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日成
(江西龙南中学,江西 赣州341700)
高中物理是高中生学习中的比较难的课程,由于跨度大、难度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高中生对其学习产生种种障碍。
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障碍来自很多方面,包括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心理、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学生自身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生,一遇到难题或一看较长的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使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丧失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一些课堂未能接受理解的东西,因课后不及时消化,此处知识点就形成一个盲点,一个死结,久而久之积小流成江河,所学知识就会出现断链,出现“空洞”,在以后的学习中便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物理学科本身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综合能力要求高。高考物理考查能力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与语文、数学等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语文水平程度低的同学理解能力就很难跟上,而这是物理学科所要求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否则连物理语言表述的意思都搞不明白,学习就无法进行下去。数学又是学习物理的工具,大部分物理问题最终都要转化为数学问题,借助于数学这个工具才能圆满解决,这对数学程度不太好的同学,本身就是一个难关。
1.1 物理自学困难
物理知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描述物理概念、规律的一些语言简练、深刻。如楞次定律的内容,静摩擦力的描述等,这些内容老师极尽所能讲解,仍有部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让他们通过自学学会、学透就更困难了。既便是好多例题有详细解答过程,学生仍看不懂题、看不懂解答过程,这是物理科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物理试题相对较难,学生考试多次失败
命题时很难做到既考查学生各项能力,又使试题容易上手。一套与高考要求相接近的试题中,几乎没有一眼可看出答案的题,每一道都需要缜密思考,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仔细推理、分析方能解答之。又因物理中的多选题猜对的几率很小,即便是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同学,对自己所选答案是否正确有时也没有把握,一些成绩中下的同学答起来就更费劲,有时成绩甚至出现个位数。因多次考试失败,便对物理产生惧怕心理,丧失学习信心,这是最可怕的。
1.3 教材原因
首先,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教材相比较,对知识要求有一个很大跨越,内容也广得多,难得多。很多内容都要求学生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观察实验时,要求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观察能力快,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观察现象的特征,注意其中的细节,会分析数据,从分析数据中得到一些规律,并能够进行描述。例如: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要求就比较高,实验中木板怎么放置,盘中砝码质量与小车的质量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要这样?这些问题,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很大。
其次,高中课程对知识的叙述与初中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别。初中教材文字叙述通俗易懂,学生也好理解,而高中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表述严谨,对规律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时不易理解。另外,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衔接不当,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好多学生认为初中物理“随便”学习,考试时也能考个七八十分,到了高中他还采用这种“随便”的方法就不行了,于是学生就会产生排斥的厌学心理。
另外,高中物理课程的很多知识无法从实验中直接得到,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物理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建立概念和规律。高中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深入,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2.1 循序渐进,促进知识稳步形成
对高一新生,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学习中有些知识和初中有联系,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回忆初中学的内容,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降低高中物理知识的台阶,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来调整、替代原有的认知结构。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学好高中物理,与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物理课本的好习惯;听课和做课堂及课外笔记的方法、预复 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因材施教,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变封闭的、单向的知识传授为开放的、多向的探究学习活动,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3 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情绪具有感染性,教师上课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就像乐团指挥那样投入,必然会感染影响学生,使他们精神振奋,精力充沛集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调动他们的手、脑、眼、耳、口等器官,使他们边学边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和荣誉感都很强,这种心理只有受到尊重与信赖,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造性地学习物理知识。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激励的话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他们寄予较高的期望值,关心爱护他们,相信他们会更出色。
2.4 树立正确的观念
教师应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营造民主和谐的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相信和依靠学生,对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信任,在心理上主动与学生接近,放下“知识领袖”的架子,成为一个“平等中的首席”。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使他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应用物理知识。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探求新知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和鼓励学生善于质疑、独立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物理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像科学工作者那样进行研究,通过自主的习方法和实验分析处理的方法等指导,学生主动找出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原因,不要死记硬背;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解,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老师解题方法和错误原因,题目中强调的细节;教师分析试卷时,要用红笔记录注意的问题,记下重点、难点,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要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像,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注释都不能放过。课后,还要回归课本,要对每一节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规律之间的异同。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又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学生产生的学习障碍,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达到学生能够用心、认真的对待,这样就能顺利的完成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
[1]刘旭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J].科技信息.
[2]于国.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提问能力[J].科教文汇(下旬刊).
[3]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