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保忠,李世英,冯富萍,毕建华
(阳泉市种子管理站,山西阳泉 045000)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秩序的好坏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 《种子法》)和国办发 [2006]40号文件《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实施,阳泉市种子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市场良性运转,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种子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上种子经销单位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使种子市场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如何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为企业服务,让农户用上高产、优质、放心良种,成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觉得应在以下几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在阳泉,种子产业虽然是一个弱势产业,但它作为国民基础产业,有很大潜力可挖,必需大力扶持。种子管理队伍肩负着辖区内的种子管理工作,队伍素质的强弱关乎着本地种子市场、种子产业的发展前途。由于种子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必须在稳定种子管理队伍的同时,更要持续、不间断地加强对种子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其责任感。
按照《种子法》规定,种子生产和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管理部门应遵循“搞活市场,监管有力,服务到位,壮大产业”的原则,严格按照《种子法》和我省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发放、检查工作。
一定要加强销售备案登记工作,全市要统一备案条件程序,各经营单位、门市部必须根据条件程序到当地种子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才能销售。全市要统一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并且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全社会公布经销程序和经营条件,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有效规范种子市场。
要加强每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种子企业进行更进一步的管理和规范。同时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全省种子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和省站《山西省种子企业诚信考核办法》,积极推进我市种子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目前,市场上的种子经营者虽大都经过培训,但多数经营者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还较低。因此,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经营者进行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守法经营和基本农技知识。要求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种子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经营种子,及时开展售后跟踪服务,逐步扭转纯粹为盈利而经营种子的初级观念。
为避免同一经营户接受多家种子企业委托带来的混乱,在种子市场管理过程中,应加强事前监管。建议同一经营者只能接受一二家种子公司的委托,两家种子公司委托同一经营者要做到两家种子公司的每批种子都必须分开存放,有效凭证、经营档案必须严格分开,避免混淆以及发生种子事故后责任主体查找不清。
阳泉市这几年的种子质量提升不少,品种增加很多,加大了农民的选种空间,但是品种适应性问题却有上升趋势。市场开放后,对品种权加强了保护,各生产企业为了尽快推出独家品种以抢占市场,赚取短期利润,便急于求成开发品种,仓促上市,好多品种只侧重于大穗、高产或某一面的优势,而适应性、抗逆性和稳定性却较差,不同年份、不同气候都有不同程度病害发生。
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品种未审先推现象屡禁不止,给农业生产留下了很大隐患。 在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抓住农民追求新品种的迫切心理,打着试验示范的幌子,明目张胆地经营一些未审定品种;还有一些企业只看到品种是国家审定的,而把品种拿到审定指定区域以外经营;或者直接将相邻省份审定未经本省认定的品种拿来经营,这些都属于经营未审定品种。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必须严格按照新品种试种制度和有关规定进行,确保引进推广的新品种能适应本地区的生态环境。
要及时主动地向主要领导汇报法律、法规要求和目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引起领导对市场管理的高度重视,把种子管理工作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在种子销售旺季,种子管理机构要集中力量不定期地对城乡种子市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结合群众投诉,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种子市场秩序,净化种子市场。
要抓好“两核”:一是核实标签内容。检查中不仅要看标签内容全不全,更要看内容实不实以及标签内容的合法性。为此要通过电话、网络向原发证机关进行核实,要看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具备生产经营该类别种子资格,看该品种是否在指定区域内推广。二是核实品种真假。企业提供的质检报告只能作为参考,要去企业当场抽样封存送检,确保品种的真实性。
现阶段,阳泉市多种成分的种子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迅速发展,持有效证照的企业有5家,零售经营户实际有上百家。为了维护全市种子市场秩序,在建立我市种子市场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很有必要成立一个种子协会。协会在协助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同时,还可在促进诚信建设、协调关系、解决纠纷、规范种子市场、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全市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正是我国种业大洗牌、提高集中度的关键时期,上万家中小企业被整合重组是大势所趋。种子协会在规范市场的同时,可以有选择地扶优扶强、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大力发展,争取壮大我市的种子企业,在未来的种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在报刊开辟专栏,在电台、电视台增设专题,广泛宣传《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可在科技人才下乡活动中普及提高种子使用者的相关知识,让广大用户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教育农户正确购买种子,要查看经营者的证照是否齐全,购买种子后要将包装袋、信誉卡和发票等凭证保存好。逐步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觉维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