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P萃取α能谱法测定大量钚中微量镅

2010-01-26 01:37:32黄小红陈永清刘协春李瑞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二甲苯水相能谱

黄小红,陈永清,刘协春,李瑞雪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化学研究所,北京 102413

在从辐照靶中提取超钚元素的工艺流程中,常常需要测定钚中的镅。镅、钚都是强α放射体,238Pu和241Am的α能谱峰又十分相近,所以在用一般的α计数或α能谱方法测定微量镅之前,必须把镅和钚进行预分离[1-2]。据报道镅、钚分离的方法很多,如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其中溶剂萃取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方法[1-4],尤其以TTA溶剂萃取法最为常见,相对于TTA,PMBP离解常数(pK(PMBP)=4.0,pK(TTA)=6.2)大,在萃取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PMBP可以在较高的酸度下萃取,在同一酸度下,萃取剂的浓度可以大大减少。一般情况下,使用0.01 mol/L PMBP可以得到近似于0.2 mol/L TTA的萃取效果。另外PMBP平衡速度快[5-6]。因此将PMBP萃取剂用于将大量钚从微量镅中去除,从而进行微量镅的分析。本工作通过优化萃取条件来建立大量钚中微量镅的分析程序,并依据模拟样品和工艺实验样品对程序进行检验,拟得出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设备

二甲苯、亚硝酸钠、HNO3,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PMBP,分析纯,百灵威试剂公司提供;Am(Ⅲ)、Pu(Ⅳ)(经NaNO2调价)水溶液HNO3酸度调至2 mol/L,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256×4聚苯乙烯吡啶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粒度为0.18~0.25 mm,自制;α能谱仪,探测效率为(4.3±0.1)%,能量分辨率为(4±2) keV,仪器本底小于0.4 min-1,美国Canberra公司;有机炉,自制;800型离心沉淀机,上海手术器械厂;IR600型红外灯,500 W,北京汉邦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L-88B型漩涡混合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238Pu/239+240Pu的测定 取钚质量浓度约12 g/L的样品溶液20 μL,用8 mol/L HNO3溶液稀释到1 mL,在柱体积为1 mL的256×4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8 mol/L HNO3吸附钚并洗脱镅,直到洗脱液计数接近本底计数,然后用浓度小于0.5 mol/L的HNO3解析钚,取样制源,每个样品制3个平行样,α能谱测定求取平均值,得出238Pu和239+240Pu的放射性计数比值C(238Pu)/C(239+240Pu),然后利用此值对实验值进行计算。

1.2.2Am(Ⅲ)、Pu(Ⅳ)分配比、萃取率的测定 准确移取适量的镅(Am(Ⅲ))、钚(Pu(Ⅳ))溶液于10 mL萃取管中,调节酸度为2 mol/L,用等体积PMBP-二甲苯溶液在漩涡混合器上萃取,3 min后离心分相,分别对有机相和水相取样制源(每个样品制3个平行样)并在红外灯下烘干,然后在α能谱仪上测量求取平均值,并计算分配比和萃取率,所有实验都在室温(20~30 ℃)进行。

1.2.3α源的制备 首先对不锈钢α小盘在热水中进行微波振荡清洗,对振荡后的小盘先后用去离子水和丙酮或者乙醇清洗,将清洗干净的小盘放在石棉网上用电炉烤至微黄,冷却后对用于制水相样品的不锈钢α小盘的内部周边涂上有机涂料(0.8 g石蜡、3.2 g聚苯乙烯共同溶于50 mL苯中)自然晾干,其次将制水相源(即涂有涂料)的不锈钢α小盘放在红外灯下加样,经红外灯烤干,然后放在石棉网上经电炉再次烘烤,冷却后即可进行α能谱测量;将制有机相源(即未涂涂料)的不锈钢α小盘放在自制的有机炉(自制的不锈钢空心圆柱体放置在石棉网上经电炉加热)上,待温度适中时慢慢加样(使其有机相扩散均匀后挥发),烤干冷却后进行α能谱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238Pu与239+240Pu活度比值的测定

241Am的α能谱峰与238Pu的α能谱峰区域叠加,对于大量钚中微量镅的分析238Pu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实验必须测得238Pu在钚样品中的含量,在7~8 mol/L HNO3中,Pu(Ⅳ)能与HNO3形成络阴离子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而Am(Ⅲ))则不被吸附而直接进入吸附流出液,为了准确求得238Pu与239+240Pu的计数比值,必须对树脂上吸附的微量镅进行洗脱,在HNO3浓度低于0.5 mol/L时,HNO3和钚的络合阴离子解离成阳离子或者络合阳离子,而不被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因此采用低酸(低于0.5 mol/L)可将钚从树脂上解吸。本工作利用256×4阴离子交换树脂在8 mol/L HNO3介质中吸附Pu(Ⅳ)洗脱Am(Ⅲ),然后用0.474 mol/L稀HNO3解吸钚产品,对钚产品取样制源,通过α能谱测得238Pu和239+240Pu计数比值,然后利用此值对PMBP萃取的各个样品值进行计算。实验在柱体积为1 mL的256×4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纯化,纯化过程中选取了4个不同的钚样品,对每个样品的流出曲线选取了3个不同的测量点进行测量,结果示于表1。由表1可得,238Pu与239+240Pu计数率比值为0.014,以下实验数据均以此值为标准进行换算。

2.2 PMBP-二甲苯溶液萃取示踪量Pu(Ⅳ)、Am(Ⅲ)

2.2.1HNO3初始浓度的影响 在HNO3初始浓度分别为0.5、1.0、2.0、3.0、4.0、5.0 mol/L时,0.1 mol/L PMBP-二甲苯溶液萃取Pu(Ⅳ)、Am(Ⅲ)的实验结果示于图1、图2。从图1、2可看出,PMBP萃取Pu(Ⅳ)的选择性很高,在等体积的1.0~5.0 mol/L HNO3溶液中,0.1 mol/L PMBP-二甲苯溶液对示踪量Pu(Ⅳ)的萃取率均在98%以上,且随着HNO3初始浓度的增加,Pu(Ⅳ)的分配比减小。而在相同条件下,Am(Ⅲ)的萃取率和分配比均很低,此时Pu与Am的分离系数SF(Pu/Am)达到107以上。本实验结果跟文献[1-2,5]报道基本一致,考虑PMBP在强酸中稳定性稍差,从图1看出,在c0(HNO3)=1~4 mol/L时,Pu(Ⅳ)、Am(Ⅲ)的分离系数最大,此时Pu(Ⅳ)足以被定量萃取,而Am(Ⅲ)在c0(HNO3)=2~3 mol/L时分配比变化很小,因此本实验选定c0(HNO3)=2 mol/L作为萃取初始酸度。

表1 238Pu与239+240Pu的计数率Table 1 Counting rate of 238Pu and 239+240Pu

注(Note):括号内数值为平均值(The data in parentheses is the average)

图1 水相HNO3初始浓度对Pu、Am萃取分配比D(a)和萃取率Pex(b)的影响Fig.1 Effect of initial HNO3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ratios D (a) andthe extraction percentage Pex (b) of Pu and Am◆——Pu;■——Am(a)——D(Am)×106,(b)——Pex(Am)×103

2.2.2相比的影响 PMBP浓度升高萃取率一般上升,但PMBP浓度超过0.2 mol/L时则溶解较难,因此选定PMBP-二甲苯中c(PMBP)=0.02~0.2 mol/L。表2为PMBP浓度变化对Pu(Ⅳ)、Am(Ⅲ)萃取的影响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相比增大,萃取率略有增加,在PMBP浓度为0.2 mol/L时,萃取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三相。另外相比增加相应的废液量增大。0.1 mol/L PMBP-二甲苯在相比为R(o/a)=2∶1和1∶1时,对示踪量Pu(Ⅳ)萃取率(Pex(Pu))均在99%以上,而对示踪量Am(Ⅲ)的萃取率和分配比均很低,分离镅、钚效果较好,故选定实验条件为:0.1 mol/L PMBP-二甲苯,在相比R(o/a)=1∶1情况下进行萃取。另外由公式SF(Pu/Am)=D(Pu)/D(Am)可得出,镅中去钚的分离系数SF(Pu/Am)最高可达2.7×106。

2.2.3萃取次数的影响 分析大量钚中微量镅,首先必须分离大量的钚才能较准确测定镅的含量,钚萃取次数越多将更有利于镅、钚的α能谱测量,因此需考察萃取次数是否影响镅、钚的分离。实验选定0.1 mol/L PMBP-二甲苯,在相比不同的情况下萃取3 min,离心分相,用等体积2 mol/L HNO3洗涤有机相1次,洗涤时间3 min,再离心分相(对于多次萃取的样品,离心分相后需合并有机相;对于多次洗涤的样品,离心分相后需合并水相),取样制源,进行α能谱测量。钚、镅在不同相比和不同萃取次数下的萃取结果列于表3。由表3看出,钚的萃取率均在99.6%以上,而镅的萃取率仍然在0.12%以下,与相比1∶1、萃取1次情况下钚的萃取率没有明显差别,因为在有机相中的Pu(Ⅳ)经过洗涤总有部分被洗涤入水相,所以经过多次萃取后1次洗涤其萃取率必然降低,而镅的萃取率波动幅度很小,因此分析选定1次萃取即可。

表2 PMBP浓度变化对Pu(Ⅳ)、Am(Ⅲ)萃取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 of PMBP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of Pu(Ⅳ) and Am(Ⅲ)

表3 萃取次数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 of the extraction times

2.2.4水相中钚浓度的影响 对于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有机相,其萃取容量将影响待分离样品的分离系数。表4为水相钚浓度对Pu(Ⅳ)萃取率的影响。由表4可看出,对于示踪量的Pu(Ⅳ),在酸度为2 mol/L、相比为1∶1时,萃取1次其萃取率可达到99%以上;而对于大量钚中微量镅的分析样品,其钚的浓度很高,在钚质量浓度为3~4 g/L时,其萃取率最高为99%。这是因为一定量的萃取剂对特定的金属离子其萃取容量是固定的,对于含钚4.0 g/L的待分析样品,99%的萃取率完全满足精确分析的需要。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初步确定PMBP萃取α能谱测量镅、钚的最佳条件为:室温、c(HNO3)≈2 mol/L、相比1∶1时用0.1 mol/L PMBP-二甲苯萃取3 min,离心分相,用等体积2 mol/L HNO3洗涤有机相1次,洗涤时间3 min,再离心分相并合并水相,取样制源,用α能谱测量。

表4 水相钚浓度对Pu(Ⅳ)萃取率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Pu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on the extraction percentage of Pu(Ⅳ)

2.3 PMBP-二甲苯溶液萃取分离大量钚中微量镅的样品

2.3.1模拟样品的分析 每个样品中均加入钚1 330 μg;分别加入镅0.002 1、0.002 7、0.006 4、0.013 0、0 μg,然后调至c(HNO3)=2 mol/L,体积为1 mL,再按推荐程序加入1 mL 0.1 mol/L PMBP萃取3 min,离心分相,用1 mL 2 mol/L HNO3洗涤有机相3 min,再离心分相,合并水相,分别对有机相和水相取样制源测α能谱,测得结果列于表5。从表5结果可以得出,在镅/钚浓度比为1.6×10-6~9.8×10-6范围内,其相对偏差在8%以内。检出的镅浓度在10-3mg/L数量级,其结果均满足实验要求。

表5 模拟样品按程序分析的实验结果Table 5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imulated samples by the analysis procedure

2.3.2工艺流程实验样品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推荐的分析方法,实验选取了4个工艺流程中的样品(钚、镅浓度比约105)进行研究,对每个样品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或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列于表6。其中γ能谱测量方法如下:配置一系列接近待测样品浓度的已知浓度的Am和Pu,在γ能谱仪上进行刻度,得到一条直线ρ(Am)(mg/L)=1.763 7×10-3×A(其中A为γ测量活度值,kBq),然后通过γ能谱仪对工艺流程实验中的样品进行测量,求得样品值。从表6可以看出,钚、镅浓度比为105的样品直接测量是不准确的;萃取后不洗涤得到的水相镅含量基本满足要求;经过1次洗涤,有机相几乎不含镅;而2次洗涤和1次洗涤(其相比为2∶1)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以上样品中钚的分析结果误差在±5%范围内,钚的分析结果不影响实验目的故数据未列出,对镅的分析能准确到0.1 mg/L,能满足工艺要求。从表6可以看出,此分析方法可用于分离测定超钚元素提取过程中的镅钚混合样品,在镅/钚α能谱计数比在0.004以上时,推荐的分析程序可以满足需要。

表6 不同实验条件下4个样品中镅的测量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americium measurement for 4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3 结 论

(1) 通过PMBP对镅和钚的萃取实验得出分离镅、钚的最佳条件为:初始HNO3浓度为2 mol/L,相比为1∶1,用0.1 mol/L PMBP-二甲苯溶液萃取3 min,离心分相,再对有机相用等体积的2 mol/L HNO3洗涤1次,洗涤时间为3 min,离心分相并合并水相,取样制源,用α能谱测量。

(2) 镅与钚的分离系数SF(Pu/Am)最高可达2.7×106,在C(Pu)/C(Am)≥106时对Am测定的相对偏差不大于8%。

(3) 此方法可以用于工艺中实际样品的分析。

[1] 张祖逸,钟家华.大量镅中小量钚的测定[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81,8(3):180-186.

[2] 隗秀芳,张清轩.PMBP萃取法分析HNO3介质中钚的价态[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25(3):62-66.

[3] 姜圣阶,任凤仪,马瑞华,等.核燃料后处理工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435-441.

[4] 张祖逸,钟家华.混合介质中HDEHP溶剂萃取法测定钚中镅[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3,17(5):605-612.

[5] 施 鼐,王文清,徐光宪.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萃取钚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0,14(4):376-379.

[6] 彭春霖.PMBP萃取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1975,(3):240-245.

猜你喜欢
二甲苯水相能谱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芳烃抽提二甲苯白土塔活化流程改进技术分析
化工管理(2020年11期)2020-04-23 20:23:50
海上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油水相渗曲线合理性综合分析技术
更 正
中国钼业(2019年2期)2019-01-19 15:54:06
地下水流速与介质非均质性对于重非水相流体运移的影响
经溶剂回收仪再生的二甲苯在快速冷冻病理中的染色效果研究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分析
M87的多波段辐射过程及其能谱拟合
电子材料分析中的能谱干扰峰
芳烃二甲苯异构化反应过程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