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 瑛 管金艳 牟丹辉 (浙江台州医院路桥院区 318050)
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本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38例中男30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右侧20例(52.6%),左侧18例(47.4%)。致伤原因:车祸伤25例(65.8%),重物砸伤8例(21.1%),摔伤5例(13.2%)。38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34例(89.5%),其中横形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12例,斜形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4例(10.5%)。单纯股骨干骨折32例(84.2%),多发骨折6例(15.8%)。所有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下肢功能及膝关节功能良好。
2.1 心理护理 护士要热情接待,鼓励患者和家属、朋友多沟通,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向患者介绍此病的基本情况,使其对病情有一个正确认识,减轻其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骨牵引的护理 胫骨结节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覆盖无菌纱布,每日用酒精滴针眼2次,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应消毒后调整对称。随时注意肢端血液循环,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经常检查足背伸肌的功能及足背感觉,观察有无腓总神经损伤。
2.3 术后病情观察 术后吸氧、心电监护24小时,严密监测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患肢足背动脉的搏动、趾端血运、感觉、活动及皮肤温度。如发现末梢温度降低、发绀、麻木、疼痛等逐渐加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
2.4 营养支持 创伤后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合理的饮食,能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骨折早期,应提供低脂、富含维生素、水分、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食物。骨折后期,每日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等饮食。指导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以减少便秘的发生。
2.5 并发症的护理
2.5.1 感染 髓内钉固定一旦发生感染,极易扩散成全骨髓感染。术后应保持敷料干净清洁,敷料湿透后要及时更换。按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做到按时、按量、现配现用。
2.5.2 脂肪栓塞 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生在外伤后72小时,或并发于骨髓内钉操作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无脑外伤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大小便失禁、肌力下降、抽搐、昏迷等症状;无胸、脑外伤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5次/分,并有胸痛、胸闷、咳嗽,提示脂肪栓塞的可能,要及时报告医生。
2.5.3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形成大多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术后3~5天。因此,术后要每日测量肢体周径,了解肿胀程度,观察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早期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泵运动,每天2~3次,每次10~20分钟,以加速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静脉穿刺时尽量避开下肢,尤其是左下肢,减少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1],尽量避免在患肢静脉穿刺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
2.5.4 膝关节僵硬 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若长期处于伸直位固定和制动,股四头肌装置会出现瘢痕形成及纤维变性,导致膝关节伸直性僵硬,康复越早效果越好。术后第3天应用下肢关节被动活动仪,一般从10~30°开始, 每日递增5~10°,每天训练2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膝关节伸屈活动,髌骨推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单纯股骨干骨折术后只要疼痛可以忍受,即开始逐渐负重[2];粉碎性骨折则应根据骨折粉碎程度,负重时间延迟至术后2~3个月,或根据X线片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
[1]莫琴,卢燊.下肢骨折手术392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38-39.
[2]何勍,阮狄克,梁戈,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负重行关节肌肉功能训练的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2,15(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