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0-01-07 03:06汪宜丹黄志斌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

汪宜丹 黄志斌

摘要: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

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教授(2005)较早就预测了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张成虎(2006)指出金融创新需要依靠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并能把握金融业发展脉搏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在金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深度密不可分。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应积极回应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形成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局面,培育和增强中国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活力。

一、 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起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是一般的经济景气循环,而是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全球性危机。

西方经济进入了衰退期,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倒闭,可能会有更多的要倒闭。那么为什么还要考虑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预测(以2009年2月为时间点):(1)金融机构首先陷入困境,可能也会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2)没有金融市场,则现代西方经济不可能存在;(3)没有电脑则金融市场无法运作;(4)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5)鉴于金融机构已经解雇了大量的员工,一旦他们走出困境,会面临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持企业的发展;(6)被雇佣的人才将拥有特长——例如,拥有投资银行技术的员工;(7)我们最好的猜测是,大型金融机构将于2010年的4季度起招募技术人才。

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进入调整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化危为机,强化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是摆在中国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将使我国金融行业风险降到最低,因为,只有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实施有效系统,才能推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业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抓住后危机时代的机遇,加快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先进金融业。

二、 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

1.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供求矛盾异常突出。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国内能够培养金融信息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高校培养的金融信息化人才的数量难以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

2. 金融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分离。金融信息化人才是既懂金融理论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银行中的业务分析员就是比较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熟悉业务,又能熟练使用复杂的IT工具。介于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产品设计部门,也汇集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他们针对更加具体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即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系统架构,按照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思路来设计新增业务需求的技术实现方式。

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有较完善的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但都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却很少,能有效地运用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各个高校为了培养相应人才,有的只是简单的把金融学的课程中增加几门计算机的课程,有的学校把计算机科学中增加几门经济学、金融学的课程,对两个专业知识的融合和系统化缺少探索。

3. 研究型人才和业务型人才缺乏结合。金融信息化是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人才需求的总量会增加,但是要求会比较高了。不论是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开发人才,还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管理人才;不论是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分析人才,还是金融信息化管理人才,都要求是研究型和业务型结合的人才。

业务性人才和研究性人才有很大的差别,前面一种人才要求的是持续跟踪的能力,后一种要求的这个是快速反应学习能力,更多是为了快速满足业务目标。目前我国的研究所和大学培养的人大部分都是研究性人才,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很好地把对学生在宏观分析与判断能力和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4. 培养途径单一,缺乏产学研合作。黄晓涛、吴驰(2008)以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为例来探索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建立起了“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培训与实践中心”,并且研发了金融的“证券交易平台”等系统,供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神州数码教育学院作为社会培训机构,针对金融行业及各大银行推进行业信息化所需人才特点,采取按需施训方式。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了“花旗集团金融信息科技优秀奖学金”,该奖学金是为引导国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而设立的,奖励的对象为软件学院、计算机系科及金融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们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是高校的学历教育,缺乏产学研合作,高校与各大金融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培养模式,不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三、 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一向重视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分为两个体系,一是设立在高等院校中的学历培养模式;二是作为职业技术的一种证书培训。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2007)的研究提出要充分评估金融教育项目,把评估作为金融教育项目的必要环节,并且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应该包含项目的评估。Martin,Matthew (2007)对金融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包含了对金融学历培养和证书培训的两个方面。Martin,Matthew (2007)指出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发展最快,金融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金融业面临挑战。

各金融中心城市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职业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金融院校与业界开展合作,联合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金融院校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由业界资助各类院校,提供最新的信息平台和技术资源,帮助院校建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例如,纽约金融城委员会于2008年8月提出金融城内的高中和大学开设Technology Engineering的课程,学科建设的内容必须由金融城委员会审议通过,课程由城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帮助建设。目的是从小培养创新人才,一方面使高中生就知晓和掌握现有的金融城内的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认为只有熟练掌握现有技术的人才,才有进一步改进技术、创新工具的潜力。纽约城委员会认为,21世纪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的竞争,立足于本地人才的培养,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伦敦金融城也在金融危机后,加大了金融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预测金融机构将先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而走出困境,金融机构需要优秀人才,对最近发生的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路径;于是由路透和4大投行支持的实训基地在UCL开办了,专门培训金融信息化人才,它将有助于金融中心为保持其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地位培养其需要的人才。这个实训平台将复制投行的交易平台,给学生提供动态经验,从主要交易所来的实时数据将在电脑终端和墙上的大屏幕上显示,符合行业标准的软件是对投行IT业务的最好介绍。这个平台的市场数据由路透通过其Reuters 3000 Xtra终端提供。另四大投资银行——瑞银、高盛、美林和摩根斯坦利将与学院一起推进课程的内容。瑞银乐意支持这个项目,是因为他们认为好的金融技术专家应来自多样化的本科专业——而不仅仅是工程或计算机背景的毕业生,这个项目使得各种专业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后都有可能从事投行的技术工作。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中不仅有硕士层次,也有博士层次,并且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养。The MSc in Financial Comput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培养目标是通才;The MSc in 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是针对第一学历专业是计算机科学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是专才。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花园大学Bahcesehir University与伊斯坦布尔交易所合作办学,培养金融技术专才,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在土耳其金融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是证书教育,进行模块化教学,为确保对金融计算机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牢固掌握,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Level 1 和Level 2的课程,Level 3的模块属于选修。Level 1课程包括金融市场、编程和软件设计、定量模型和行业数据;Level 2课程包括公司金融、公司投资、网络技术和网页设计、沟通技巧和项目运作等;Level 3课程包括金融计算设计、风险和融资优化、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工程和技术等。同时提供行业实习的机会,完成课程后,能有投行业务、经济和金融业务所需要的所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相关技巧。

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都在紧锣密鼓地培养自己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像土耳其这样发展中国家也在紧密跟进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潮流,我们更应把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任务放到人才战略的层面来考虑。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及其发展成为必要。

四、 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在后危机时代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构建较完善的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巨大需求。

1. 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了弥补金融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必须加大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应支持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投入进行建设。

2. 明确中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信息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在通晓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金融管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结合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和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只有对金融信息化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设计多层次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新体系。我国的金融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大量培养还处于本科阶段的应用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同时还需培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高级人才。设计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育人环境中,将理论学习、实验模拟和实习培训贯穿学生培养始终,实现研究型和实用性人才的结合。

4. 拓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校学历教育与社会办学的证书培训共同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金融业界合作,借助业界的信息技术平台,培养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界合作,面向业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导有关高校和社会办学力量加强与国外知名大学或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有关教材和证书培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灵魂和趋动力,解决危机要靠创新,未来发展更离不开创新,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不仅在人才总量上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人才质量上要逐渐提升,其核心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潘辛平.金融信息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程序员,2005,(5).

2. 张成虎,吴文.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中国金融电脑,2006,(7).

3. http://www.cs.ucl.ac.uk/financialcomputing.

4. Ian Hathaway and Sameer Khatiwada,Do Financial Education Programs Work? Working papers,www.clevelandfed.org/research,2007.

5. Martin B. Haugh and Andrew W. Loy,Challenges in Financial Computing,Computing in Science & Engineering,2001:54-59.

6.黄晓涛,吴驰. 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软件导刊,2008,(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5BZX017)。

作者简介:黄志斌,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宜丹,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收稿日期:2009-10-09。

猜你喜欢
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地方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李世民“不借才于异代”
人才
智珠
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