴急躁易怒、口苦、纳呆、五心烦热、腰困、睡眠不好、大便偏干。查体:右胁叩之不适。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第4、5、6颈椎侧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双侧椎动脉痉挛。舌质暗,体胖大,边有齿痕,舌下脉络迂曲,苔黄腻,脉弦滑。诊断:颈性眩晕。证属:气滞阴虚、痰瘀互结。投以:当归15g,白芍15g,生地黄12g,枸杞子15g,醋柴胡6g,川楝子 3g,川芎12g,益母草12g,天麻12g,钩藤 15g,栀子 9g,黄芩 9g,清半夏12g,陈皮12g,茯苓 10g,甘草 6g,党参 12g,白术 12g,石菖蒲 10g,夜交藤15g,杜仲9g,桑寄生9g。水煎服,每日1次,分早晚2次服。1周后症状消失,继服7剂,巩固疗效,舌脉正常,诸证全消,随访1年未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不是单一证型,而是风、火、痰、瘀上冲于脑及髓海空虚等多种病因同时存在。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四方面: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肾经亏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空,发为眩晕;痰浊中阻,肝失疏泄,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引起眩晕;气血不足,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引起眩晕;肾经亏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上扰清空,发为眩晕。瘀血阻络也可引起眩晕,但瘀血的形成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是导致眩晕的根本原因。肝脏体阴而用阳,方中用当归、白芍、生地黄、枸杞子养血滋阴,以充其阴;柴胡、川楝子疏理肝气;川芎、益母草活血利水、引血下行,共用为君。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党参、白术健脾化痰共为臣药。石菖蒲、夜交藤、茯苓开窍、安神定志;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肝得疏泄、精血充、痰瘀化、火热清、风阳熄,切中病机,故能达到治疗顽固性眩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