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铭,王国强
(1.皖南医学院 心理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2.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江苏 无锡 214151)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 C)调查报告显示[1],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且相关研究[2]表明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长时间地依赖网络会给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带来巨大损害。
一般自我效能感这一核心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 A[3]于1977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是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它反映了个体能否采取适当的行动对环境挑战的信心。自我效能感调节着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知觉、思维和行动各不相同。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进而对个人成就行为产生影响。归因方式是认知评估的一种方式,即我们关于生活事件原因的信念。所谓归因,即指“原因归属”,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判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行为归因于个体自身的力量(倾向)或个体外部的力量(情境因素)两个大的类别,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索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的关系,详细报道如下。
1.1 对象 无锡某几所大、中专院校随访调查200名上网学生,根据 IA II量表得分高低分为成瘾倾向高分组与成瘾倾向低分组(高分组: IA II≥40,低分组: IA II<40),各随机抽取30名高分组与低分组样本。高分组男生19人,女生11人,平均年龄(18.57±1.57)岁;低分组男生16人,女生14人,平均年龄(18.73±1.41)岁,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或称网络成瘾损害指标 IA II) 该量表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自评量表,它根据上网者所用时间、网络中人们之间的亲密感和无意义的网络信息(电子信箱)查询以及对工作、学习、生活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带来情绪的不稳定来判定网络依赖的程度。本测试共有20个项目,为1~5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网络成瘾越重。总分在40分以上即能初步判断有网络成瘾。
1.2.1.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级评分。总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1.2.1.3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 本量表总共有48个条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有关人际关系。每个部分又分成有关成功和有关失败的12个条目。该量表提出了四类可能的归因,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本量表信、效度较高。
1.2.2 调查步骤 在无锡某几所大、中学校附近对上网学生进行随访调查,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IA II)、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个体进行测验。根据 IA II的得分,将40分以上(包括40分)及40分以下的分为两部分,分别从中随机选取30名被调查者为成瘾倾向高分组与成瘾倾向低分组,对他们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分析 统计软件运用SPSS17.0软件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
2.1 网络成瘾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的量表分值比较
2.11 网络成瘾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上的比较 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倾向高分组的青少年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低于低分组,t=2.67,差异显著(P=0.01),见表1。
表1 成瘾倾向高、低分组在自我效能感量表分上的比较
2.12 成瘾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归因维度上的数据分析 MMCS的量表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各维度上的平均分排列顺序,在对学业成就成功的归因上,网瘾倾向高分组的归因顺序依次是运气、努力、能力和背景,而低分组的归因顺序是能力、努力、运气和背景。可见网瘾倾向高分组优先采取的是外归因,将自身努力及能力的因素排在后面,而低分组的青少年优先选择的是内归因,将自身能力因素排在首位,且两组被试在能力归因(P=0.000)和运气归因(P=0.025)这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对学业成就失败的归因上,网瘾倾向高分组的青少年的归因顺序依次是努力、运气、背景与能力,而低分组的青少年归因顺序依次是努力、能力、运气和背景。两组在各归因维度上的差异都不显著,见表2。
表2 网络成瘾倾向高、低分组学业成就成败归因比较
在对人际关系成功的归因上,网瘾倾向高分组青少年的归因顺序是努力、背景、能力和运气,低分组的归因顺序依次是背景、努力、能力和运气,两者在运气的维度上差异显著(P=0.025)。在人际关系失败的归因上,高分组被试的归因顺序依次是努力、运气、背景和能力,低分组被试是努力、能力、运气和背景,两组在运气归因维度差异显著(P=0.045),可见,无论是人际关系成功还是失败,网瘾倾向高分组都倾向于采取不稳定因素的归因,且和低分组有显著的差异,见表3。
表3 网络成瘾倾向高、低分组人际关系成败归因比较
2.2 一般自我效能感、各归因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在回归分析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确认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归因方式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有:GSES、学业成功能力、学业成功背景、学业失败背景等四个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倾向(P=0.004)。归因方式中,学业成功能力归因负向预测作用极显著(P<0.001),即学业成功时愈是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愈不容易依恋网络。学业成功或学业失败时,背景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P<0.05),见表4。
表4 一般自我效能感、各归因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3.1 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倾向高分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地低于网瘾倾向低分者,且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这提示了青少年在对网络依赖成瘾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起着一定的作用。该研究结果同国内张宏如[4]及傅晋斌[5]研究结论一致。一般自我效能感反映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对自身行为成功的信念,网络成瘾高倾向者可能在面对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问题时,成功的信念不高,惧怕失败,从而逃避现实生活,而在网络中他又可以是一个很有行为效能的人,所以依赖网络的程度不断提高,最后达到成瘾的状态。这其中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归因方式的关系 在学业成就或人际关系成功的归因中,高网瘾倾向者将自身能力的原因均排在后面,倾向于外部归因,而不认为是自身稳定性因素取得的成功,在学业成就能力归因上与低分者有显著性差异,且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在个体取得成功后倾向于外部归因容易降低个体的自信心及学业或工作的动机水平[6]。这一点也能解释采取这种归因方式的个体为何网络成瘾倾向性更高。而在面对失败时,成瘾倾向高者更多归因于努力不够、运气不好,显示出一种自利型归因[7],以避免归结为自身稳定因素后的焦虑和失落。而事实上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虽然可以维护个体的自尊,但个体难以克服造成失败的内、外条件,对未来的成功容易失去信心。失败后内心里隐藏的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沮丧,从而更易逃避现实而依恋虚拟的网络世界。
总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障碍,这种行为反应方式与成瘾者将成功事件归因为外在、不稳定因素及将失败事件采取自利性归因方式有关。因为个体不能从失败中找到正确的经验教训,缺乏积极应对事件的有效行为,逃避现实痛苦,躲进网络虚拟的世界而不能自拔。此外,网瘾者性格有一定缺陷,对人际关系的归因有一定偏差,人际关系成功或失败更多归因于运气。姜玉飞等[8]从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角度及个性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结果发现,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在交往失败归因时,倾向于外在归因,并存在“自我服务偏差”现象。而本研究也发现在人际关系失败时,网络成瘾倾向高分者倾向于外在归因(背景和运气归因靠前),这一点或许也能解释为何网瘾者容易出现人际敏感等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倾向性高的青少年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低、归因方式与正常个体具有差异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既有个体人格、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及社会影响等因素。本研究提示我们在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上,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自我发挥的舞台,鼓励并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小引导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防止网络成瘾的出现。
[1]CNN I 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4/23/5814.htm,2010-04-23.
[2]BRENNER V.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7,80(11):879-882.
[3]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3):191-215.
[4]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98-400.
[5]傅晋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6(1):124-127.
[6]高光珍,胡象岭.论归因风格与归因引导[J].内蒙古教育,2008,16(1):30-32.
[7]刘毅.自我尊重保护策略的理论与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8,19(10):47-53.
[8]姜玉飞.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归因风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