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平台的实现

2010-01-05 08:16郭振声王小平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会商湖北省预警

郭振声,王小平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 武汉 430051)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平台的实现

郭振声,王小平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 武汉 430051)

针对三峡库区和湖北省地质灾害特点对库区及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和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了适合地质灾害快速反应、集突发地质灾害现场与异地决策者和专家会商及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功能为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互动平台。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平台

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特点和湖北省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积极有效的整合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分布、监测预警工程分布、搬迁避让工程分布以及156m蓄水以来新发生地质灾害分布和湖北省各类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灾害点监测预警网点成果资料、灾害点群测群防成果等资源的基础上,规范信息存储,优化信息管理功能,研发了集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查询、统计、报表处理、地质灾害预案管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处理、地质灾害信息分析模拟、卫星网络信息传输、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会商发布于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业务系统,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达到有效防灾、减灾目的。

1 系统建设原则

(1)实用性原则:认真开展需求分析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平稳过渡。系统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使得软件功能设计合理、全面、实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需要。具体包括做到界面设计人性化,业务处理的操作功能“人性化”,简单、易于操作;同时提供复杂但功能强大的管理操作功能,供系统维护人员使用。

(2)安全性原则:系统采用权限控制和网络控制两种方法,保证整个平台系统不会出现非法访问和各子功能的非法使用。

(3)规范性原则:整个系统的规范标准的制订将完全遵照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标准,根据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平台的基本要求,坚持标准化,在应用开发中,数据规范、指标代码体系、接口标准都应该遵循国家、国土资源部及国际规范要求。

(4)先进性原则:开发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实用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为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2 系统功能构成及平台数据库结构

2.1 系统功能构成

系统平台的建设目标是根据湖北省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及应急会商业务需求,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灾预案、气象预警、监测预警、群测群防、重大灾害、速报处理、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仿真模拟、实时信息等子系统搭建而成,其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2.2 系统平台数据库结构

系统平台主要以湖北省现已确认地质灾害点为实体,其中包括已确认灾情点、险情点(隐患点),其数据来源主要有地质灾害区划调查(隐患点)、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应急调查(灾情、险情)及通过系统平台上报的灾情、险情和常规(应急)值守数据。根据湖北省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类型不同分别以滑坡调查表、崩塌调查表、泥石流调查表、地面塌陷调查表、地裂缝调查表、高切坡调查表等进行组织与管理。

对于地质灾害险情点(隐患点),需要采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仿真模拟、应急处置、应急会商等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手段。每一防治与应急手段实施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数据集,每一数据集中包括各种防治手段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数据表。

3 系统技术及平台架构

3.1 技术架构

从省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现状来看,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涉及的管理机构和业务单位很多,其间各机构、各单位都存在业务和信息的交叉,用目前流行的“一站式”服务思想,把各个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无论是采用面向业务还是面向部门设计模式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相关业务人员都能在这个统一的入口完成所有的事情。

(1)系统平台表现形式:整个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表现形式采用B/S多层架构方式,这样在客户端就不用维护。

(2)多级服务器组建技术:根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按照行政区划单元开展工作。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客观上分布而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又需要集中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多级服务器结构模式。

(3)面向地质灾害信息上报的工作流技术:为了适应不同业务需要,在系统中将允许用户对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灵活方便的设置,数据流也会自动地适应工作流的变化,从而控制数据在网络上的流动。

(4)不同结构数据的交换技术:在湖北省地质灾害信息数据使用了各种GIS软件工具,如:MapGIS、AutoCAD、MapEngine、ArcInfo等,利用它们生成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要统一于SQL Server或Oracle下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并能为不同GIS产品所访问,需要将这些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将其转变为可交换格式,然后利用GIS厂家提供的工具或另外开发的软件,将其加载到SQL Server或Oracle中,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

(5)WEB发布技术:根据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管理要完成面向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两个领域的管理系统建设,关键是要解决信息管理和发布的技术问题。在系统用户数量迅速上升时,集中式信息处理模式对海量数据的处理 (特别是空间数据的查询)费时费力,系统已不堪重负;而基于Internet网络WebGIS技术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3.2 平台架构

(1)系统平台网络框架:整个平台是基于Internet技术构建的,并充分考虑平台的可用性、易用性、可靠性、高性能、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可缩放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平台主要有硬件设施和各种软件组成,其核心为软件的体系架构,设计采用基于网络服务(WebServer)的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架构。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信息传输的网络资源,它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服务器端,另一部分则是客户端。

(2)系统平台软件框架:系统平台的软件体系框架为B/S模式和C/S模式的结合,共分7个层次,即数据层、业务逻辑层、GIS支持层、技术方法层、工作流层、Web服务层、客户端。

4 系统平台实现

基于以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平台需求关系分析,遵循系统平台技术架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及隐患灾害点特征,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平台(如图2所示)实现了目前需求所涉及的所有功能,通过野外应急会商演练,系统平台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各数据链路信息传输准确及时。

[1]龚健雅.建立我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框架[J].中国测绘,1997,(4):30-32.

[2]郑孝玉.滑坡预报研究方法综述[J].世界地质, 2000,19(4):370-374.

[3]于济民.滑坡动态监测预报技术[J].中国铁道科学,1992,13(2):81-91.

[4]苏爱军.滑坡预报方法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5):50-51.

[5]周创兵,彭玉环.蠕变—样条联合模型及其在滑坡时间预报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1996,5(4).

[6]廖野澜,谢谟文.监测位移的灰色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5(3):269-274.

P694

A

1007-9386(2010)02-0061-02

2009-09-15

猜你喜欢
会商湖北省预警
四川省气象云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气象云会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网络故障分析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