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斌,张远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项目位于新都区市政广场片区,总占地约11.90×104m2。规划重点在于对该区域业态、城市空间、建筑形态、建筑风貌等提出设计意向方案及控制导则,用于指导下阶段该区域开发建设的有序开展。
1.2.1 空间格局与现状
半圆形的中央商务区北面及东北面均为已建和待建的住宅小区,建筑风格简洁现代,色彩素雅明快;西面是正待兴建的新都区政府办公大楼、法院、检查院和市政广场。政务建筑群现代简洁、沉稳大气、体量厚重,突出政务办公建筑特色的同时又不乏地方韵味,其中尤以行政中心的“宝光塔”形象为最典型的代表。而位于南面及东南面的四川音乐学院新校区内的建筑色彩鲜明、体量丰富,具有校园建筑的个性;目前设计范围内除欧式风格的建设大厦属已建成外,基本没有永久性建设,其余地块均为待开发用地且大多没有清晰明确的功能定位。
1.2.2 区域交通条件
规划用地西邻纵贯南北联系成都与新都的蜀龙大道,中部由横贯东西的交通主轴电子路所贯穿,南北向的主干一路与弧形环道环抱其外。总之,区域内部道路分布较多且联系紧密。
1.2.3 发展机遇
新都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将为该区的开发和建设带来契机,在有效改善和提高所在区域的城市功能完整性与形象标志性基础上,还将提升核心区周边用地的土地价值和发展潜力,给该片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土地价值最高的区域,结合本地特点在此规划较高的土地开发强度,并以广场为中心向外围递增。中央商务区也是全市公共活动聚集的中心之一。在包含商贸办公、金融和文化休闲娱乐的同时,介入休憩、旅游、购物等活动,强化市民的公众社会活动功能。促进多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城市活力,确保中心区的人气旺盛、商业繁荣和文化氛围。
在现有城市道路系统下,综合区域内人、车流量等因素,规划完善开放的步行系统,设计合理的道路宽度,建立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保障中心区的交通便捷与安全。
将创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环境作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城市建筑群体与令人激动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构筑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体系,安排尺度宜人的市民活动场所,配置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强调城市的文化气氛。
结合以上对新都中央商务区背景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将本次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新都区城市发展的支点和中心,以行政为核心,集商务办公、居住以及市民文体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核心区。
在此定位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及现状,将区域业态发展趋势以电子路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业态发展趋势:南边位于文体休闲消费趋势带,加之四川音乐学院演艺楼、体育馆及新校址的存在,故而赋予地段丰富灵动的音乐艺术特质。而与之相连的整个弧形环道周边因存在诸多住宅小区,加之新建的区级文化中心——文广大厦也坐落于此,建议结合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布置配套消费型商业与市民文化娱乐、休闲等设施。北边因行政中心的存在,使该区域首先具有了行政商务功能,其次,由于弧形环道以北诸多住宅小区的存在,又使该区域具有足够的消费和购买力,综合考虑,我们赋予该区域稳重、大气的特质,主要布置行政办公、商务会展、商务住宿及相对集中的中大型商业等业态,以强化行政商务的端庄形象。
如此将商务、行政、居住、商业、休闲等多功能进行复合穿插配置,为中央商务区在下班时段依然保证人气旺盛提供了可能,避免了在下班后成为“空城”的尴尬。
方案从整体考虑中央商务区与周边环境的内、外部关系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行政中心建筑群与市政广场在区域内的重要地位,提出“一轴”、“一心”、“两环”的设想(如图1)。运用市政广场这一公共空间的围合格局以及诸多空间组织手法来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设计。
(1)“一轴”:以电子路作为该城市中心区的交通主轴,同时也是中心区的空间主轴。
图2 规划鸟瞰图与透视图
(2)“一心”:以行政中心作为新都核心区的核心建筑群,并加以强化;
“两环”:即在市政广场以东与弧形环道相围合的区域内分别布置内低、外高两圈层建筑以及相应的城市绿化,形成空间上的内外两环。内环:为呼应已建成的建设大厦,同时考虑城市空间、景观视距及城市对景等因素,将与建设大厦以北紧邻电子路地块内的建筑控制为与之相当的高度、体量和平面形态,以此形成围合市政广场空间的第一环,即“内环”。而两地块在靠近电子路与主干一路的交叉口处宜分别空出绿地、广场等,以形成能使市政广场空间得以延伸的开敞型城市节点。外环:即沿弧形环道的地块,分别设置为高度相对较高,以点式塔楼为主的建筑群,并在环道周边设置较宽阔的市政绿化带,以提高区域环境景观品质,也为城市交通的远期发展留出余地,即“外环”。而且,外环上的六幢现代建筑与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中心建筑群一起,对比烘托,和谐相处,在丝毫不削弱行政中心建筑群的构图统制地位前提下,更有效扩大了核心区的整体气势,加强了广场的围合感,以及向城市界面的辐射、渗透感(如图2)。
如此构建的以行政中心和市政广场为主体的区域中心,通过向外发散,分层围合,逐级增高的方式来组织区域内各建筑实体间的关系,从而构成向心型,辐射式,对景化的城市空间体系,为城市中心区塑造了鲜明的空间个性。
此外,在总平规划中还强调开放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营造文化艺术型都市中心区,使外部空间环境富有个性和人性,通过建筑场地与道路之间的连续绿化空间设计,软化过于密实的硬质实体空间,并对节点空间进行精心营造,突出了中心商务区的环境品质。
本次城市设计以控详规划为基础,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以下几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
4.1.1 出入口广场系统
针对各地块的使用性质、人车流量的不同要求,原则上将主要的人行或具有礼仪性质的出入口设置在主要交通道路上,而将各地块的次级出入口设置在地块间的道路上并相互错位,避免高峰时频繁的车流出入对干道交通产生干扰。
4.1.2 道路交通系统
车行交通:为保障车行畅通和高效,综合考虑地块的人、车总流量,建议区内弧形环道宽度不小于16m,设置双向4车道并增加非机动车道;电子路局部可采用下穿立体交通结构,以保持市政广场的完整性。
人行交通:片区内人行交通以地面沿街步行道为主,再配合道路节点、地块出入口广场等对人流进行集散和疏导。
4.1.3 停车系统
根据本区域未来对机动车停放量大的特殊需求,以及各地块对机动车停放量的不同要求,停车系统考虑以设置不同规模的地下车库配合适当地面临时停车为停车主要方式。
4.2.1 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是结合城市布局形成的片区核心公共空间。该公共空间两侧集中了片区重要的商务服务用地和标志性建筑,是片区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整个公共空间体系由广场、文体演绎中心及行政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面状空间。
4.2.2 线性公共空间
线性公共空间是结合主要规划道路形成的公共空间。本次设计结合现有弧形环道的绿化特点,在主路两侧控制了8m到12m不等的带形绿化步行道,并结合道路路幅设计相应的绿化分隔带,此种自然带状的绿化空间既能满足城市的快捷交通,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漫步的城市景观走廊。
4.2.3 节点空间
节点空间是在设计地块间结合城市交通干道交叉点设置的主题性空间,如弧形环道与电子路的交口处。这类节点空间既可缓解中央商务区高强度的开发模式带来的“拥挤”感受,同时也尽可能多的给市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创造积极的公共空间以增加城市的活力。
中央商务区的城市公共设施宜结合城市景观进行统一的配置与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可选取当地的建筑材料结合现代的造型与精细的制作工艺,以体现中央商务区城市环境的简洁、现代和人性化特色。
该区域内建筑用色宜以白、灰、褐为城市色彩基调,辅以灰兰、灰绿、浅棕、米色等冷暖变化,以及亮银、灰黑等明度变化。园林小品、市政设施等,宜多用石,木等材料的自然色彩和纹理,城市色彩力求现代中透出典雅、自然的文化氛围,与该地段作为新都未来的政治、文化和商务中心的特质相匹配。
4.5.1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应考虑形式、功能与高效、简洁的现代办公活动相统一,用现代、理性、简洁的建筑特征语言,控制该区的建筑形体。技术上鼓励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建议外环高层区主楼宜采取点式塔楼的形式,保障城市景观与观景的畅通,以及城市风、光环境的良好。同时注重对各高层建筑的顶部进行处理,协调各建筑的天际轮廓,以共同构筑独具特征性的城市新中心区形象。
4.5.2 建筑高度
新建建筑高度原则上不宜大于90m。
4.5.3 建筑界面
为保持建筑界面的连续性,建议建筑主界面贴线率不得低于70%。在集中绿地、活动广场及重要节点周边的建筑转角或出入口处,建议采用局部底层架空形式以提供更多的地面活动空间以延伸城市底界面。
4.5.4 出入口控制
建筑出入口应考虑与周边的场地和景观设计的合理布置;建筑主要入口处宜设置底层架空,提供市政绿化与市民休闲空间。
面对我国当前所处的高速度城市化发展,以及处处充满物质欲望的环境,建筑师更需要静心考察与分析,从使用者本质需求出发创造更人性化的适宜的空间形态与实体形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使我们的城市更宜居,更和谐,更有归属感。
[1]韩冬青.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张京禅.城市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1-23
[3]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1-16
[4]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5]王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