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董 颜 本报特约记者 刘雅芳 本报记者 胡 笳
中国国家外管局周二表示,目前流传的“千亿热钱流入中国”的说法“不科学”,去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专家表示,热钱不是一个统计概念,很难估算。
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新增外汇储备4531亿美元,有分析认为,扣除同期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和实际利用外资900.3亿美元,有1670亿美元的差额无法解释,这部分很可能是流入中国的热钱。对此,外管局19日表示,这种估算方法“不够科学”,“在分析外汇储备余额增加时,除考虑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服务贸易、个人、外债、证券投资项下的资金跨境流动情况,以及外汇储备本身的投资收益、货币折算等因素”。
《华尔街日报》20日的分析称,外管局这一罕见表态的目的可能在于打破围绕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一种恶性循环——海外资金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流入中国,从而推高人民币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希望打消外界对投机性资金流入中国的担忧,投机性资金流入将催生资产泡沫,加剧中国金融领域的风险,增加政府管理货币政策的难度。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热钱本身就是个“不科学”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统计概念,我们无法对热钱的数量做一个估算。现在外管局是根据国际收支的统计口径,把影响国际收支的资金流动情况做了一些解释。除了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外,外管局所说的服务贸易指我们向海外进出口的一些服务,比如通信、保险、金融等;个人资金流动则是指人们从国外带回来的外汇;外债是指在中国居住超过180天、向中国合法交税的机构主体向海外借贷的债务。外汇储备本身的投资收益就更好理解了。目前中国有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这些外汇储备进行的投资必然会得到一些利息回报。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包括英镑、日元等,这些钱最终都要折算成一种货币进行统计,一般我们将其折算成美元。当美元贬值时,外汇储备表面上的价值就会增加。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跟踪研究热钱多年,他告诉记者,热钱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释。一般来说,从境外进来的高速流动、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资金都被理解为热钱。外管局表示去年外汇储备的增长不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应该列出具体的外汇增长明细。黎友焕说,实际上肯定有一部分外汇储备是无法解释渠道的,但这部分资金数量很少,即便在热钱里也不占主要部分。黎友焕同时对“能统计的钱就不是热钱”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表示,很多可以解释渠道的资金,比如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的资金中,也有一部分钱是热钱。要分辨哪些资金是热钱,不能只看它是如何进出中国的,而应看它是不是以快进快出、短期投机为目的。
金融专家谭雅玲告诉记者,现在国际市场有1.9万亿美元的热钱规模。热钱的特性就是快进快出,在它们没有撤离之前,很难说哪部分资金是热钱。对于这样的资金,外管局的界定是异常资金,这也是比较准确的。这些异常资金的进出渠道是可以通过统计来解释的,但我们很难说它们的目的是不是快进快出、投机炒作,因此我们并不能说这些异常资金就是热钱。
路透社援引渣打银行的分析称,比起海外流入,所谓的热钱问题更是因为国内活动。据渣打银行的数据,去年下半年流入中国的热钱比2008年要少得多。除了投机性资金,公司及在海外工作的人员汇入国内的外汇、外汇贷款等,由于这类资金无法界定,所以也归入“热钱”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