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商务厅课题组
保 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高起点加快梅山保税港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对于构筑浙江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
一是保税港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渐进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由沿海向内地、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90年代又设立了保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进入本世纪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国家建立了以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为代表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设立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等特殊功能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二是保税港区是保税区发展转型的结果。1990年6月以来,国家批准设立了15个保税区。保税区经济效能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社会贡献度继续增强,拉动了区域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保税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相对弱化;而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兴起,要求保税区实现功能转型。2003年12月,国家批准区港联动试点,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实现保税区与港口一体化运作,为保税港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加快推进国际港口航运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2005年12月10日,国家批准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之后又批准设立了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重庆寸滩、张家港等保税港区。据海关总署对目前已封关运作的上海洋山、大连大窑湾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统计,2008年进出口合计为16.89亿美元,其中出口5.59亿美元、进口11.31亿美元,贸易方式主要是保税港区仓储转口贸易额。
三是保税港区彰显区域开放的重要价值。保税港区实现了“四位一体”的功能。即:作为港口的口岸运输功能;作为保税区的综合贸易保税功能;作为出口加工区的保税加工功能;作为保税物流园区的国际中转、仓储功能。为全面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创造了条件。
保税港区确立了新型的海关监管模式。海关改变传统的以合同为单位的保税备案制度,确立以企业为单位的“以报代备”的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保税核销制度,确立“以查代销”的保税港区新型核查机制;改变了传统保税加工重纸质合同的静态管理模式,确立以企业为对象的“动态管理”新型监管模式。通过信息化平台,提高了监管效能,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保税港区提升了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例,一直来东北亚国际冷藏中转业务都由韩国、日本港口主导,保税港区设立以后,企业看到了大连在冷藏物流业务上的巨大市场潜力,推动大连向国际资源配置型港口转型,向建设国际枢纽港方向迈进。
保税港区实现了保税区与港区一体化运作。带动了区内港航经济和加工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多种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产生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国际化水平。
四是梅山岛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国际航运位置看,梅山岛地处国际锚地,濒临国际主航道。这条主航道包括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西亚—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海—北太平洋—美国西海岸,承担了国际货物贸易量的60%以上,全球60%—70%的集装箱运输,是主要国际中转港的集中地。包括梅山港区在内的整个宁波港经虾峙门航道,与国际航道相距不足50公里,航运区位条件优于上海、天津和大连,符合国际中转大港发展的自然条件。
从腹地航运看,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南北航线、江海联运的“T”字形交汇处。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中轴线,拥有作为国内、国际航运枢纽必须具备的位于扇面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水深条件在国内港口中得天独厚,可满足万吨至数万吨级巨型船舶进港的需要,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具备了建设国际深水枢纽港的基础条件。
从延伸经济分析,包括梅山岛在内的宁波港直接经济腹地主要是长江三角洲,间接腹地则包括长江以南中西部地区。梅山岛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南面中西部地区作为梅山港区的间接腹地,其持续的间接发展能力,将推动整个区域国际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
与其他保税港区相比较,梅山保税港区也有一些劣势:一是基础比较薄弱,不像国内有的保税港区是在原有经济园区的基础上升格而成,完全要从头开始开发建设;二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梅山到距离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太近,是我国目前地理位置间距最近的两个保税港区,虽然可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如果协调不好,容易增加内耗;三是梅山岛处于宁波北仑主港区和舟山港的南侧,地理位置略显偏离,如果交通等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容易形成边缘化的局面;四是面临着如何与主港区分工协作,合理分配经济腹地货源,共同发展的问题。
第一,梅山保税港区的战略定位。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战略目标应是:浙江深化对外开放和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的先行区,区域资源配置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国家建设一流自由港的先行试验区。
努力形成包括基础功能、核心功能和配套功能的功能框架体系。基础功能:包括仓储、运输、装卸、理货、配送、货运代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的物流基本服务,不断强化物流基本服务功能。核心功能:承担起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高科技出口加工等五大核心功能,这是梅山港区发展的主体支撑。配套功能:主要包括金融、专业、商务和管理服务等配套服务,这些配套服务功能将为保税港区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的内涵式支撑。
努力成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把梅山岛建成太平洋西岸国际物流中心有其天然有利条件:其一,梅山岛为一独立岛屿,孤悬海上,不需要与其他地方隔开,便于封闭式管理。梅山岛依靠天然良港,除了发展转口贸易外,还可以提供仓储、分拨和包装等服务。其二,梅山岛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功能雷同形成内耗,应构建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其三,梅山岛面积大,便于全方位的规划和发展。
进一步优化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目前,梅山保税港区的集疏运通道、输电线路建设方案等还是其他交通、电力网络设施的附属工程,建设进度难以控制,今后的服务效果也会受影响,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保税港区周边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并兼顾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
科学定位梅山岛在宁波大港的地位。从宁波—舟山港全局着眼,统筹规划开发建设;在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和产业联动等方面重新进行功能整合;处理好梅山与周边港区的功能分工,合理安排产业、区域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最终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努力建成生态港区,加强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二,梅山保税港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梅山保税港区的建成,将对长江三角洲、浙江省和宁波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提升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梅山保税港区的建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上海亚洲国际枢纽港的加快形成,有助于我国在全球国际枢纽港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开发,将加快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山保税港区的建成,将与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形成较好的互补机制,产生“双轮驱动”效应。这两个保税港区具有不同的辐射和服务区域,其中洋山港是上海和江苏沿江各大城市,并辐射苏北、安徽等省;梅山港的重点服务区域是环杭州湾各市及浙中城市群,并辐射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这将提升整个长三角区域的港口竞争力、开放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提升浙江经济国际化水平。从区位角度看,梅山保税港区位于宁绍台平原的中心线,金丽衢地区的最近出海口,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突出。它的建立将带动浙江省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推动加工贸易和国际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加工基地向服务贸易基地和物流基地转变,提高出口加工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升宁波港区的国际地位。宁波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双中心之一,梅山保税港区建设将大大增强宁波—舟山港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有利于实现宁波港和上海港在功能上、体制政策上协同发展,提升上海和宁波港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梅山保税港区建设,有利于北仑港与梅山岛整体开发,可以实现北仑基础产业和保税港区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宁波国际物流枢纽的建设,带动宁波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集全省之力、全省资源将梅山保税港区建成我国一流的自由港区,突出现代国际物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适度发展一般贸易,优化科技出口加工,打造对台经贸先行区。
——突出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将推动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要重点发展国际物流业,包括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形成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江三角洲、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中心,形成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心。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保税港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是航运服务。大力发展航运代理、航运交易、航运咨询等相关服务,建立港航企业集群、航运市场要素活跃、配套服务完善的航运综合服务区;争取船舶保税注册政策,使之成为我国“第二船籍制度”的船舶登记地。二是金融服务。大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提升国际结算、外汇交易、金融服务功能,争取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三是中介和信息服务。积极开发适合港区发展的技术研发、融资辅助、知识产权代理、检验检测、法律咨询、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中介服务平台。四是生活休闲服务。建立适合港区的主要人群需求的居住、餐饮、旅游、休闲功能区,积极开发国际邮轮基地。五是商贸服务。发展与港区配套的商务会展、商贸流通业。
——适度发展一般贸易。梅山岛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经济腹地,决定了其具有发展一般商品贸易的有利条件。在宁波—舟山港的范围内,对一般商品出口进行合理再分工,可以考虑将北仑定位为铁矿石、石油等生产资料进出口港,将舟山定位为机械等重型设备进出口港,而将梅山岛定位为轻工产品进出口港,或省内产品进出口港。大力拓展国际中转和国内中转业务,有重点的发展转口贸易。积极争取国外轮船公司在港区开展捎带中转业务,拓展和延伸港区的服务腹地;同时,在巩固和扩大省内集装箱货源的基础上,把开拓间接腹地特别是长江沿线、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装箱货源作为重点。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口加工功能是保税港区的一项基本功能。要吸纳产业层次更高的制造业,以引领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升级。提高加工贸易项目科技含量,以高端加工制造和研发为重点,重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的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家电等整机项目。着力培养优势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科技出口加工区,全面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出口加工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向研发、物流等高端产业延伸。
——打造对台经贸先行区。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两岸“三通”的逐步实现,宁波已成为大陆对台开放的63个直航港口之一。加强浙台经贸合作必须率先突破原有格局,形成新的承接载体。要将梅山保税港区打造成新一轮对台经贸合作先行区,成为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政策的先行试验区,形成对台合作的新机制、新优势。
——积极探索建设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台湾商品总汇和两岸购物主题公园。注重与台湾协作共建梅山保税港区,吸引外商特别是台商到梅山投资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货物进出港区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直通放行”通关模式,努力争取成为继厦门之后的台湾农产品进口贸易口岸,开辟运输台湾水果等农产品的船舶快速查验通道。
围绕“实现首期封关运作”的阶段性总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中之重,全力促进选商引资,全力实施投资环境营造,为争取建成全国一流保税港区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近期和远期工作目标。近期目标:首期封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首期战略性、功能性投资项目开工建设;基本投资创业和商务运营环境初步形成;港区水陆域开放获得批准;完成口岸临时开放准备;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保障更加健全。远期目标:2020年梅山港区基本建成,集装箱吞吐能力500-600万标箱,保税港区全面封关运作。为此,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着力优化规划体系。深化战略研究。深入开展产业培育应用性研究,完成产业规划及产业目录编制;加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完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动文化发展规划研究。积极推进与国外高层次规划设计机构在规划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聘请国内外高级规划设计人员组建规划决策咨询专家组;在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的指导下,抓好各功能区块的控制性详规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完善各层次规划体系;抓好外围及周边规划衔接;建立项目变更、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听证论证等规划工作机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
第二,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在建支撑性项目建设进度,主要是梅山大桥主体结构、2座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工程、行政商务中心、梅山大道一期和盐田大道一期等。全面开工建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的基础设施、监管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确保卡口、围栏、查验平台、信息化平台等监管设施,及港口支持系统、物流基地、保税仓库等项目如期开工。启动政府投资项目库建设;加快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提前开工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审批和服务管理。规范建筑市场,加强招投标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文明施工和标准化管理,创建优质工程;保障建设安全。
第三,有效开展招商选资。策划、包装和培育一批依托保税港区功能政策优势、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项目。拓展项目信息来源,建立并不断充实招商项目信息库。重点突破功能型项目招商,锁定一批重点行业和企业,组建专业化招商组,开展主动出击、上门招商,着力引进综合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抓好税源型项目的引进。深化CIS系统导入工作,建立品牌推广策略和科学体系,研究提炼具有梅山特色的核心价值和精神理念,提升开发建设软实力。
第四,努力营造投资环境。积极推进水陆域及口岸开放申报工作,争取梅山港区的水陆域开放早日获得正式批准;创新口岸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形成联合办公、联合查验、信息共享、设施共用的新型监管体制;启动电子口岸平台建设;确定并抓紧实施口岸监管机构进驻方案。制定《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理条例》;按照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制定服务标准和流程,落实投资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为投资者提供全程代理的优质服务;发挥投资促进服务机构在协调解决投资者困难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向交通部门申报省重点扶持物流基地和省部共建物流基地;积极争取在离岸金融、“捎带”业务等方面的试点;积极引进金融保险、会计咨询、商贸服务等配套项目,为进区企业提供基本投资商务运行的良好环境。
第五,维护区域和谐稳定。做好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履行建筑审批管理制度。调整农业结构,探索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促进村庄整合、集中居住和服务配套的农村新社区的形成。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第六,加强开发建设保障。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赴境(内)外学习国际(内)先进自由港区(保税港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知识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强与有关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格局;加强预算管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掌握重点税源企业动态,提高税源管理水平。税收方面,做好出口货物退税、进区货物免税、进区货物保税、区内货物交易免税、出区货物免税;海关监管方面,大力简化入出保税港区货物的通关手续和流程,提高通关服务效率;检验检疫方面,对输入、输出保税港区以及经保税港区转口的应检物,按照简便、有效的原则实施;实行比较灵活、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