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花 罗立军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理论部,广东 广州 510520)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现理论课教学目标,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意义重大。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因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一种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素分析和特色评述。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仅仅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上,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除了评教师外,更重要的是评学生。“杜威强调,教育评价不能仅考虑应该教什么,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忽略这个方面,教育便成为外来的压力,即使产生一些表面效果,也不能称为教育”[1]。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客体不仅应包括教师的“教”,而且应包括学生的“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构建对师“教”的评价和对生“学”的评价两套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指标体系,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因为它把评价等级分为O(outstanding:杰出)、V(very good:很好)、G(good:好)、I(improvement needed:需改进)、U(unsatisfactory:不令人满意)五等,所以这个指标体系简称OVGIU体系。如下图:
以此给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如下表)
评价等级说明:O:杰出(outstanding),V:很好(very good),G:好(good),I:需要改进(improvement needed),U:不令人满意(unsatisfactory)。
师“教”的效果直接影响生“学”的效果,生“学”的效果反过来又影响师“教”的效果。生“学”的评价结果是师“教”的评价结果重要的晴雨表和助推器之一,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为人师表,根据教师教的效果作出评价和反馈,给出建议。师“教”评价包括以下6个单项指标,25个分项指标。
1.教学态度
(1)教书育人态度:忠于党,信仰马列主义,热爱教师岗位,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教学责任心强。
(2)为人师表态度:以身作则,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接听电话;仪表得体,言行统一;善于与他人合作,做师德楷模。
(3)治学态度:勤于钻研,治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2.教学基本功
(1)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生动;语速、语调、节奏、音量适中,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2)教态表现:教态自然亲切,得体大方,有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板书情况:板书工整、清晰,字迹漂亮,布局合理,有美感。
(4)课件制作:课件简洁、美观、大方,操作熟练。
3.教学内容
(1)教材把握: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对教材钻研透彻,讲课熟练。
(2)重、难点处理: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说理充分,善于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
(3)知识深广度:内容充实、信息量大;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水平。
4.教学方法
(1)教法灵活度:课堂设计合理,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2)师生互动:师生互动良好,氛围民主和谐。
(3)因材施教:能结合学生、社会需求的实际组织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管理
(1)课堂组织:课堂教学组织严密,时间安排合理,张弛得当。
(2)课堂纪律:善于管理,课堂纪律好、到课人数多。
(3)作业情况:布置、批改作业适当及时,学生能按时上交作业。
6.教学效果
(1)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2)知识掌握:学生听课认真,能较好掌握所授理论知识。理论具有说服力。
(3)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内省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4)大纲执行:按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原定教学目标。
师“教”的评价由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自评等评价主体按照以上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完成评价,然后取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的平均值乘以相应单项的权重,最后把各项乘积相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对教师“教”的评价落脚点是对学生“学”的评价。对教师“教”的评价是手段,对学生“学”的评价才是目的。生“学”评价包括以下2个单项指标,5个分项指标。
1.知识掌握
属于基础得分,由理论课教师考核。
(1)理论考试: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70%,包括闭卷考试60分和开卷考试40分两部分。[2]闭卷由题库抽题,学生直接在机试上完成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判断正误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律、党史、党的理论等最基本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卷题型为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辨能力。
(2)作业考查: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30%,包括做作业态度30分和作业创新70分。
2.行为表现
属于累积分,制定《累积分考核细则》,细则对“课堂表现”、“课外表现”和“实习表现”各分项指标的加减分作出明确规定。累积分由理论部教师、辅导员、班干、带教师傅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后,将其得分记入学生的“德育积分卡”累积。德育积分卡可为负分。
(1)课堂表现:占知识掌握总权重的40%,包括出勤率30分、参与讨论问题次数40分和遵守纪律情况30分。迟到、旷课、违纪一次分别扣5分、10分、5分,无最高限扣分,此项得分可为负分。主动参与讨论问题一次视讨论质量加3-5分,最高限加40分。
(2)课外表现:占行为表现总权重的30%,包括日常行为表现40分、参与校内活动情况30分、社会实践20分和随机访谈10分。前三项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由班干根据《累积分考核细则》检查确定,第四项由辅导员根据《累积分考核细则》评定。
(3)实习表现:占行为表现总权重的30%,包括思想政治20分、环境适应15分、学习创新25分、职业道德25分、人际交往15分。由带教师傅在学生实习结束前评定。
生“学”的评价结果为知识掌握考核的“基础分”乘权重的积与行为表现考核的“累积分”乘权重的积的和。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呈明显的单一性特征。首先,评价客体单一,仅限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其次,指标体系性质单一,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评价主观性大,往往凭借对教师的主观印象作出评价。最后,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单一,只注重鉴定、选拔、终结性的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忽略学生接受信息过程的反馈环节。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了以上单一的局限性,具有综合性特征。其评价客体多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是评价客体,每个客体既是对他人评价的客体,又是对自己评价的客体;其指标体系性质多样,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既有模糊性,又有精确性;其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多重,既注重结终性评价,又注重形成性、诊断性、分析性评价。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而构建,针对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自评、学生评教而构建,使其评价仅局限在课堂或校内,止于课程结束,是一套封闭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则表现出开放性特征。首先,评价主体具有开放性,不仅仅有传统的督导、同行、教师、学生参与评价,更有辅导员、带教师傅和社会人士参与评价。其次,评价时间具有开放性,由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到顶岗实习贯穿大学始终。最后,评价内容具有开放性,由教师“教”的评价到学生“学”的评价,由解决学生人生观念问题的知识性目标到以学生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及内省方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人生实践能力目标及最终人格养成的素养目标。
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清晰,权重分明,对照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公式即可得出教学效果等级,操作比较简易。当然,由于对生“学”评价涉及“课外表现”和“实习表现”评价,大大增加评价的时间跨度和评价的参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评价操作的难度。但这恰是此套指标体系的优势所在。因为内化的思想意识难以捉摸和评价,但外化的行为表现则可以把握和评价。行为表现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最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此外,双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还把评价客体区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原理和反馈效应。其8项单项指标体系的确定,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指标构建理念。
[1]张教宜.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10.
[2]张金芬,叶常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