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波 陈跃平 王栋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它并非是真正的肿瘤而属于脑血管畸形。由于是众多薄壁血管团,术中出血多、手术风险大。大理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996年9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17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现报道如下。
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20~50岁。其中20~30岁3例,30~40岁6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1例。
本组患者以癫痫、头痛、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以颅内出血表现为主的4例,癫痫、头痛为主的6例,伴动眼神经、展神经或三叉神经麻痹3例,视力减退和眼球突出4例。
术前17例行头颅CT平扫检查,12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显示均匀一致的显著增强信号,周围无水肿,其中伴钙化斑8例,16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在T2WI或注射对比剂后呈高信号,周围有环形低信号带,脑血管造影6例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
所有患者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幕上皮质下的深部白质病变10例,脑皮层癫痫型6例,中颅窝病变1例。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实质是畸形血管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缓慢,故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瘤周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和黄色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这种含铁血色素是脑皮层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本组6例癫痫患者术中明显见到色素沉积与MRI报环形低信号带相符。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是硬膜外病变,肿瘤由中颅窝底向上将硬脑膜顶起,其肿瘤壁实为硬脑膜。
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脑皮层癫痫型,由于病灶本身和含铁血黄素的作用引起病人癫痫。术中切除海绵状血管瘤的同时,切除病周含铁血黄素层是减少术后癫痫的根本方法。脑白质病变含铁血黄素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术中以含铁血黄素层为界面只切除病灶,保留含铁血黄素层,以免加重术后神经功能损害。中颅窝病灶采用颞部入路,术中大部分切除肿瘤,出血较多。电凝中颅窝硬脑膜后关颅,中颅窝脑脊液漏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多数与皮下残腔积液有关,预防的关键是肿瘤切除后硬膜要严密缝合,必要时硬膜补片修补术并敷且生物蛋白胶。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28~830.
[2]王元,江宝柱.神经外科[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349~351.
[3]段国升,朱诚.神经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