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国重汽“十一五”

2010-01-16 06:56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十一五重卡企业

■ 叶 桐

回眸中国重汽“十一五”

■ 叶 桐

“十一五”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汽)发展史上一个精彩的“五年期”。产销量从2005年的4.4万辆到2010年预计产销整车将超过19万辆,增长幅度达到330%;销售收入预计超过800亿,比2005年增长450%;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长45%以上,大大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这五年间,中国重汽坚持自主发展,不断探求发展机遇,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完善产业布局,强化内部管理,中国重汽的企业控制力、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中国重汽已由10年前濒临破产的企业转变成为国内重卡行业中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从200 5年开始,中国重汽利用中央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积极运作红筹上市。历经3年,于2007年底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制造业首只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此次上市,不仅一次性融资9 9.5亿港元,成功融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且在机制方面实现了主营业务的股份制改造,真正搭建起了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2008年年末,代表国内重卡高端水平的HOWOA7问世。以此为标志,中国重汽的产品由“十一五”初期的斯太尔、斯太尔王、黄河、黄河王子等1100个车型发展到目前已拥有了HOWO、金王子等九大系列2700多个车型,成为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企业。

中国重汽HOWO-A7重卡

中国重汽坚定不移地实施了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截至2010年10月,中国重汽已获国家授权专利1288项,在国内汽车行业独树一帜。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中国重汽的HOWO军车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国庆阅兵总指挥部及总装备部授予中国重汽“突出贡献奖单位”。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汽关键总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发动机制造技术实现新突破,车桥生产制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零部件产品实现同步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几年相继推出的天然气发动机、电控EGR国Ⅲ排放发动机,完全立足于自主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重汽成为国内唯一具有ECU控制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卡企业。AMT手自动一体变速箱等国内领先的总成零部件产品运行良好,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中国重汽集团“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0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的五倍。企业面貌、工艺装备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大大缩短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国内整体装备水平最先进的企业。产业布局由原来仅有的党家庄工业园发展到章丘工业园区、济南高新区工业园、长清工业园区以及杭州、青岛、大同、柳州、绵阳等地区的重汽工业园区。目前,中国重汽已形成了包括整车、关键总成、关键零部件在内的完整的、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

2009年,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资本、技术、产品、市场全面进行战略合作。一大批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如采埃孚、福士、瓦伯克、大陆VD O落户济南,为中国重汽生产配套零部件,使中国重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重汽着力打造具有重汽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搭建框架、实现突破、不断升华”为思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断提炼文化理念。“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和“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为中国重汽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年间,中国重汽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十一五”初期的第二集团军到目前被行业公认为第一集团军,就产销规模而言,已进入重卡行业世界前三位,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一直引领行业发展。中国重汽成为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支持的八大汽车集团之一。中国重汽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中国重汽,对中国重汽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

今年以来,中国重汽加快了产业重组的步伐,成功重组成都王牌汽车公司,组建福建海西汽车公司,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开始向全系列商用车制造商发展。10月末在香港发行2 7亿元两年期的人民币企业债券,为中国重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经历“十一五”的磨砺与考验,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重汽明确提出了新的五年规划:努力打造百万辆级企业,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重卡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以重卡产业为主导,中、轻、客、特车辆及工程机械全系列商用车企业,把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

猜你喜欢
十一五重卡企业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企业
企业
企业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