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敏 何 力 徐艳桦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1)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更新与扩展,土地变得日益紧张和稀缺。18万亩的基本耕地红线也日渐逼近。就此,国家加大调节力度,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出台了各种政策,其中2006年出台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就提出了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如此我国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小户型住房建设需要。所以在新的环境下应该如何思考和发展小户型的设计,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小但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日益成长的居住需要。
要保证小户型的居住品质,就不可能向以前那样一梯十几、二十户的去设计平面。那样既会造成人声嘈杂、彼此干扰,又不利于辨别方位和人员的疏导。另外电梯的运载频率过大,等待时间过久,这和新一代的小户型设计理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一般一梯设置三到四户是比较合理的,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分散公摊面积,提高得房率,又有利于套内户型设计,保证户型的通风采光。公共交通空间合理紧凑布置,要流线便捷,控制面积,在小户型住宅的设计当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公共空间是住宅品质的第一环,是给居住者的第一感受,争取自然采光和通风,使其成为一个室外与室内的过渡空间,在发挥交通功能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能稍作休憩的场所。从多种角度去挖掘空间的作用,正是如今小户型设计的所在。
小户型住宅套内面积一般为七十几平方米,怎么把这些面积有效分配到各个功能区,这是一个因素。每个功能空间都有其适宜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大了浪费,小了又降低使用品质,所以在小户型的设计当中要走极限,以最经济地方式来解决功能设置。比如客厅设置成3.6米乘3.6米的一个空间对于大多数小家庭来讲就已经很舒服了。而卧室的大小也不宜过大,尺度适宜的卧室更贴合人的心理,利于休息。还有就是走道、过厅的面积要努力减少,此类消极空间对于小户型而言是非常浪费的。
简单地把面积分配成各个空间,形成一个个限定好的厅室,这是传统的做法,但对于新一代小户型来讲就很不实用。室内空间既要围挡分割,又要围而不死;既要有空间的限定,又要有空间上的流动与统一,如此小户型才能减少空间的压抑感,创造满意的舒适度和空间感。因此应该要减少固定构建,取而代之以轻质材料、透光材料、多用途的家具,提高空间流动性,给人开敞通透的感觉。随着现代饮食注重健康清淡,加上厨房电器的发展,厨房已不再是一个油烟密布的地方,可以设置成半开敞或是开敞式,对于建筑室内空间营造是一个很积极的因素。简洁大方的厨房流淌于人的视野当中不失为一种优美的装饰,亦是对家的温馨良好诠释。此外,争取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对于小户型住宅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塑造而言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引入室外的气息和视野,才能有效地减少小户型的压抑感。
在量的限定条件下,各功能空间有机结合,这需要对家居生活流线有充分的理解。厨房和洗衣服使用的工作阳台结合设置,保证家务劳动的整合与有序;结合开敞式厨房,设计餐厅也不失为小户型住宅设计当中一种很适当的做法。另外储藏空间可以结合走道布置,使一个空间能够得到多重利用;而餐厅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集中和固定,所以也可以结合走道来设置,利用椅子的摆放来定义用餐空间。(见图示)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被重复利用,这对于小户型住宅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提高空间的实际使用效率,其实无形当中也起到了扩大空间的效用。
合理组织各个功能空间,以尽可能少的联系空间来沟通起整套户型。努力做到动静分区,对于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一个有利条件。注意避免对客厅穿插设计,保证主要空间的完整,任何空间一旦成为了交通核心,其使用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住宅功能要求不断发展,从当初的寝食分离到现在越发细致考究,在保障各主要功能空间的基础上,有条件地设置洗衣阳台、储藏室等辅助空间。把空间潜力越挖掘,功能组织越精密,购房者就越可以得到实惠。
关注时代发展对于住宅的影响,如客厅,主要考虑到沙发、茶几、电视柜摆放问题,现在电视普遍为液晶和等离子屏幕,厚度减少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客厅减少一定的比例也不会给使用带来什么麻烦。
提升交通空间效率,交通空间即是组织联系各实用功能的空间,把组织方式由单向性变为多向性,可以有效减少交通面积。比如次卧室,如果把门适当的往中间移动,左边靠墙做储藏柜,右边布置书桌、写字台,窗户也可以结合设置在右边,而尽端部分设置床。这样一个中间走道就组织起了三个方向的使用问题,交通空间得到了高效地利用,但空间内各功能却又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如此整个房间的面积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卫生间设计的好坏也会对户型面积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直线型排布方式,左边是洗手盆,右边是浴缸或淋浴,中间是马桶,就是一种比较高效地组织方式。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现代住宅当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卫生洗浴的空间,卫浴空间于建筑面积的比重应提高。在发达国家的住宅当中甚至每个房间都自带卫生间,由此可见,卫生空间是现代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新一代的小户型也应该体现出这一要求,每套住宅内外卫生间分开设置,小户型也可以具备一个自带卫生间的主卧室。这样即使两代甚至三代人同住的情况下,不论是从使用需要还是私密性考虑,对于生活品质提升都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卫生间更可以干湿分离,干湿功能可以同时使用,互补干扰,提高实际使用效率。
比如配合室内设计,把空间中零碎角落的空间制作成储藏空间,在整合空间的同时又能够弥补储藏功能的不足,一举两得。又如可以结合室内设计,适当地考虑和式房间或是地台的布置,既是空间上的一种限定和趣味,又可以对脚下的空间作为储藏利用。
简而言之小户型的设计要保持使用空间的完整性和灵活性;合理划分功能分区,隔而不断;最大限度地挖掘可利用空间,扩大空间感,尽量避免死角。小户型固然有他的局限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就会降低,相反在提倡集约化发展的今天,小户型更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意想不到的便捷性和舒适型。注重细节和品质的新一代小户型住宅,更适合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小户型住宅是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我国的人口土地国情所决定,所以对于它的研究和思考很有意义。它的设计与运用关系到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质。
[1]宋源.中小户型的精密设计[J].建筑学报,2003.3.
[2]赵红红,李信恒,邹瑾.小而舒适、小而宽敞、小而精致中小户型设计:以小而精见长[J].城市开发,2006.11.
[3]郝靖欣,谈歆,钱晔.农民安置住宅小户型设计研究[J].建筑知识,2009.3.
[4]徐曙光,黄建涛.中高层小户型住宅设计方法与实践探索[J].四川建筑,2006.2.
[5]周明华.把小户型“变大”[J].建筑技术与设计,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