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科研现状及研究进展

2010-02-09 11:27马玉芬赖小星高宇孙蓓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9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护理

◆ 马玉芬 赖小星 高宇 孙蓓

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更新的有效措施。南丁格尔是护理研究的鼻祖,她的研究基于各种护理实践及其对病人预后所起的作用[2]。护理研究是护理学发展的基础,是推动护理学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3]。护理学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要从理论、专业技术到实践不断取得进步,其总工作量的5%~10%应该用于科学研究[4]。自20世纪50年代护理科研在美国兴起,护理专业进入了科学发展时期,尤其是近年来支持有理论依据的护理实践的潮流更显示了护理研究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等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护理科研有了较大发展。但我国的护理人才多重于实干,在护理科研方面的成果却并不显著,与发达国家比较,临床护理研究仍较薄弱,研究成果缺乏学术权威性。

1 国内外护理论文发表概况

护理学期刊作为护理科研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圆满完成相关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它通过学术交流,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促进实践应用,从而为提高护理水平服务。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是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出版,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期刊和论文进行评价的重要工具,在全世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电子版SCI收录6000多种世界权威的科技期刊,2007年版SCI来源期刊列表中包括1个学科主题(Nursing)的护理学期刊有46种。截至2003年底,我国护理期刊有19种,其中核心期刊8种,没有一种进入SCI/SSCI[5]。鉴于SCI在学术界的地位,胡江雁[4]对2000-2005年该数据库收录的10 760篇关于护理学论文中的前2000篇进行了分析,其中SCI收录的前3位国家护理学论文情况如下:第一是美国,993篇,占总数的49.65%;其次是英国,175篇,占8.75%;第三位是加拿大,144篇,占7.20%。中国位于第8位,发表35篇,占1.75%。由此可见,我国护理研究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基础学科不断涌现高水平的原创成果,部分高新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缩小,甚至达到领先水平。与其他学科相比,护理学科近年来研究水平虽有了很大进步,但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李明[6]通过PubMed系统对内地护理工作者的英文护理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指出,1989-2007年内地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英文护理论文60篇,内地32个省市地区中15个地区的学者发表过英文护理论文。60篇文章中有18篇研究获得了资助,占30.0%;其中3项来自内地,13项来自合作单位(美国7项、香港5项,加拿大1项) 。由此可看出,内地护理工作者发表英文护理论文少,地区之间差别大,获得的科研资助少。

2 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信息的传播及掌握

护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护理科研的开展和成果的应用,而信息总结和利用能力是科研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护理人员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是获取信息能力培养的基础。随着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护理信息日新月异,护理文献量与日俱增,面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而护理人员对获取信息的方法知之甚少[7]。

目前国内护理科研起点较低,重复性研究多,许多有意开展护理科研的人员常处于不知何时、从何处申请护理科研基金的盲目状态[8]。王逸如[9]等的研究提示护理人员对开办科研培训班的需求很高,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主要与缺乏科研设计和选题的能力有关,缺乏统计学知识尤其明显。而从《中华护理杂志》的大量投稿来看,80%的退稿是由于重复选题和选题不新等原因[10],这也进一步说明护理人员在护理科研信息的获取上还存在较大的盲区。一项赋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通常有90%以上的知识是从以往文献获得,独创部分不到10%[11]。护理人员如果视线和思维局限在自己的临床资料和工作上,不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则要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科研水平也很难提高。同时,内地在国际护理领域中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李明[6]的调查显示,与内地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范围狭窄(仅美国、香港及加拿大),未能真实展示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方向,进一步限制了我国护理工作者与国际护理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这对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总之,护士在参与护理研究时,缺乏获得科研资金的信息渠道,缺乏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和运用信息的技能,难以找到能与之讨论研究、有科研能力、知识渊博的同事[12]。一方面原因是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护理人员无专门的阅读及科研时间;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护理管理者偏重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完成而忽略了护理人员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护理人员不善于总结、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缺乏良好的阅读专业文献习惯,限制了他们了解、掌握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和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因此难以产生新观点、新思想,从而影响护理科研的开展。同时许多基层医院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使护理人员缺乏良好的信息接收环境,限制了护理人员信息的利用。护理科研信息是开展护理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建护理科研信息平台,提高护理科研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2.2 护理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及运行

长期以来,人们对护理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护理仅限于实践操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需要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制定护理措施,为护理实践寻找科学依据。国外相关机构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1948年,美国公共卫生部(PHS)就开始有了护理科研的规划,1965年美国护士协会(ANA)开始召开全国性的科研年会,使研究者有机会交流护理科研的经验和成果,并且成立了ANA护理科研委员会,积极从事护理科研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些护理科研中心或护理研究所,集中开展某个领域的研究,使美国护理科研向高层次发展[13]。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国家级或省级护理研究中心,目前在某些三级医院中,虽设有科研专职机构,但其服务的对象主要面向医疗[14]。我国尚处于护理科研管理的起步阶段,大多数医学院校、医疗机构还未建立完善的护理科研管理专职机构,未配备护理科研管理人员,也未建立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科研工作的发展。

2.3 护理科研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2.3.1 护理群体的科研素质有待提高

护理人员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应用。王逸如[9]等的研究表明,学历越高的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越多,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数量也明显增多。我国缺乏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培训。20世纪50年代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生源以初中毕业为主,缺乏高中阶段的教育。因此,护士基础文化水平低,综合、分析、理解、逻辑思维、文书撰写及统计推理能力欠缺。全国506所中专护士教育中,基本上没有开设护理科研课程;部分院、系护理专业,虽有科研、计算机、统计等课程, 但内容浅显,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学生动手能力差[15]。我国自1983年恢复护理本科教育至1998年14年间,已有36所医科大学设立护理专业。目前,本科毕业生占全国116万护理人员的0.26%[16]。全国大专学历以上的护士人数虽逐年增加,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开展护理科研的需要。大多数受过中等教育的护士,由于基础知识的限制,不能有效地阅读和利用国内外的专业文献,评价科研成果,更难以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临床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医院所开展的护理科研继续教育是有限的,不仅缺乏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也不够,难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使护理科研水平长期滞留在经验总结阶段。

2.3.2 护理科研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尚未形成

缺乏对高学历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目前, 虽有护理专科、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不断走上工作岗位;但人数少而且还很年轻, 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 难以肩负起学科带头人的重任。这是临床护理科研走不出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一方面是高等护理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是没有适当地使用他们。在人才使用上仍沿袭论资排辈的做法。各层次护士的培养和实践范围没有明确的区分,较多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与其他学历护士一样打针、发药、轮晚夜班,周而复始、“简单机械”的护理工作与他们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1993年,Bush在《不同教育层次的护士在护理科研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学士学位的护士应能够阅读、解释、评价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的实用性,并且在实践中识别可研究的问题。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方式是帮助主要科研者收集资料,并积极传播科学知识[17]。加之某些医院政策上的重医轻护现象,使得护理高级人才心理不平衡,挫伤了他们护理科研的积极性,纷纷跳槽、改行或继续深造,另谋出路,浪费有限的人才资源,以致长期缺乏优秀的护理学科带头人。

2.4 护理科研资助经费及科研课题申报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不同于任何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特性,必须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去建设,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一直以来,将护理课题与基础医学课题归为一类评审,评价体系趋同于医学和自然科学,其科学性不够,严重影响了课题中标率。基金评审专家往往来自临床和基础领域,对护理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护理人员在同其他专业人员同时竞争科研经费时往往处于劣势,较难获得资助,加之传统观念上对护理专业的定位较低,多数地区对护理科研的投入较少。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均未设立护理科研专项基金,申报课题的渠道不多,受资助的经费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美国自1936年已经创立护理研究基金,1955年成立了美国护理基金,研究护理服务的组织、分布和提供。1986年,美国成立了国家护理研究中心,以支持全美的护理科研,在其成长的10余年历程中,其经费增长了4倍。此外还有其他的政府机构、许多地方学会、公司基金会、制药公司、医院设备制造商等提供的私人资助科研基金为美国护理科研的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17]。

目前,社会各方面为医疗科研创造的条件和机会较多,科研经费来源的渠道也多;与此相比,护理申报课题的机会不多,更重要的是中标率低。护理科研资助基金的缺乏,进行护理科研的器材和设备陈旧,严重阻碍了我国护理科研的发展及科研水平的提高,使我国缺少高层次、高水平的护理研究成果。而且,目前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护理科研激励机制,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无相应的资金扶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科研以及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目前临床一线护士多数是为了职称晋升评聘的需要而撰写论文,因而也影响了科研质量。

3 对改善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建议

3.1 创建良好的科研信息获取环境,构建与维护科研网络信息平台

成立护理科研信息管理组织,负责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与维护、临床实践信息的互动与沟通,从而进行科研信息的管理。考虑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利用医院图书馆的时间较少,加强网络建设,使护士在病房内即可查询国内外重要医疗护理资源数据库以及浏览电子图书,方便快捷地获取全文文献。这样使全院护士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握科研信息和论文选题热点。同时开放外出学习机会,订阅核心期刊等供护士阅读,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引导科研思路。护理科研信息管理组织还负责重点查看最新的课题和成果申报信息、国内外护理学术会议信息等,同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每位护士,针对部分护理人员阅读国外护理期刊全文时费时、费力的情况,可将每个月 SCI收录影响因子较高的护理期刊,如Nursing Research,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等的相关信息翻译成中文,并上传到科研网络信息平台,帮助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了解国外护理科研进展情况。这类信息均提示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可以帮助全院护士了解科研动态,从中寻找自己的护理科研方向和写作灵感。

护士在使用因特网上信息时还必须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8]:①准确性。由政府或学术组织通过网络提供的内容已经过仔细审查,可信度较高。相反,个体或商业性质的组织未经审查而发布的信息则不一定准确。②新颖性。网上信息“最新”的标志可在文件的页头或页脚找到日期。③信息覆盖范围。要确定网络服务对象和意图,如为学生或专业人员,因其报道深度可随服务对象不同而改变。要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语言是必须逾越的最大障碍。

3.2 增强护理科研意识,规范科研管理

3.2.1 将护理科研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

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决定着一个群体的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护理科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护理科研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建立护理科研合作机构,确定科研优先策略,提高护理人员科研的针对性。为促进科研的发展并整合多种资源,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确定国家或区域性的科研优先策略[19],即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需要重点解决和发展的护理问题,以此对科学研究的方向进行指导。文献显示,台湾地区在1999年,香港地区在2002年都确定了自己的护理科研优先发展策略[20-21]。这种策略对于引导护理人员科学选题,确定研究方式,争取科研基金,加强机构合作以及促进成果转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2 建立健全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按照学科自身特点和固有规律进行科研管理,成立由护理部—科研小组—护理人员三个层次组成的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同时每个医院可按等级大小成立多个科研小组,如内、外、妇、儿等专科科研小组,各科室护理人员在科研小组的指导下开展护理科研,形成一个完善的科研网络,并逐步建立、健全各种护理科研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发表研究成果在程序上有章可循, 不仅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而且从制度上保障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张晓静[22]提出,对护理科研工作进行规范化组织管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收到显著成效。张晓静[22]同时建议,护理科研管理作为护、教、研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由护理部主任亲自领导,护理部副主任分管,护理部设科研干事1人。同时设立了护理部科研小组承担对全院科研的组织管理;科室科研小组负责制定科研计划,帮助和审核科研课题立项,评定论文质量,组织学术交流和推荐稿件,督促和指导科研课题的完成等,促进科室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提高。科研小组成员由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在不同层面上,二级科研组充分发挥了护理部和总护士长的不同职能和作用。只有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的护理科研管理机构组织,结合护理科研的特点和规律,对护理科研工作进行规范化组织管理,加强对护理科研的整体规划,才能保证和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3.3 加强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合理利用人才

3.3.1 对护理人员开展有计划、系统的科研相关知识培训

护理部科研专职管理人员及科研小组成员要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制定不同专科,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科研知识培训的内容、考核目标和方法[22]。同时还要增加相关学科知识,如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重视专业与专业间优势互补,拓宽学习范围。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把握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动态。为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今后仍要继续扩大高等护理教育的规模,同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同国际接轨,变医学教育模式为护理教育模式,强调从护理的专业角度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还要大力推进护理硕士和博士教育,以此来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并推动专业的发展。

3.3.2 培养科研骨干,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大人才外流的治理力度

采取措施如下:①创建医院特色。②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选拔科研骨干,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将他们安排在临床重点科室,使临床工作经验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创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抓好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护理教育;建立优秀人才库,对确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中青年骨干进行重点培养,选送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护理科研的学习班,创造条件让他们承担重大的科研任务,带动医院的护理科研工作,逐步提高护理群体的科研素质。③创建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注意研究科研管理的激励方法和手段,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19]。如对于获奖成果和获得立项资助的课题予以经费奖励,在晋升和评优时给以优先等。

3.4 加大对护理科研的投入,加强多方面合作

国外护理科研资助来源一般有以下3种:①护理科研的私人资助,包括公司基金会、药物公司、医院设备制造商及个人基金会资助;②地方学会资助;③联邦政府资助[13]。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可为我国护理科研进步提供一些基础保障。每个护理工作者都需要通过国际性的交流来分享和促进各国共同的知识和技能。当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处于同一个全球健康系统中,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同样重要。要加强学校与医院、医疗与护理的科研合作研究,护理科研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很难找到进行护理科研的切入点。建立畅通的学校和医院人员交流机制,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从而发掘护理科研特色。与医学结合借势发展,医学科学研究在许多领域已形成特色,学校与医院可多组织护理人员结合学校、医院学科发展及重大疾病研究方向,针对相应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从中探寻研究关键点,进行科研合作研究,争取更多资源。

[1] 肖顺贞,沈宁.护理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

[2] Miracle V.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research.Dimens Crit Care Nurs, 1999, 18(5):56.

[3] Retsas A. Barriers to using research evidence in nursing practice. J Advanced Nursing,2000,31(3):599.

[4] 胡江雁,胡文娟.困扰我国护理科研发展的因素及对策.护理研究,2006,20(6):1495-1497.

[5] 颜巧元,吴红艳.护理期刊影响因子和平均引文数统计分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4):54-56.

[6] 李明,陈新霞.中国内地英文护理论文发表状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8,23(6):11-14.

[7] 钱援.普及护理人员文献检索知识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725.

[8] 吴蓓雯,曹伟新.护理科研论文撰写、发表现状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29-331.

[9] 王逸如,黄华兰.16所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现状及需求的调查.护理研究,2005,4(19):586-588.

[10] 谢贞.如何从护理期刊中获取论文写作信息.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71-672.

[11] 程金莲,韩世范,李萍.医护人员发表论文的引文浅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14):511.

[12] Kajermo KN.Perception of research utilization.J Adv Nurs,2000, 31(1):99.

[13] 肖春秀,姜小鹰.从管理的五要素浅析我国临床护理科研管理的缺陷及对策.中国护理管理,2006,6(5):31.

[14] 郑雪梅,蒋文慧.21世纪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思索.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56.

[15] 刘明,邵薇薇.我国护理科研滞后的原因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646.

[16] 徐红.我国护理科研的障碍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1999,14(6):6.

[17] Chitty KK. Professional nursing: concepts and challenges.Philadelphia:W.B. saunders,1993:8.

[18] 张秀珍,译.护士如何对网上保健信息进行评价.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60.

[19] Agudelo MCC,Consuelo M.Trends and priorities in nursing research.Rev Lat Am Enfermagem,2004,12(4):583-588.

[20] Yin TJ,Hsu N,Tsai SL, et al. Priority2setting for nursing research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J Adv Nurs,2000,32 (1):19-27.

[21] French P,Ho YY, Lee LS. A Delphi survey of evidence2based nursing priorities in Hong Kong.J Nurs Manag,2002,10(5):265-273.

[22] 张晓静.护理科研的规范化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06,11(6):46-47.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内观疗法干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评价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