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在聋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2010-02-09 10:32何晓昕宁波市明州医院3151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8期
关键词:聋哑丙泊酚芬太尼

何晓昕 (宁波市明州医院 315100)

聋哑患者无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以正常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平时参加社交活动少,知识水平有限,尤其是医学专业知识缺乏,与医护人员交流比较困难。如何让聋哑患者安全舒适渡过手术期,对麻醉医师来说既是责任又是挑战。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4例聋哑患者麻醉处理的过程,总结技巧与经验,以便更好为聋哑患者服务。

例 1 女,23岁,先天性聋哑,文盲,孕38+3周,臀位,需行剖宫产术。术前与产科医生、手术室护士一起床边会诊,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在家属参与下通过简单手势和肢体语言告知麻醉的方式、优缺点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让患者明白,取得信任后签知情同意书。静脉留置针在病房穿刺好后进入手术室,先静脉补液500ml,左侧卧位下L2~3间隙行硬膜外及蛛网膜下隙穿刺,注入罗哌卡因13.5mg至蛛网膜下隙,置入硬膜外导管备用。通过针刺观察患者表情,并用手感受其皮肤的干湿、松弛,麻醉平面控制在T6水平。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呼吸平稳,无恶心呕吐,胎儿快娩出时产妇有皱眉,通过简单手语交流后配合完成手术。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苏芬太尼行硬膜外镇痛,效果较好,无并发症发生。

术前充分与患者沟通,穿刺操作时动作轻柔,掌握好局麻药剂量,调控好麻醉平面,防止并及时处理仰卧位低血压,术中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与呼吸抑制,取得患者配合,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

例 2 男,69岁,后天性耳聋伴失语,识字少许,行右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访视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不理想,入院时170/95mmHg。患者得知第二天需手术后明显精神紧张,通过家属向其解释手术采用气管内全麻,手术时如正常睡觉一样,不会疼痛。另外,麻醉医师会在身旁监护,安全有保障,手术结束后待麻醉药效消退后会自然苏醒。患者逐渐明白,精神开始放松。术前30min肌内注射咪哒唑仑2mg,带留置针入手术室,在手术推车上实施全麻后抬上手术台。为便于术中管理,分别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左桡动脉穿刺直接测血压。全麻用药为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术中通过加深麻醉和微量泵泵入硝酸甘油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90mmHg左右。手术结束前30min先后停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时静脉注射苏芬太尼7.5μg。手术结束后20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给予新斯的明拮抗,潮气量达7ml/kg。采用深麻醉拔管技术拔除气管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托下颌,15min后患者意识清醒,各种反射灵敏,用苏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术后随访生命体征稳定。

非聋哑患者也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前提是需要患者配合,摆好体位才能穿刺,而对有股骨骨折的聋哑患者很难做到。气管内全麻效果可靠,起效快,患者意识消失后心理和精神上不会受更大的创伤。术中选用药效确切、代谢快的麻醉药可及时调整麻醉深度,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利于早期深麻醉下拔管,患者能更好地耐受麻醉。术后完善的镇痛有利于保持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加快患者康复。

例 3 女,4岁,体重15kg,先天性聋哑,会简单手语,行右眼斜视矫正术。术前会诊发觉患儿不愿见陌生人,通过其母亲告知明天在手术室睡着后才开始手术,术中不会疼痛。在家属引导下用手语与患儿交流,并将手术前后和术中的注意事项制作成卡片给患儿看,同时与其做简单的互动游戏取得信任,最终患儿点头同意接受麻醉和手术。第二天患儿由父母陪同至术前准备室,吸入七氟醚入睡后开放外周静脉即进入手术室吸氧,监测血压、心电图、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静脉注射昂丹司琼1.5mg防止呕吐和阿托品0.25mg抑制腺体分泌,微量泵泵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者用1%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注射后开始手术,术中视患儿呼吸、血压和肢体活动情况适当加深或减浅麻醉。患儿术中心率比术前快,呼吸频率减慢,氧饱和度在96%以上,无呕吐和明显眼心反射,安静配合完成手术。术毕15min健侧眼睫毛反射灵敏,能睁眼看周围事物,送回病房。

由于小儿心理与生理发育不够完全,术中如有痛苦不能告知医护人员,因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给其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不利于今后成长。我们先让患儿意识消失再实施局麻,既有镇静又有镇痛效果,也减少了术中镇静、镇痛药的剂量,呼吸抑制轻,安全系数高。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起效、代谢快,便于术中调节麻醉深度,术后苏醒迅速且完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最易发生眼心反射和眼胃肠反射[1],出现心率变化和恶心呕吐。本例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和昂丹司琼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而丙泊酚也有止吐作用。术毕清醒后送患儿回病房,使其更有安全感。

例 4 男,36岁,药源性耳聋继发失语,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行左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访视患者情绪稳定,理解能力强,通过书面文字交流顺畅,能较好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决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因患者失语使用神经刺激仪来定位,告知其麻醉操作时有肌肉抽搐、麻木不适以及轻微疼痛感,术时会处于睡眠状态,不会感觉疼痛,患者明白并同意此麻醉方案。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静脉注射咪哒唑仑3mg,在前、中斜角肌间隙锁骨上4cm局麻后刺入连接好神经刺激仪的专用穿刺针,电流量减小至0.3mA时相应神经支配远端肌群有肌颤,回抽无血和脑脊液,注入0.375%罗哌卡因30ml。15min后针刺手术区域无痛(患者用右手示OK),患肢不能上举,微量泵泵入丙泊酚镇静,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神经阻滞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前5min停丙泊酚,清醒后送病房。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过程无痛苦回忆,感觉满意。

本例患者有文字表达能力,但主观感受不能及时告知,传统找异感神经定位不可取。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有相应的客观指标,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因穿刺针不触及神经干即可引起运动反应,减少了神经损伤,且神经刺激仪定位不需要患者配合,有操作方便、迅速、准确的优点[2]。由于与患者交流障碍较小,麻醉效果判断更加准确,整个手术过程给予适量镇静药即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讨论

聋哑患者当得知要手术后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不愿与医护人员配合,尤其是实施麻醉往往又需要患者合作,这就要求麻醉医师注重沟通策略与技巧,才能保证麻醉成功。术前访视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参与,在家属协助下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操作与用药后的反应,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说明术中会无痛、安全,必要时会让其入睡,直到患者明白并表示愿意配合为止。多数聋哑患者有一定的交际能力,麻醉医师在术前会诊时应了解其最擅长的交流方式,并学一些基本的手语,在双方沟通过程中找到共同语言,针对不同对象可辅助卡片、图画演示、文字描述等方法介绍麻醉过程,有助于患者理解。另外,做好家属的工作同样很重要,既能使患者得到家属的安慰与支持,又可起到医患双方的桥梁作用。

总之,根据聋哑患者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术前充分沟通,结合手术实际情况,选择效果好、起效快、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术中给予完善镇痛和适度镇静及术后必要的镇痛,使聋哑患者舒适安全的渡过手术期。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55.

[2]徐仲煌,黄宇光,任洪智,等.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1,17(5):278-279.

猜你喜欢
聋哑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聋哑人罪犯服刑期间的心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两个好朋友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