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权,谭晓平
(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面向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四大名著中文底本研究
刘泽权,谭晓平
(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介绍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版本问题,及入选《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汉、英文本的作(译)者、成书时间、内容和底本的基本情况,比较了四大名著各英译底本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入库的中文语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深入地比较、研究、分析、筛选及语料的标注,为语料库中文语料的选择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参考。
四大名著;翻译;平行语料库;版本
《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以下简称《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及检索平台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价值。一方面,四大名著的中文底本及其各英译本的电子化,在保存四大名著中英文语料的同时,为运用计算机技术深入、系统、大规模地研究四大名著及其英语翻译提供了翔实的语料基础。另一方面,在语料库建设基础上开发的检索系统,有望实现中文单语、英文单语、中英对照、英英对照四种形式的检索功能,为四大名著及其英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用户可以通过该检索系统、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所需语料并进行相关研究。总之,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的建设,旨在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保存、处理、研究四大名著及其英译本,有利于我国四大名著及各英译本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普及,也为其他文化典籍及其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语料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大量准确、可靠、真实的语料。《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作为一个典型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只有在确定了准确、可靠、完全对应的中文及英文语料的前提下,语料库的建设才有意义,语料库的参考价值和检索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实现。在建设该语料库时,中文语料的选择尤为关键。因为该语料库属于“一对多”语料库,即一份中文语料对应多份英文语料。中文语料的选择并非易事。一方面因为四大名著成书过程复杂,版本繁复,各版本内容迥异;另一方面各译者选择的中文底本出自不同年代,不同出版社,各底本间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就给中文语料的选择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只有当中文语料与英文语料实现句子层级的对齐(链接)时,语料库才能实现检索,体现研究价值。本文拟就四大名著的版本及各译本底本间的差异进行全面探讨,以便拟定入库语料,为语料库的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关于四大名著的祖本、成书过程、版本源流、作者考证等问题,中外学者已经有了详细、深入地研究,对于四大名著的翻译研究也屡有所见。而译者所采用的中文底本研究则鲜有人问津。译者翻译时采用的底本是什么,各底本间是否有差异,有何种差异?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有关作品版本的纷争,确定入库语料选择的方法、标准和基本原则。
“《水浒传》的版本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是最为复杂者之一”[1]。目前,学界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划分《水浒传》的版本系统。一是根据《水浒传》文字的繁缛、简洁来划分,分为繁本系统和简本系统。繁本文字繁富,描写细致,流传较广,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简本系统文字简约,描写粗犷,细节较少,主要包括百十五回本、百十回本和百二十四回本。二是根据《水浒传》的回数划分,可分成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百零四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等,流传较广的主要是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其他则属于罕见版本。
关于其英译本,课题组搜集了4种:(1)美国学者赛珍珠(Pearl Buck)的七十回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以下简称赛译),她以七十回本的《水浒传》(金圣叹评定本,以下简称金本)为底本。(2)英国学者杰克逊(J.H.Jackson)的七十回译本:Water Magin(以下简称杰译)。根据回目推断,也以金本为底本。(3)美裔汉学家沙博理(Sidney Shapiro)的百回译本:Outlaws of the Marsh(以下简称沙译)。译者在前言中明确说明,译本参照了七十回和百回本的《水浒传》,前70回依据金本,后30回采用容与堂的百回本(Shapiro,1998:viii)。(4)英国学者敦特·杨父子(John&Alex Dentyoung)合译的百二十回本: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以下简称敦译),参照的版本情况比较复杂。译者在前言中说,在原文版本上,他们主要参照了1969和1987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二十回本,也参照了其他各类的版本,如1958年香港Chung Hwa Book Co.出版的《水浒全传》,在译文上参照了沙译和雅克斯·达尔斯(Jacques Dars)的法译本(Dent-Young,1994:Preface)[2]。
以上英译本所提及的底本分别为:容与堂本、百二十回本、金圣叹评定本,这些版本的情况如下。
1.容与堂本
容与堂本的全称是“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为明万历年间杭州容与堂刻印的一百回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是《水浒传》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子。
2.百二十回本
百二十回本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苏州袁无涯刻本,题名《忠义水浒全书》,与百回本相比较,增加了打田虎、征王庆的故事。
3.金圣叹评定本
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百回本,保留了原书前70回,删除后30回与招安及以后之事,以百回本的第71回卢俊义的梦作为结尾,再将第1回作为楔子,共70回。
从内容及回目上来看4个英译本共同部分是从楔子到第70回(沙译、敦译是到第71回)。本文将赛译、杰译、沙译、敦译的英文回目与金本的回目作了比较。通过回目对比,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金本与赛译、杰译回目间对应较好;第二,赛译、杰译的楔子与沙译、敦译的第1回对应,赛译、杰译的第n回与沙译、敦译的n+1回对应(0 综上分析,虽然4个英译本在章回顺序的安排上有微别,但各回目的内容及情节的发展一致。语料标注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除杰译外,其他3个英译本能较准确地实现中文与英文的句对齐。从语料库的开发价值上来看,因杰译存在大量改译、漏译、省译的现象,不适合作为入库语料。此外,若选择金本作为中文语料,语料库的平行检索可在1对3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题组拟选定金本作为语料库的中文语料,赛译全文及沙译、敦译的前71回作为入库的英文语料。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3]。张颖、陈速度认为,《三国演义》现存版本,按照正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系统:《三国志通俗演义》(如嘉靖本)《三国志传》《三国志演义》(如毛宗岗本,以下简称毛本)[3]。在这些版本中,影响最广的是嘉靖本和毛评本。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嘉靖本,即明代嘉靖壬午年间(1522)刻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现存最早的刊印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清康熙刊《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即毛评本,是清初毛氏父子(毛纶、毛宗岗)在“李卓吾评本”的基础上,做了修订、评点,辩证了史实,增删了文字,更换了论赞,把回目修改成了对偶形式。毛评本全书共60卷120回,刊印出版后,风行全国,逐渐取代其他版本。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以毛评本为底本[4]。 《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拟收录的两个英译本为布鲁威特·邓罗(C.H.Brewitt-Taylor)在20世纪初翻译、1925年首次出版的San Kuo or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以下简称邓译),和罗慕士(Moss Roberts)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199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外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 Three Kingdoms(以下简称罗译)[5]。这两个英译本的底本均采用毛评本。为了确定各底本间会不会因为各自的出版时间、出版社等原因而存在差异,我们将毛评本《三国演义》回目分别与罗译中文底本的回目,和邓译的英文回目作了比较,发现它们在章回及内容上基本一致,而且在中英文语料句对齐的标注中,大段语料不对应的情况较少,因此毛评本可作为入库的中文语料与两英译本对应。 《西游记》现存的版本可以分为三类:明代刊本、清代刊本、清代手抄本。明代刊本可以分为繁本系统和简本系统。前者有华阳洞天主人校本系统,包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世德堂本)20卷100回、《新镌全像西游记》(清白堂本)、《唐僧西游记》(唐僧本)和《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评本),均100回。后者有朱鼎臣本和杨本。清代刊本主要有《西游证道书》(证道本)、康熙丙子(1696年)刊本《西游真诠》(真诠本)、乾隆戊辰(1748年)晋省书业公记刊本《新说西游记》(书业公记本)、乾隆己巳(1749年)其有堂刊本《新说西游记》(新说本)、嘉庆己卯(1819年)护国庵刊本《西游原旨》(原旨本)和道光己亥(1839年)德馨堂刊本《通易西游正旨》(正旨本)等。清代手抄本为怀明评本[6]。 清刊本与明刊本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明刊本中有许多韵语、方言土语等,清刊本对这些作了删改;第二,明刊本中除了朱鼎臣本外,其余都没有完整的唐僧出身故事,而清初刊本《西游证道书》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对此做了交代[7]。 1954年作家出版社(以下简称“作家版”)出版了排印本《西游记》,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民版”)以明“世德堂刻本”为底本,并采取清刻本第九回(唐僧出生故事)的文字,整理出版了《西游记》。1980年人民版刊行二版,在初版基础上参校了李评本,并将初版时根据清刻本增补的唐僧出身故事的第9回改作附录,恢复世德堂本第9至第12回的原貌,又兼顾了整部小说的完整性。 《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拟收入余国藩(Anthony Yu)的英文全译本 The Journey to the West(以下简称余译),和詹纳尔(W.J.F.Jenner)的英文全译本Journey to the West(以下简称詹译)。余译以1954年作家版的《西游记》为底本,共分四卷,197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分别在芝加哥与伦敦同时出版第一卷,现已全部出齐。詹译参照底本是1955年人民版的《西游记》,1980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7]。 课题组备有1980年人民版的《西游记》的电子语料,将该版本电子语料回目与詹译底本及余译本英文回目对比发现,余译中文底本的回目和詹译的回目没有差异,可见这两个英译本对照较好。但是二者却与1980年人民版的《西游记》在部分回目安排及文字叙述上有差异,主要集中在詹译和余译的第9到12回(表1)。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两个英语全译本,以丰富并完善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使《西游记》汉英文本实现完全对应,课题组在1980年人民版的《西游记》电子语料的基础上,参照詹译的中文底本,按如下方法修改了《西游记》的电子语料:第一,把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改为第9回;第二,按詹译、余译的回目安排,将1980年人民版《西游记》的第9、10、11、12合并成三回,以分别对应两译本的章回划分结果。课题组拟将调整后的中文语料作为入库语料。 表1 《西游记》底本与其两译本章回差异对比表 《红楼梦》版本繁多,根据流传方式可以分为80回的抄本系统和120回的刻本系统,亦即脂本系统和程本系统。抄本系统题名《石头记》,附有脂砚斋评语,故又称脂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程伟元主持、高鹗参与修订整理,并首次以活字排印的《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问世,即程甲本。这是抄本系统与刻本系统的分界线。在程甲本出版两个多月以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又出版了乾隆壬子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程、高二人合撰的《引言》中提到,“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漏。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这是其再版的原因。胡适将这两个本子分别定名为程甲本和程乙本。虽然程甲本和程乙本出版间隔的时间不长,但是文字差异较大。据汪原放统计,甲乙两本相异之字尚达“两万一千五百零六字之多(这还是指添进去和改的字,移动的字还不在内)”[8]。 《红楼梦》问世以后,出现了许多批评本。除了脂本外,还有道光十二年(1832年)双清仙馆刊行的王希廉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简称王希廉评本),共120回。该本在“红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脂本系统的另一个抄本为有正本,由乾隆时人戚蓼生所藏并序,又称为戚序本或戚本。1911及1912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发行此本,题名《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故又称有正本。 2007年12月,课题组建成了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收入以下3个英译本:霍克思及其女婿闵福德(David Hawkes&John Minford)翻译的 120回: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Gladys Yang)翻译的120回: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和乔利(Bencraft Joly)翻译的前56回:Dream of Red Chamber(以下简称乔译)。霍克思在其英译本的前言中指出,他主要依据程乙本进行翻译,间或根据抄本,甚至有他自己的改动,因此霍译的底本也被认为是一种“百衲本”[9]。杨译前80回的底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有正本,后40回的底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根据程乙本整理出版的《红楼梦》。乔译本的底本,则是以程甲本为祖本的王希廉评本[10]。 课题组选用的《红楼梦》中文语料为蔡义江校注本。这个版本是校注者通过大量认真细心地调查研究,“以十二种版本为主进行互校,择善而从”[11]3的结晶。这个版本也得到了许多红学家,如冯其庸、胡文彬、周汝昌的肯定。此外,课题组将霍译、杨译、乔译与蔡义江校注本的回目进行比较发现,从各译本来看,故事情节发展基本一致,仅在 18、25、51、52、53、67、112 这 7 回中 ,因为译本与语料库中文底本差异较大或文本录入等问题,而不能进行句级对齐处理,所以语料库中没有这7回的英文语料。虽然这7回英文语料的缺失,影响了《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完整性,但是从全书120回的整体内容来看,这并不影响其它章回平行语料的建设,而且对整个语料库参考和研究价值的影响也较小。 本文通过对四大名著版本、底本的介绍,及底本与各译本之间对应关系的比较、分析,从理论上基本确定了《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的中文语料。课题组经过对四大名著中英文语料句对齐的标注,发现《水浒传》译本中赛译、沙译与中文语料能较好地实现句子级的对齐,而敦译本中有240首英文诗歌在中文底本中未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部分,但这并不影响敦译中其余中英文语料的句对齐。因此课题组认为可将赛译、沙译、敦译本作为入库的英文语料。而杰译本中因存在较多省译、漏译、改译的问题,不将其作为入库语料。《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与中文底本也能较好地实现句子级的对齐。《西游记》两个译本与中文底本之间不存在大段不对应的情况,只是中文底本与英译本在章回长短及回目安排上存在微别。120回的《红楼梦》,除 18、25、51、52、53、67、112 这七回外 ,其余均能实现章回间的对齐。综上所述,现将拟入库的中英文语料的版本及其篇幅概括如下(表2)。 表2 《四大名著汉英语料库》入库文本统计表 《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共收录中文底本及其英语译本57卷954万字。虽然各英译本与中文底本之间,未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句对齐,但从整个954万字的语料库看来,差异还是微小的,并不影响该语料库的检索功能与研究价值。此外,经过比较中英文语料,我们也发现各出版社出版的同一部小说在分段方面差异较大,为了实现语料间的段对齐,我们决定以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本的中文语料为分段基础,各译本的分段以此为标准。因为该版本较权威,而且已经实现了一个英文语料与中文语料的段对齐。章回与段对齐,不仅基本保证了该库中英文语料间较强的对应性,也有利于课题组顺利开展语料标注工作,提高该语料库的检索和研究价值。 [1]何红梅.新世纪《水浒传》作者、成书与版本研究综述[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2]温秀颖,孙建成.水浒传英译七十年:下[EB/OL].[2009—04—03].http://zhaohuo.com/Cms/Article.aspx?ArticleID=10727. [3]沈伯俊.《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4(5). [4]边翠芳.一字传世——浅议《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评本中的一字之改[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5). [5]骆海辉.最近十年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J].文教资料,2009(2月号下旬刊). [6]曹炳建.《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7]王丽娜.《西游记》在海外[J].古典文学知识,1999(4). [8]杜春耕.程甲、程乙及其异本考证[J].红楼梦学刊,2001(4). [9]范圣宇.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5(1). [10]王金波.乔利《红楼梦》英译本的底本考证[J].明清小说研究,2007(1). [1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A Parallel Corpus-oriented Study of the Source Texts of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Four Classical Novels LIU Ze-quan,TAN Xiao-ping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four vernacular Chinese classics,i.e.,Shuihu Zhuan(Water Margins),Sanguo Yanyi(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Xiyou Ji(Journey to the West)and Honglou Meng(Red Chamber Dream),and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s,this paper made a comparison/contrast between the source texts of the four classics and their respective translations.It is hoped that this comparison/contrast should serve as a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for the inclusion of the target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four classics as the source tex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he four classics and their respective English transl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corpus-based,large-scale studies and enquiries of the four classics and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s. the four Chinese classics;English translations;parallel corpus;versions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2010年)“面向平行语料库的数据网格关键技术研究”,编号:072135217;2008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汉英平行语料库及检索平台的创建”,编号:HB08BYY008的成果之一。 刘泽权(1963—),男,河南罗山人,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文体与写作、语料库语言学、广告语言。 I206 A 1005—6378(2010)01—0081—06 2009—03—12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张丽、刘鼎甲的帮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 贾芳芳](二)《三国演义》
(三)《西游记》
(四)《红楼梦》
三、结语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Hebe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