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 避免角色误认

2010-01-12 11:34
环球时报 2010-01-12
关键词:购买力外交官事例

张琏瑰

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快速发展使我国家利益遍布全球。于是,国际政治研究在我国升为显学便成为自然。然而,无论是参加有关国际问题的学术会议,还是阅览报刊有关大作,时不时会产生似是而非、言不由衷的感觉。细思之,原因众多,其中之一可能与论者的身份错位和角色误认有关。

当下活跃在国际问题论坛上的主要是三类人士:记者,外交官和学者。三类人士,三种职业,各有不同的职责,从业者长期的职业生涯使他们产生了各不相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述方式,各自养成自觉遵守本行行规的习惯。在讨论国际问题时,它们之间有些相通的地方,但其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诚如俗话所说“隔行如隔山”。三种职业不存在高低之分,不能相互取代,也不太可能超越界限相互换位。但在许多时候人们忽视了这一点,甚至产生来自自身或他人的角色误认,于是歧义和尴尬就是难免的了。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新闻报道,是某记者报道某邻国货币改革进展的长文章。报道在如实描述了元旦这天该国首都最大百货商店热闹非凡的争购场面以后,得出了货币改革已使农民和矿工等一线劳动者成为高“购买力一族”的结论。从宣传报道角度看,这绝对是一篇生动、及时的新闻稿,其使用的“事例+结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符合宣传文章的习惯和定式。但如果将之视为是来自现场的有深度的研究报告,甚至是视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那就是误认了。因为从科学研究方法论上看,“事例”和“结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要想建立这种逻辑关系,还有大量的甚至是关键性工作要做。至少,作为一项科学研究,你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首先要确认事例的真实性,然后弄清业已得到确认的事例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这里特别需要用具体数字给出其在全局中的百分比,根据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得出结论。此外,还要对可能的疑问给以合理的解释,如身在矿山和农村的“高购买力一族”何以长途跋涉到首都去踊跃显示购买力?等等。等这些工作做完了,这才叫做完成了一项科学研究。这些工作做完之前,这篇文章只能叫做宣传报道,不能叫做学术文章,其作者也叫“记者”,不叫“学者”。因为按行规要求,前者任务是“记和述”,后者任务是“研和究”。这就是差别。

还记得一件事。去年10月某报请一位外交官和一位学者就盛传一时的“G2”问题发表看法。二位都是资深人士,其主张和结论相同,即都不支持G2提法,但二者在讲述原因时却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特征和行规对人们思考方式的塑造。外交官列出的理由是:这不符合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理念,中国主张重大国际问题需要共同协商解决,反对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学者列出的理由是:世界各国很反感少数国家主导世界事务的局面,过去可以存在美苏共治世界,但现在不行了,将来更难,这不符合时代潮流。外交官强调的是主观意愿和意识形态,重在表白,意在外交;学者强调的是客观条件和世界大势,重在学理,意在分析。这就是外交官与学者的区别。

记者、外交官和学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内可能都是成绩斐然的大腕,一时翘楚,但一旦跨行越界,便难免力不从心。当记者、外交官出席学者们的学术讨论会时,其著文和发言就显得有些隔膜和生疏;同样,有些学者忘记自己的职责是究明真象,探索规律,其职业道德是实事求是讲真话,他们误认为自己是官方代言人,说话作文以与外交部发言人“口径一致”为最高境界,以外交官的圆滑表述为能事,其文其言就不可避免地言不及义、套话连篇了。▲(作者是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

猜你喜欢
购买力外交官事例
从中长期视角看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汇率走势
Panda pride 萌宠外交官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谁是你的消费导师?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争做世博外交官
争做世博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