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彬,王爱明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致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伴心电图演变和心肌标记物升高。是猝死的主要原因[1]。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及时、有效、早期行心肌再灌注治疗是减少死亡,预防心脏重塑,保护心功能的关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010年住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 53.5岁±18.2岁,合并高血压者21例,2型糖尿病者8例,既往有心梗病史者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在症状出现后30 min以上12 h内且无溶栓禁忌证[2]。均签署溶栓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常规吸氧、心电及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查血常规、肾功能、凝血系列、血型等,口服负荷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尿激酶1.5×106U 30 min内静脉输入,溶栓后12 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
1.3 溶栓再通判定标准 参照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
1.4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有31例在溶栓后 2 h内血管再通,开通率60%,有3例患者在溶栓中出现室颤经电复律成功。本组病例未出现危及生命部位的出血,1例患者出现鼻出血经鼻腔填塞后出血停止。有2例患者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期间出现牙龈出血,停用低分子肝素后出血停止。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闭塞,心肌缺血坏死。治疗目标是通过直接血管成形术或静脉溶栓获得快速、安全和持续的心肌灌注[3]。能迅速完全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心肌冠状则获益最大,开始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无论性别、血压、心率、糖尿病或既往心肌梗死史溶栓治疗均可降低病死率。溶栓治疗获益取决于开始溶栓的时间,血管开通时间越早能挽救的心肌越多。随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的确认,20世纪八十年代后溶栓治疗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手段,一些大规模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尤其在起病3 h以内静脉溶栓可达到急诊PCI治疗同样效果,在不具备急诊 PCI条件或欲行转运PCI术,转运时间大于90min,对这类患者根据2004年ACC/AHA指南,多优选溶栓治疗,若患者无溶栓禁忌症,溶栓治疗应在患者到达急诊后30 min内开始实施。
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轻视,但溶栓治疗具有简便、经济、易操作特点。国际上多项注册研究显示,虽然PCI治疗近年来迅速增长,但仍有近40%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的比例相当[3]。出血尤其是致命脑出血是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严格把握溶栓禁忌证,控制血压等危险因素出血发生几率很低。溶栓药物都是纤溶酶原激活剂,进入人体后激活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降解血栓中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溶栓剂有非纤维蛋白选择性的尿激酶和链激酶,纤维蛋白选择性的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在基层医院尿激酶仍是溶栓的首选药物。虽然PCI术在冠心病治疗中越来越广泛,溶栓治疗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仍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减少出血并发症在最短时间内溶解冠脉内血栓开通血管治疗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临床实践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科学地进行溶栓,同时需规范辅助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血并发症。在目前国内经济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尤其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基层医院溶栓治疗仍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尿激酶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疗效确切是县级医院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
[1]Haekh.Beersmd.默克诊疗手册[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5.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M].29:710-725.
[3]胡大一,周玉杰,汤楚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冠心病规范化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37-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