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 笳 魏 莱
路透社援引美国经常报道政治内幕的刊物《尼尔森报告》的消息称,美国19个企业团体26日致信美国政府高层官员,表示对“中国排挤外国高科技公司的做法感到忧虑”,并敦促美国政府作出强硬回应。中国有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实际上,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在国际框架允许范围内尽量采取政策保护本国经济。
据报道,19个企业团体在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财长盖特纳、司法部长霍尔德、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贸易代表柯克的信中称,“中国大举推行本土创新,旨在提升国内高科技巨头地位,阻挠美国企业在中国开拓市场”。信中还写道,“我们对中国政府为实施这些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感到忧虑”。信件还呼吁奥巴马政府对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与美国商界和其他国家政府联手,“对中国政府作出强硬回应”。据报道,这些美国企业团体最担心的,是中国去年11月发布的有关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规则。这些团体认为,根据规定,纳入目录的产品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除非美国企业准备在中国创立品牌,将新产品研发转移到中国,否则产品几乎无法进入该目录。
对于美国企业的指责,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2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各个国家都有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世界上只有索马里、海地这样的国家没有市场保护政策,而它们的国内经济一片凋零。他说,“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是合理的贸易保护政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由美国一些企业或者美国政府说了算,而应该在WTO等国际框架内裁决。何茂春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应该把合理的保护政策用足、用充分,同时也必须尊重公平贸易的原则,捍卫国际规则。
27日,负责奥美全球公关事务的董事总经理杰米·默勒在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2010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势在不断增强,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与中国发展良好的关系,但中期选举的不利局面给他很大压力,美国国会今年针对中国提出新的贸易保护法案的可能很大。不过,默勒强调说,他们对全球强大的跨国公司很了解,这些跨国公司不会与中国发生经济战,换句话说,美国民间不想与中国发生贸易战。部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美国国会议员更多地理解中国,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当借鉴日本当年的经验,在美国一些州设立工厂,通过使用美国的设施、技术、物流、工厂给美国的一些州增加就业,疏导美国国内的一些不良情绪。
对于“如果美国今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英国政府的立场是否与美国一致”的问题,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思田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经济危机下,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间,贸易摩擦问题是一个常态,就现在的情况看,“这的确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政治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表示,希望他在任期间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中英关系与中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