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军,王伟炳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朱华军,王伟炳
(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目前,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电子处方系统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了门诊电子处方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推动电子处方在医院的应用,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电子处方;医院信息系统;应用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医院要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全国的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行电子病历、实行电子处方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医疗信息化不仅能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使操作简单、管理完善,并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笔者在此对我院使用门诊电子处方系统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为完善电子处方系统提供参考。
1.1 信息共享
电子处方的使用,让不同医师、不同部门、不同医院以及患者本人、保险机构等相关环节和部门可以实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调阅全部用药记录。
1.2 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
医生手写处方往往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致使配药时间延长,甚至会造成配药差错。而电子处方具有字迹清晰、格式规范[1]、易于查询等优点,减少了患者因处方出现疑问或差错而往返修改处方的麻烦,并且有利于药师认真配药核对,降低了差错发生率,提高了配药的速度。同时,电子处方系统能合理分配各窗口的处方量,既避免了某一窗口人流的过分拥挤,又充分利用了药师的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医生在为同一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调阅患者以前的病历、处方,了解其病情和用药情况,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副作用,既有利于治疗,又提高了医疗质量。
1.3 实时监控
电子处方可有效控制药品的使用范围,如果是医保或公费患者,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其所用药品的费用类别和自付比例,供医生参考。目前医保或公费可用的一些药品都是有限量的,尤其是某个药品在1个月或1年内的限量,以前人工很难控制,现在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定限量,严格把关。
1.4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电子处方与门诊医生工作站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药品库存适时准确,药品费用一目了然;电子处方与医院收费系统、后台摆药系统相结合,可以简化流程,收费人员只需刷一下条形码就能收费,既快速又准确。后台摆药系统利用患者由收费处至药房的行走时间进行摆药,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避免了以往患者到收费处排了长队,才发现现金不够,到药房排了长队才知道缺药,来回往返于诊室的现象[2]。患者付费后只需在药房前坐着等候,LED电子显示屏会通知患者到相应窗口取药,这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提高了服务质量。
1.5 节省办公成本,节约医疗资源
据美国一个名为“启动电子医疗”的非赢利组织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的医师给药房传送电子处方,那么美国医疗系统1年可以节省290亿美元(约合162亿英镑或242亿欧元)[3]。电子处方可以减少不同医师为同一患者重复开药的资源浪费。同时,电子处方作为“增效节能”的基本手段,与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相连接,可实现医院、科室、个人药品费用的三级核算,有利于医院对药品费用的把握和宏观调控,有利于科室对药品使用情况的具体分析和修正,从而达到控制成本、减少药品浪费的目的。
2.1 安全性
电子处方虽然有很多的优越性,但其安全性还有待加强。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主要采用用户名加密码的身份识别方式,其安全程度不高,医务人员对此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在系统的数据安全方面还存在隐患。我院目前的电子处方数据也无法达到2005年实施的《电子签名法》的要求,即没有采用电子签名技术对处方数据进行签名和验证,无法保证对电子处方数据的任何改动都能被及时发现。针对电子处方的法律认可问题,我们迫切期待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在《电子签名法》的基础上,结合卫生行业规范,制订和规范医疗活动中电子签名技术应用的合法性,确立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电子处方的法律地位[4]。这样,医院一旦出现处方纠纷,能够借助电子签名技术进行举证,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
2.2 与《处方管理办法》一些要求不符
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需同时打印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处方经签名后有效。”我院应用电子处方后,配药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医生直接在电脑系统中下医嘱,患者看完病后只要拿病历卡交费,药房收到处方信息后打印纸质处方并调配和发药,因此医师无法在打印的纸质处方上签名。另外,《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还规定,普通处方可以用电脑开方,没有明确指示急诊、儿科、麻醉处方是否也可用电脑打印处方[5]。原先规定的淡黄、淡绿、淡红色处方的区别无法执行。我院现在一类、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和麻醉药品处方还在执行手写处方的相关规定,给患者和医师都带来了不便。因此,处方管理制度应对新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补充规定。
2.3 网络故障的影响
我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医疗、护理、后勤、药品、物资等各个管理层次,医院的信息系统庞大而复杂,各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因此网络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造成电子处方系统的运行障碍。在电子处方的应用初期,由于信息系统功能不太完善,时有处方信息传递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如果遇到断电或电脑、打印机、网络出现故障时,电子处方将无法开出,会使正常的医疗秩序出现混乱。因此,应加强医院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及时总结系统应用中的经验教训,认真处理发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要求信息科既要做好软硬件维护,又要做好应用系统的技术辅导工作,确保系统正常工作,杜绝系统瘫痪现象。
电子处方给医务人员、患者等都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应用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在使用中需要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医院的发展及患者的治疗服务。
[1]吴美珍,娄小娥,葛松龄;我院门诊电子处方问题的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123;
[2]陈金雄;数字化医院与临床信息系统[J];世界医疗器械,2006,12 (2):18-20;
[3]Janice Hopkins Tanne;电子处方至少可以节约290亿美元[J];侯充,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4,7(5):271;
[4]李华才,肖静;电子签名技术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与影响[J];医学信息,2004,17(1):17;
[5]李艳芳;加快确立电子处方管理制度合法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9):1 144-1 145;
R952
A
1006-4931(2010)18-0066-02
200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