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栽稻区稻飞虱的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2010-01-19 03:28董礼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1期
关键词:白背飞虱吡虫啉飞虱

董礼成

(浙江省嵊州市植物检疫站,浙江 嵊州 321400)

嵊州市是水稻单、双季混栽与籼、粳稻混栽的典型地区,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明显、防治质量差异较大等原因,历史上多次造成水稻产量的较大损失,是水稻病虫害中的重点防治对象。

1 混栽稻区稻飞虱的发生特点

1.1 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明显

稻飞虱在嵊州市一般发生 5~6代,其中第 1代以越冬灰飞虱为主;第 2代以白背飞虱为主,在5月下旬开始迁入,早的年份初见在 4月 20日左右。褐飞虱在 6月初开始迁入,成虫高峰有 2个,分别出现在 6月 20日左右与 7月初,主要危害早稻及山区单季稻;第 3代开始,成虫峰次增多,在双季稻地区,成虫高峰一般在 7月 20日左右,虫态发育整齐。但在单双季混栽及单季稻地区,灯下虫高峰较多,一般年份在 7月 15日至 8月 10日期间出现 4~5个高峰;第 4代是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发时期,其中山区单季稻与平原粳糯稻及粳型杂交稻中,褐飞虱比例较高。籼型杂交稻中以白背飞虱为主,该期间成虫高峰不断,第 3代后成虫峰与第 4代若虫峰明显重叠,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第 5~6代以褐飞虱为主,该期间由于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成虫高峰更多,重叠现象更为明显,代别已不甚清楚。

1.2 发生量差异较大

一是年度间差异大,1980年以来,大发生的年份占 20%左右,中等发生年份占 75%左右,轻发生占 5%左右。大发生的代次也不同,2~3代大发生 (白背飞虱)占 20%,4代大发生 (白背飞虱)占 20%,5代大发生 (褐飞虱)占 60%。二是地区间差异大,由于山区单季稻播种早,3代以前的虫量一般高于平原稻区,5代以后由于山区单季稻进入成熟收割期,稻飞虱的危害又明显低于平原稻区。三是田块间差异大,大部分田块 5代治后百丛残留量基本上可控制在 500只 (常年 200只)以下,但每年都有虫量在50 000只以上的田块,造成植株倒伏。

1.3 大发生历史

嵊州市 1980年以来有大发生 5年,分别是 1985年第 5代褐飞虱、1988年第 4代白背飞虱 (发生面积 2.52万 hm2,损失粮食1 000 t)、1995年第 2代白背飞虱 (发生面积 0.67万hm2,损失粮食 600 t)、2005年第 4~6代褐飞虱 (发生面积 3.72万 hm2,损失粮食1 972 t),2006年第 4~5代褐飞虱 (发生面积 3.33万 hm2,损失粮食 670 t)。

2 稻飞虱连续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化学防治效果下降

主要是当家农药品种的效果降低,这是目前农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吡虫啉和噻嗪酮与初推广时比较,同等剂量条件下防治效果确实较差,尤其是吡虫啉防治褐飞虱。

2.2 自然控制能力下降

一是部分水稻品种的抗虫性不理想。从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来看,甬优 4号普遍反映抗虫性较好,而中浙优 1号普遍反映褐稻虱为害严重。二是自然天敌的减少。稻飞虱的天敌与农田整个生态系统有关,根据试验,蜘蛛等稻飞虱天敌的减少主要与农药使用有关,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高氮肥与低氮肥田块,采用不施农药与施农药治虫,在水稻各生育期,蜘蛛变化见表 1。

表1 使用杀虫剂后每 4丛稻蜘蛛数量的变化

3 防治技术的变化

3.1 农药品种的变化

稻飞虱防治技术最大的变化是农药品种的变化,甲胺磷替代有机氯用于防治稻飞虱后,作为防治稻虱的当家品种一直用到 90年代初期,前后约10年,期间氟虫腈、速灭威有一定的应用面积。1992年后噻嗪酮的应用面积超过甲胺磷作为防治稻飞虱的当家品种。吡虫啉从 1996年示范到 2001年超过了噻嗪酮的使用量。除噻嗪酮与吡虫啉外,氟虫腈、毒死蜱也已经应用于稻飞虱的防治。目前吡蚜酮、啶虫脒等正在推广使用。

3.2 农药当家品种用量的变化

从农药的用量来看,变化最大的是吡虫啉,2005年单位面积的用量是 1999年的 3倍多,2002年突增,2003-2005年相对处于稳定阶段。噻嗪酮的用量受吡虫啉推广和稻飞虱发生轻重的影响,2000年之前处于增长阶段,2001年用量大幅度下降,直至 2004年,单位面积用量才超过 2000年,2005-2007年由于 2005年、2006年受褐飞虱大发生的影响以及吡虫啉药效下降,用量继续大幅度增加 (表 2)。

表2 1999-2007年防治稻飞虱当家农药品种用量的变化

3.3 防治策略的变化

由于耕作制度比较复杂,80年代到 90年代初期基本上为连作稻区,籼粳混栽,防治药剂以甲胺磷、氟虫腈为主,根据作物类型和稻飞虱的发生情况采取了相对灵活的防治策略,在连作晚稻中采取“治四压五”的防治策略,在早插杂交稻中采取“治三压四”的防治策略,在单季稻上采取 “治二压三”的防治策略。90年代中期至 2004年,随着噻嗪酮、吡虫啉等高效药剂的推广和价格的下降,使用次数和用量不断提高,策略性防治的概念逐渐淡化。2005年,由于第 3代稻飞虱种群结构突然发生变化,农药防治效果不甚理想, “治四压五”的防治策略又得到了重视。

4 目前稻飞虱防治存在的问题

4.1 农药使用较盲目

少数农民有定期施药的行为,有的是 10 d 1次,使用次数最多的达到 1周 1次。后期稻飞虱危害重的田块往往是前期农药使用次数较多的田块,而能适时用药全季仅施用 3~4次农药的田块往往稻飞虱虫口密度较低。

4.2 施药质量有待提高

防治效果差除少数是因为农药有效成份含量不足引起外,主要是药剂对水量不足与燥田用药的问题,施药时要用足够的药液均匀喷雾,稻田应保持一定的水层。

4.3 虫害与药害综合症

一些农户想提高防治效果,在农药的混用上、用量上存在着较大问题,以至由于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造成了对作物不同程度的药害,许多田块由于在作物敏感时期施药或施用一些敏感农药,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了稻飞虱的危害。

5 防控对策和建议

5.1 推广抗虫水稻品种

种植抗虫水稻品种是水稻综合防治的基础。对稻飞虱来说,水稻品种之间的抗虫性有较大的差异,如在近几年褐飞虱大发生的情况下,甬优 4号的虫口密度较低,因此要推广相对抗虫的水稻品种。另外要适应褐飞虱生理小种的变化,选育抗虫水稻新品种。

5.2 采取相对灵活的防治策略

按照 “治上压下”的要求,防治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稻飞虱的种类及发生程度、作物类型、农药品种的性能和其它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合理制定。

5.3 推广高效对口药剂

高效对口药剂的应用是短期内控制害虫数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吡虫啉、噻嗪酮等药剂防治褐稻虱药效的下降,必须推广高效对口的农药新品种,如吡蚜酮、啶虫脒等。

5.4 科学用药,综合防治

科学用药,不能只是针对某虫某病而言,要从各种病虫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出发,选择对整季作物或整个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品种,合理混用农药,适时、安全、生态用药。

猜你喜欢
白背飞虱吡虫啉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