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军红
(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源于 20世纪 60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Vygotsky)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以及布鲁纳 (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在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该理论在 20世纪 90年代兴起于西方教育界,自 21世纪初开始被我国广为接受,并引进外语教学研究当中。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外语 (主要是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本文在搜索和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着重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和新趋势,以及研究中的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虽然引进得较晚,但建构主义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审视外语教学的全新视角,引发了外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嬗变。与建构主义有关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外语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几乎涉及到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从理论上论证建构主义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到如何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具体课程的讲授,既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有研究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为数不多的实证类研究中,张祝祥和董秀丽对 1999至 2005年间的国内有关的 186篇文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黄慧和王海对 1979至 2006年间的 503篇文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指出:实证类研究占极少一部分;建构主义理论已经应用到了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但分布不均匀;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最多,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研究结论雷同,缺乏批判继承精神。鉴于此,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 2007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着重揭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和新趋势,以及研究中的不足。
黄慧和王海的研究 (以下简称黄的研究)针对 1979至2006年间的 503篇文章,分析非常全面和合理,故本研究的搜索时间定于 2007至今,搜索范围是对其间期刊论文上的英语教学方面建构主义的文章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样本同样来源于中国期刊网。该网收录了国内 1000多种期刊的电子稿,具有覆盖范围广、文本更新速度快、使用方法便捷等特点。为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样本,研究者先使用检索时间“2007至 2010年”、关键词“建构主义”、范围“所有期刊”的方法,最大范围地“精确”查找所需文章,共查到 12483条记录,然后通过二次筛选从所有包含“建构主义”的论文中选出与英语教学有关的论文。最后,经检索、分类并筛选后,本研究调查的样本共计 606篇。
1)样本数量
在黄的调查中,只有两篇是上世纪末的 (程四俭,1999;程东元和沈彩芬,1999),其余是本世纪的,即 2000至 2006年间的文章 501篇,平均每年 83篇。本次调查中,不足三年的时间里 (2007至 2010年 6月)出现样本 606篇,平均每年200多篇。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绝对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仍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
2)实证类与非实证类研究
根据黄的分类标准,实证类研究是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或个案研究。两次调查的对比如下:
图 1 实证类与非实证类研究对比分析
黄的调查中实证类研究论文 11篇,占样本总数的 2.2%;而本次调查中实证类研究 8篇,仅占总数的 1.3%,平均每年不足 3篇,非实证类研究 598篇,年均近 200篇。差异显著,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仍为非实证类研究,实证类研究极少。
3)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根据样本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分成两大类:外语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及模式的宏观研究和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实践的微观研究。与黄的研究相比 (88篇:415篇),近三年来,宏观研究 (117篇)和微观研究 (489篇)均有所增加,微观研究的数量增加较快。见图 2:
图 2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对比分析
4)微观研究分类统计
为研究方便,黄慧将微观研究分成七类,实际操作时是以样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划分标准,不排除有些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跨越几个领域。两次调查的对比如下:
图 3 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实践的微观研究分类对比
上图显示,两次调查的样本研究的主要领域有所改变。黄的调查中研究数量最多的是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其次是技能教学、教学法、二语习得、课程研究、教师课堂活动和教师教育培训,本次调查调整为教学法 >多媒体及网络教学 >技能教学 >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培训 >教师课堂活动 >二语习得。与黄的调查相比,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以及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的数量有所下降,其他领域的研究的总数量均有所增加,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研究的结合仍然遍布在各个层面和领域,不过研究重点有所转移。
5)外语类核心文章
黄的调查中 1979年至 2006年 503篇样本中刊登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 41篇,约占总数的 8.1%。而本次调查中 606篇样本只有 3篇文章符合条件,约占总数的 0.1%,其中 2篇宏观类的研究,1篇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因此,三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绝对数量虽然显著增加,但高质量的论文数量极少,平均每年增加不足 1篇。
6)研究对象
张祝祥曾专门针对英语教学中建构主义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在本科生,由专业、非专业及混合型三部分组成,相比之下,对研究生、专科生、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院校学生及中小学生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次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仍是本科生;第二位的是不显示具体研究对象的文章,针对所有的外语学习者;第三位是专科生,然后是中小学生、研究生和成人。两次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张的研究中没有提到针对泛指的外语学习者的研究。如图 4所示:
图 4 研究对象
7)本科英语教学分类
由于英语教学中建构主义的研究主要针对本科生 (411篇),本次调查对相关样本进行了专门的对比分析。图 5表明,针对本科生的研究由多到少依次为大学英语、其他 (指不明确的高校英语教学)、专业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其中,大学英语的相关研究最多,主要针对听说、阅读、翻译、课件制作、教师角色等内容,研究比较全面和具体。不确定的本科英语教学研究排在第二位,虽然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数量不多,但涵盖了旅游、商务、航海、医学、新闻、计算机、法律等领域。
图 5 本科英语教学分类
8)专业英语分类
调查显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外语教学研究表现在大部分专业技能课 (听、说、读、写、译),一小部分专业知识课,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研究上。具体来看,本领域研究最多的是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 (包括精读、高级英语),最少的是关于本专业教师素质培育和多媒体教学 (各 1篇)。专业知识课的研究主要针对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和语法,论文数量较少,其他知识课的研究有待于加强。
图 6 专业英语分类
与黄的调查一致,本次研究中实证类文章共 8篇,仅占样本总数的 1.3%,非实证类研究高达 598篇,差异显著。实证类研究包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的研究综述(张祝祥,2007),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国内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黄慧王海,2007),以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某门课程的研究,其中 2篇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高级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赵娟,2009;陶丹丹,2009),而陈倩(2009)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及建构主义在目前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了实证研究,旨在分析综合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篇是对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姚纯贞,2009;毛丽珍,2009);1篇是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支架式教学实证研究 (张霞,2009)。
从发展的趋势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内外语教学研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一些领域的研究急需加强,如研究生、专科生、成人和中小学生。以研究生为例,本次调查中相关的研究仅有 5篇,约占样本总数的 0.8%。检索到的文章仅针对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领域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研究仍为空白。中小学的相关研究数量同样极其有限,其中小学研究 4篇,中学研究 11篇。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各领域的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建构主义与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结合涉及到了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讨,又有微观的教材、教法等的研究,包括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教学模式、课程研究、备课、课堂活动、教师教育培训、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教材的分析与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等,但分布极其不均匀。与黄的调查相比,本次调查中研究数量最多的是教学法,其中绝大多数是关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或模式的应用,而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排在第二位,除了二语习得(仅 3篇),其他方面的研究均有所增加。其中涉及第二课堂活动的研究 2篇,探讨教师角色的文章 17篇,师生关系的 2篇,教学评价方面的论文 5篇,与黄的调查相比均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今后的研究应该注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各环节的全方位的联系,保证各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法与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已表明传统的外语教学观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二者并非截然对立,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通过定性或定量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二者在不同类型的外语课堂上如何有机融合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张祝祥董秀丽,2007)
3.3重复性研究较多,批判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较少。
建构主义教学对传统教学而言,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积极的设想,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建构主义理论在理论基础与教育实践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提出的一些观点诸如知识的不确定性、不可传授性等对语言学习不合适,不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同时该理论标榜以学生为中心,但完全让学生自由地、盲目地极端建构也不足取,建构主义的教育实践其实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目前本领域的研究中有重复现象,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正面肯定建构主义的先进性,宣扬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成果极少,盲目的不加选择的“拿来”不利于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外语教学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应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发展现有的成果,既不能激进,也不能保守,而是要敢于扬弃、善于学习、勇于超越。
自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学者们将该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与思考,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为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在大量文献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研究的契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由于研究样本收集量较大,中国期刊网更新较快,因此难免挂一漏万,同时部分样本的分类有交叉,期待用更微观的研究来弥补其中的不足。
[1]陈倩.基于建构主义的专业综合英语教学调查报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2]黄慧,王海.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3]毛丽珍.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
[4]陶丹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级英语课程 ES IA教学模式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姚纯贞.网络环境下学习行为优化与学习效率:一项基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6]张祝祥,董秀丽.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研究综述[J].理论界,2007(10).
[7]赵娟.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6).
[8]张霞.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支架式教学实证研究 [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