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微钻孔治疗高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分析

2010-02-10 02:43:46虞炳庆黄红伟吴丽娟孙小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双侧硬膜头颅

虞炳庆 黄红伟 吴丽娟 孙小红

江苏溧阳市人民医院 溧阳 213300

慢性硬膜下血肿容易延误诊断,尤其是高龄患者,2004-2009年我们应用微钻孔术,一次性治疗年龄≥80岁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获得很好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例;年龄80~89岁,平均86.5岁;并发高血压7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7例;10例有明确外伤史。

1.2 临床表现 10例有明确外伤史的患者,外伤后1~2 d曾做过头颅CT检查,未见外伤影像改变。本组病例发病形式相对缓慢,开始缺乏特征性,表现为头昏、头晕、反应迟钝、精神症状,随着疾病发展出现行走不稳,一侧或两侧肢体力弱、麻木,不能行走,呕吐。11例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3例伴有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体格检查:昏迷11例,意识模糊4例,意识清楚但有认知障碍3例;视盘水肿16例,两侧肢体肌力1~4级13例,双侧Babinski征阳性18例。

1.3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异常(ST-T压低,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17例,心房纤颤11例。外周血W BC≥10×109个/L 9例,血糖7.0~18.8 mmol/L 12例,尿糖+~+++4例

1.4 影像学检查 18例中15例行头颅CT平扫,3例同时做增强扫描,3例只做头颅MRI检查。18例均确诊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均位于双侧大脑半球凸面。影像学表现为高密度5例,混杂密度9例,等密度或低密度4例。血肿量50~100 m L 10例,>100m L 8例。中线结构向一侧移位14例。脑底部结构完全不清4例。

1.5 治疗与预后 18例入院后第2天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即行双侧一次微钻孔术行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治疗。备皮消毒,局麻后切开皮肤5 mm。用直径4 mm钻头钻透颅骨,刺破硬脑膜,置入内径2 mm硅胶管,置入深度根据影像片预先计算好。先做血肿量大的一侧,随后做血肿量小的一侧。第一次抽取淤血为预计量的50%~70%,若病人出现头痛或躁动则注入20 m L生理盐水。手术后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置管后双侧接引流袋返病房。术后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是否再抽吸,引流量比预计量少的,则在严格无菌下再用10 m L注射器抽吸。18例患者均在手术后3 d内复查头颅CT后拔除引流管。住院5~6 d,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消失,恢复良好,独自行走,全部出院。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两侧复查头颅CT无复发,但均留有双侧硬膜下积液影和脑萎缩改变,无占位效应。

2 讨论

1/3~1/2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多为双侧性,绝大多数由头颅外伤引起,亦有少数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剧烈咳嗽等,多见于幼儿和老人,尤其是老人和慢性酒精依赖者发生率高。外伤撕裂了横跨硬膜下的静脉,导致硬膜下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膜下,慢性者则形成囊状液化,囊壁由硬膜下形成的薄膜组成。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指外伤后2周以上出现血肿的病例,外伤后无症状期为1 d到几周,甚至数年,最后因血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引起颅内压增高及脑组织受压而出现严重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亦是老年人进行性痴呆的重要原因,本组18例早期多表现有健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随着血肿扩大,出现行走不稳,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本病治疗有两种方法:(1)颅骨开瓣术:以完全清除血肿及包膜;(2)钻孔术:抽取瘀血并冲洗引流,留下包膜不动[1]。本组18例均为高龄老人,并发症多。第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大、风险大,病人不易耐受,家属接受度小。我们采用比传统的第二种钻孔术创伤更小的微钻孔术,两侧一次性钻孔置管分次抽吸引流淤血,未行冲洗。术后3 d复查头颅CT,95%的积血被去除。压迫效应消失,临床症状缓解,病人或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率100%。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头颅CT,无复发病例。本法创伤小,只需局麻;头皮切口5 mm,手术时间短,两侧共需20 min左右;病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

[1] 王忠诚主编.临床神经病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6.

猜你喜欢
双侧硬膜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02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油菜花
大观(2018年8期)2018-01-23 18:02:37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嵇康·绝响
扬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23:29:21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