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森权
(上虞市城南中学 浙江 上虞 312300)
有关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题目,学生总是感到有些害怕,即使做完了,是对是错,心里也没底.以下是部分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笔者在讲有关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内容时,曾让学生做过这么一道题.
【例1】无风的雨天,站在屋檐下,看到雨滴轨迹是竖直的;当你以4 m/s的速度跑动时,发现雨滴是迎面倾斜的.若在跑动中测得雨滴轨迹与竖直方向成37°角,求雨滴竖直下落的速度.设雨滴是匀速下落的.
分析:这一题,好多同学无从下手.已经做完的同学,做法也不一样.一些人把跑动时看到的雨滴速度作为合速度,如图1;另一些把站立时看到的雨滴速度作为合速度,如图2.合速度不一样,矢量图不一样,但结果却一样.
图1 图2
我把这两种解法用投影仪作了展示.对这个结果,不少学生有疑问: 教材上虽没有合运动的明确定义,但通过某些实例,体会到合运动是指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即应当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对地运动;而现在的“实际”似乎成了“眼见为实”的实际.到底何为实际?如何理解合运动?
笔者的解释是:这个实际就是“眼见为实”的实际,而且也最好把人站在地面上看到的运动当作合运动.为此,笔者又出示一题,并用两种方法作了讲解.
【例2】一个人骑自行车向东行驶,当车的速度是4 m/s,他感觉到风是从正南方向吹来的;当车速增加到7 m/s时,他感觉到风从东南(东偏南45°)方向吹来,则风对地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法一:把风对地的速度,即人站在地面上时观察到的风速为合速度,做出速度矢量图,如图3、图4.v11、v21为两次运动中人感觉到的风速;v12、v22为两次的车速;v为风对地速度.把两图合并,可成为图5.根据这三图,由几何关系可知,风对地的速度v为5 m/s,方向为东偏北37°.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解法二:以人在骑车时看到的风速为合速度,作出速度矢量图如图6、图7.v合1、v合2为两次运动中人感觉到的风速;v1、v2为人对地运动引起的风速;v为风对地速度.把两图合并即为图8.由这三图可知,风对地的速度v为5 m/s,方向为东偏北37°.
从例3可知,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样.还有其他许多题,都可证明这个“实际”就是“眼见为实”的实际.
图8
在讲渡河问题时,有学生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设两河岸是平行的,河水流速处处相同.有两船船头朝不同的方向渡河,一条船头是垂直河岸的,另一条船头是指向上游的,发现它们合运动的方向相同.
运动是根据效果来分解的,两种情况下的v合都有使船顺水而下与垂直过河的效果,效果一样为什么分解的矢量图不一样呢?虽说船头的方向是已知的,难道它就一定代表分运动的方向?学生感觉实在难以理解第二种情况有斜向上游运动的效果.
对于这个疑问,首先应肯定,第二种情况中的v合的确有第一种情况中v合的效果,但也有第二种情况的效果,还可有其他的效果.只要合运动和分运动符合平行四边形规则,这样的效果都是可以的.但第二种情况中选择斜向上游运动的效果,是因为船头的方向是已知的,而且会一并告诉我们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分运动.如果把第二种情况的v合选成第一种情况的效果,则这个分运动的条件没法直接用,反而使解题过程变得复杂.
至于能否看到分运动的效果,可以告诉学生这么一种规律:把研究对象对地的运动作为合运动,当观察者参与一种运动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即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分运动,他自己参与的运动为研究对象的另一个分运动.也就是说,如果研究对象有一个分运动能确定的话,则让观察者做这个运动,那么,他看到的研究对象的运动,即为研究对象另一个分运动.
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船有一个与水速相同的分运动.为了看到船的垂直河岸方向的分运动,可设法让观察者具有和水流一样的速度:若有一木筏,观察者站在木筏上,人的正面和船的方向一致.让木筏从船尾和船从同一地点出发,木筏顺水而下.因水流平稳,木筏不打转,则观察者会发现船始终在他正前方离自己远去,他自己和船的连线始终与河岸垂直.若船尾有人不断地把泡沫向后抛入水中,则木筏、所有的泡沫和船,都在同一直线上.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船的一个分运动:方向与河岸垂直;速度的大小可通过测量求得,它与船在静水中速度相等.为了看到另一个分运动,假设河上有座桥,桥与河岸垂直.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观察者以v船的速度和船从桥的一端同时开始运动,这时,人看到船始终在自己的右方,既不靠前也不拉后,似乎只是被水冲着漂向下游,人与船的连线始终与河岸平行.人此时看到的船的运动,即为船另一个分运动,其方向与河岸平行,速度大小与水速相同.同理,第二种情况中的两个分运动,也可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观察到,只是这桥要沿船头方向架设.
在第一个问题中曾说到“最好把人站在地面上看到的运动当作合运动”,它的理由就是用上述方法可以判定分运动,无须把观察者的运动方向去“反一下再当作分运动”.而且“反一下再当作分运动”,这种用牵连速度的说法解释起来比较费劲,不如上述方法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果上述方法能够理解,那么常见的岸上拉船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例3】在岸上拉小船(图9)时,通常在河岸上通过滑轮用钢绳拴船,若拉绳的速度为4 m/s,当拴船的绳与水平方向成60°时,船的速度是多少?
图9 图10
图11
分析:我们把矢量图画成图10,而且v绳和v转互相垂直.很多学生认为两分运动垂直是正交分解的结果,其实这是错误的.把船的运动看成沿绳子上升和随绳子转动.如图11,用前面讲的观察分运动的方法,学生能理解这两种效果.由于船沿着ADE运动,设观察者以OA为半径,沿弧线ABC运动,且观察者始终在绳的延长线上.对观察者来说,船只是沿着绳上升.若观察者沿AFGO运动,则观察者发现船始终和自己在同一圆周上,以O为圆心向下做圆周运动.也就是说,两个分运动,一个沿半径方向,另一个沿切线方向,两者自然互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