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204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0-02-09 15:23汪春英邬清芝
中国药业 2010年22期
关键词:脂溢性皮炎皮损

汪春英,邬清芝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 434020)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到皮脂溢出部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科从1995年至今对204例患者进行了中药汤剂内服的疗效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符合《皮肤科学》中脂溢性皮炎诊断标准[1]的204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15~57岁,平均34.5岁,22~55岁者占71.3%;病程在1年以上168例;曾外用硫磺、皮质类固醇制剂,并内服过抗组胺药物、抗生素、B族维生素、硫酸锌,均未治愈。204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面部红斑、丘疹、油腻鳞屑者136例,其中合并激素依赖,皮肤弥漫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一日不用激素类药物擦脸便感觉皮肤不适者40例;伴发丘疹、脓疱、毛孔扩大,皮脂阻塞者28例;自觉瘙痒者120例;皮损累及头部、眉部、眼部、鼻旁沟及耳后者94例,累及乳房下、脐部、肛周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均予自拟中药汤剂(组方为桑叶10 g,菊花10 g,黄芩10 g,当归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赤芍 15 g,茯苓 15 g,陈皮 10 g,白鲜皮15 g,白术 10 g,甘草6 g等),每日1剂,分2次水煎温服,坚持每天上午10点左右服1次,下午7点左右服1次。一般疗程在4~6周之间,最短3周,最长7周,平均4周。治疗期间不得使用任何药物,每周坚持来院观察治疗情况。

1.3 护理要点

采用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时,必须加强护理工作,并将其作为治疗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护理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宣教:经常与患者交流,嘱其注意饮食结构,在治疗期间或以后宜多吃富含多种纤维素、清淡无刺激性饮食,以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情志宣教:在治疗脂溢性皮炎时,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志因素,积极予以疏导、劝慰、激励等多种心理疗法,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认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治疗宣教:在治疗脂溢性皮炎时,加服补充剂,如植物油、短草油、维生素B6、生物素、锌和镁,同时加服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思想负担,从而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

痊愈:皮损及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大部分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部分皮损消失或皮损症状减退;无效:皮损及自觉症状同治疗前。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20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 124例(60.78%),显效 56例(27.45%),有效 20例(9.80%),无效 4例(1.96%),总有效率为98.04%。通过随访和观察,204例中有25例发生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5例;月经淋沥3例。上述不良反应都在治疗12 d内发生,通过适当减药或减量后,均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对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西医以限制高脂肪食物和甜食、忌辛辣及刺激性饮食,使用抗生素及B族维生素等治疗[2],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脂溢性皮炎属中医“白屑风”、“面游风”范畴,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热,湿热循经外溢,郁久化热,故临床分为肝热火旺型、脾胃湿热型等[3]。我院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特点拟订本组中药方剂。方中黄芩清三焦之热,具有抗病毒、抗过敏作用;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赤芍、当归不但养血、凉血、补血滋阴,还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调节免疫功能;桑菊清泻风热,辛凉解表;其他如茯苓除湿,陈皮理气,白术利水,白鲜皮疏风止痒,甘草和中解毒、调和诸药。临床验证表明,本方剂对脂溢性皮炎确实能起到治疗作用,而副作用的发生多见于服药初期,这与药味多、剂量大、患者体质差异及不适应有关,调整药味、减少剂量后即可消失。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对于女性患者,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方面要适宜、适当,以求理想效果。

[1]王光超.皮肤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3.

[2]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740.

[3]张锦章.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治疗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313.

猜你喜欢
脂溢性皮炎皮损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1%吡美莫司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