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珑
(河南省焦作建筑经济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除了正常课程体系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外,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业余活动,也是8tt t 8.com非常必要的。其中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形式,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并且在选拔选手的过程中,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学校里形成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有关于要"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所以中等职业学校也应该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选拔优秀选手,作为以后参加省、市职业技能比赛的种子队员,甚至作为参加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的苗子来培养,这应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用来加大技能培养力度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并应该形成惯例,每年都要进行。
从去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组的比赛项目最多,但是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类来说,能参加比赛的项目只有两项:工程测量和工程算量。作为建筑工程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建筑测量课教师,我也非常关心这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工程测量技能竞赛,并且还仔细研究了一下技能竞赛的竞赛规则,结合最近这几年我参加的数次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有省里的比赛也有市里的比赛。在这些比赛中,有关于水准仪的,光学经纬仪的,全站仪的,各种比赛内容都有,但是就其比赛规则、评分标准来看,却都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有时甚至还会由于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的不同理解而引起争吵,其根本原因就是比赛前期工作没做好,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制定的不合理,甚至显得比较随意,可操作性差。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规章制度,来规范技能大赛的组织活动,使其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以利于这项活动的健康发展。
作为建筑工程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建筑测量课教师,我也经常在思考一些关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问题,怎么才能够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办的更加圆满一些?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这么几个方面:组织程序的设计;比赛内容的确定;成绩名次的评定;承办学校与一般参赛学校的关系等。
应该由举办单位先提出大赛的比赛内容和初步方案(草稿),并确定出来承办单位,然后及时通知相关学校报名参赛。
在确定了参赛学校的数量后,就应该根据承办单位的仪器设备能力和比赛场地的限制,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比赛方案(草稿),及实施细则,包括主要技术要求、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内容。并及时下发给所有报名参赛的学校。
在确定的比赛时间前3-4周时,通知所有报名参赛的学校在规定的时间派代表到承办单位确定的比赛场地,在进行现场踏勘后,由比赛方案的编制人,来回答参赛学校提出的,关于比赛方案的某些质疑问题,并在所有参赛学校代表无异议的情况下修改和最终确定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包括评分标准。定稿后,再次将修改后的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下发给所有报名参赛的学校。
回去后,各参赛学校就可以以定稿后的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来组织参赛选手进行训练,以迎接测量技能竞赛。
到确定的比赛时间后,就按照预先制定的比赛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比赛。
我们举办技能竞赛,不能是为了竞赛而竞赛,如果出一些偏的、怪的内容,以及现在已经过时的内容,就会偏离了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因为这些竞赛内容就有点像高考的指挥棒,特别是省级、国家级的技能竞赛方案内容,更是能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学校操作实训内容的侧重方向。
技能竞赛的等级一般可以分为市级、省级、国家级三个等级,各等级的主要参赛学校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是,县里的中职学校以参加市级、省级的比赛为主要目标,市里的中职学校以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比赛为主要目标,而省会城市里的中职学校则以能参加国家级的比赛为主要目标。要考虑到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其拥有的测量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确定竞赛内容时应该考虑各参赛学校的仪器设备拥有情况,例如,在以县里的中职学校为主角的技能竞赛,就不能以全站仪的操作为竞赛内容,因为现在全站仪还没普及到一般的县里,甚至有的任课教师都没用过,更别说是参赛了。
在固定的比赛时间内,看谁测量出的精度高。比如,在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的比赛中,可以规定在十五分钟的时间里,用测回法测量一个任意的角度,不论测几个测回都可以,只有不超过比赛时间就行,最终决定名次的只是看精度,谁的误差小,谁的名次就靠前。
在精度达标的情况下,看谁测量的速度快。比如,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竞赛规则中的评分标准就属于这一类型,该评分标准中规定,排列选手名次,以用时多少来决定,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多者名次列后。至于测量精度只要达标就行,不论其高低。
以比赛速度和比赛精度的数据为依据,套入一个计算公式,计算出最终成绩。比如,在水准路线测量竞赛中,可以以速度成绩占40%,精度成绩占60%,除去时间或精度超标的数据后,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出速度成绩,再以误差理论公式计算出精度成绩,最后两者相加就可以得到总成绩了,以参赛者的分数来排列名次。
先以精度划分等次,再以速度确定本等次中的名次。比如,在水平角测量的比赛中,首先把精度划分为三个等次,0″-3″为一等,4″-9″为二等,10″-24″为三等,当参赛者的比赛精度不在同一等次时,不论速度的快慢,等次高的名次靠前,如果在同一个等次内的,则看谁测量的速度快,谁就在本等次内名次靠前。
这几种评分标准各有各的优缺点,至于采用哪种评分标准,则应该由举办单位和比赛方案的编制人,根据比赛内容和参赛队伍的水平来共同确定。
最后,是如何看待承办学校与其它参赛学校公平竞争的问题。中等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单位,一般都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但是,由于他们对专业技术的陌生,所以一般都会把编制竞赛方案,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评分标准等工作委托给承办单位,而这些承办单位又大都也是参赛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保证比赛的公开、公正、公平,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作为承办单位的参赛学校也应该避免这种瓜田李下的嫌疑,例如,在测量技能竞赛中的一些比赛放样数据,就可以在竞赛前十分钟,由第三方,在给定的范围内,任意确定一个或一组数据。对于测量技能竞赛中那些待测的控制点,则也应该在竞赛前十分钟,由第三方,在给定的范围内,任意在场地上确定一个或一组待测点位。这样,对谁都是公平的。有些承办学校会提出,由于不知道最可靠值,没有办法来判断参赛选手的测量精度。对于如何快速的测量出最可靠值,以保证测量技能竞赛的顺利进行的问题,可以由承办单位准备一些高等级的测量仪器,在比赛结束后马上组织优秀人员进行测量,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测量出最可靠值,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参赛选手的测量精度。
总之,应该重视工程测量技能竞赛的组织程序和测量技能竞赛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在保证测量技能竞赛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使其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以吸引更多的中职学校参加竞赛,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测量技能训练和比赛中。
[1]杨文斌,段爱明.浅谈竞赛心理对竞赛成绩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