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泊桑的“魂断蓝桥”

2009-12-31 07:24
百家讲坛 2009年24期
关键词:福楼拜莫泊桑瑞德

朱 砂

每一个风流男人的生命里,都有一个空谷幽兰般的纯白女子,日日夜夜地,蛰伏在他心灵的最深处,安静而忧伤。被世人喻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也不例外。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因身体虚弱,出生仅18天,就在古堡的小教堂里接受了简单的洗礼,以求得到天主的保佑。

莫泊桑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出身书香门弟,对文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不幸的是,莫泊桑的父亲却是个眠花宿柳、穷奢极侈的花花公子,一副高大的身材和一张俊朗的脸,是那个纨绔男人给予儿子的唯一的财富。

从小时候起,莫泊桑的母亲便经常带着儿子拜访自己的朋友—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与文艺评论家福楼拜和著名的诗人路易·布耶。福楼拜,这个对文学情有独衷、终身未婚的文学巨匠对爱情与文学有着一套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最漂亮的女人也比不上一个用得恰到好处的逗号!”福楼拜的这种言论深深地影响着莫泊桑,于莫泊桑而言,亦师亦父的福楼拜就是他人生的航塔,如此,也便注定了莫泊桑嬉戏荒唐、风流放浪的一生。

18岁,情窦初开的莫泊桑在文学界尚名不见经传,除了读书,他最大的爱好便是划船和游泳。一天,莫泊桑在家乡的海滩上看到了一位来自巴黎的穿着泳衣的姑娘,莫泊桑对这位姑娘一见倾心,当即写了一封情诗给她。然而,几天后,当莫泊桑再去拜访这位姑娘时,却发现她正和几个男人拿着自己的诗稿讨论,几个人边读边放肆地嘻笑着、嘲弄着,莫泊桑又羞又恼,从此认定,女人都是虚伪的、轻浮的,上帝只为满足男人的欲望才创造了女人。这种偏见几乎跟随了莫泊桑一生。

此后不久,莫泊桑来到了巴黎,经福楼拜介绍认识了当时著名的小说家左拉和旅居法国的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在众人的指点下,莫泊桑开始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莫泊桑笔下刻画的,大都是小人物:诺曼底狡猾的农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佣、小职员、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还世俗的破落贵绅、富商、工厂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然而,他写的最多的,还是妓女,这与当时整个法国的社会风气是分不开的。

彼时的巴黎,到处充斥着横流的物欲与肉欲,巴尔扎克笔下那位叫但维尔的正直律师曾说过一句话很经典的话:“巴黎使我恶心。”

的确,放荡的年轻人、浓装艳抹的妇人和花枝招展的妓女使巴黎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淫窝,年轻的莫泊桑身陷其中,青春的生命,像热带丛林里的植物一样被肆意扭曲。尽管母亲良好的教育让他对生命不敢怠慢,但他却终是无法抵御那满目繁花的诱惑,很快,莫泊桑便融入其中,并且,他很愿意享受这种生活。于是,只有19岁的他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合伙买了一艘游艇,经常带着几个女子到游艇上集体鬼混。

后来,随着《羊脂球》的发表,莫泊桑迅速蹿红整个法国,他敏锐的才思、健壮的体魄和仪表堂堂的外貌,更使他成为了巴黎那些贵太太与时尚小姐们青睐追逐的对象。

“和不正经的女人交往太多!”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对莫泊桑的最为入骨的评价。莫泊桑风流一辈子,“农庄姑娘、饭馆侍女、半推半就的寡妇、欲壑难填的太太、阿拉伯女人、黑人妇女、成熟的女市民,他占有过这么一大堆尤物……”

在莫泊桑的感觉里,这些女人可以享乐,但没有一个女人值得终身相许,莫泊桑不相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还有纯洁的爱情,直到有一天,一个喝多了的朋友向他讲述了一件在朋友看来是个“笑话”却让他震惊不已的事:

法国南部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叫瑞德辛娜的年轻姑娘,她美丽善良,质朴得甚至有着几分天真。姑娘热爱文学,读了许多莫泊桑的小说,非常喜欢他的才情,当瑞德辛娜听说莫泊桑还是个单身汉时,更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

虽然瑞德辛娜并没有见过莫泊桑,但这并不妨碍她对他的爱,她想见到他,做他的朋友、妻子,哪怕婢女甚至是奴隶,她都心甘情愿。

然而乡村姑娘那脆弱的一厢情愿又如何抵御命运之驾辚辚向前的倾轧?

贫穷可怜的瑞德辛娜,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忍饥挨饿,一生丁一生丁地积攒起来,终于凑够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张前往巴黎的车票。

接下来,瑞德辛娜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怀着兴奋与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巴黎,一路探询着找到莫泊桑的家。

彼时,莫泊桑正在外地旅游,给姑娘开门的是莫泊桑的朋友—一个浪子,一个好色的无耻之徒。看到瑞德辛娜的第一眼,这个花花公子便被眼前这个极度羞涩的姑娘的美丽惊呆了,他心猿意马地听完姑娘的来意,故作遗憾地说:“我高贵的小姐,莫泊桑确实没有太太,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位公爵的美丽女儿,他带未婚妻度假去了。”

突如其来的打击,顿时让这位心性晶莹而单纯的乡村姑娘如坠冰窿,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片刻,突然尖叫了一声,双手掩面,哭着跑了出去。

那个浪子见瑞德辛娜果然相信了自己的谎言,于是假惺惺地追了出去,把她扶上了一辆马车,送回到她住的廉价旅馆里。

那个夜晚,绝望的瑞德辛娜沉沦在这个浪子的无限体贴与花言巧语中。

不久以后,莫泊桑度假回来,那个浪子漫不经心、滔滔不绝地像他描绘着瑞德辛娜天真的表情,晶亮的眼眸,长长的睫毛,光洁的皮肤,如蓓蕾初绽般羞涩的身体,仿佛在讲述一个“想吃天鹅肉”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农村穷丫头的故事。

莫泊桑久久无语地看着他,心中像煮沸的汤锅,满腔的血液上下翻滚,灼伤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疼得直扭身子。

辗转打听着,莫泊桑最终找到了瑞德辛娜赖以栖身的酒吧,发现眼前的姑娘依旧美丽惊艳,楚楚动人。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瑞德辛娜已由一个心性单纯的姑娘变成了一个坠入红尘的风情女子。

饥饿使女人堕落,这是一句无比残忍却又无比现实的至理名言。

莫泊桑向可怜的姑娘揭示了那个曾经的谎言,瑞德辛娜呆呆地看着他,大颗大颗的泪珠从那张依旧美丽的脸颊上无声地滑落。

最终,姑娘拒绝了莫泊桑的请求:“我不可以用自己已经脏了的身体亵渎我心中的太阳。”

瑞德辛娜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着,每一个字,都如一枚冷冷的钢针,清晰而尖锐地扎在莫泊桑的心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瑞德辛娜,那个因莫泊桑而改变了一生命运的女人,成了莫泊桑心头一道抹不去的伤疤。那份莫泊桑追寻了一生却擦肩而过的纯真爱情,至此,像一只慢慢僵死的蛹,被莫泊桑放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暗自哭泣,深深地怀念。

这个法国版的“魂断蓝桥”故事,深深地刺痛了莫泊桑。以后的岁月,莫泊桑依旧放荡不羁,天马行空,可是,他的心,老了,空了。

莫泊桑不允许任何人提及此事,甚至,连和他一向交好的朋友保罗·布耳热叙述过这段故事,莫泊桑都愤慨不已。

以后的作品里,莫泊桑的心性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他笔下描绘的虽然依旧是那些小人物,但这些人物从此都苟活在阴影下,没有希望,没有奇迹,没有热情,有的只是不幸,或是一场空欢之后的悲凉。

1886年1月,比莫泊桑小10岁的弟弟埃尔维结婚了,此时莫泊桑已经36岁,依旧孑然一身。弟弟那场阳光下幸福的婚礼,再一次深深地刺痛了莫泊桑。他又想起了瑞德辛纳,想起那个纯洁的女孩曾经给予自己的那份绝美的爱情。那份透明之爱,分明是这个残缺世界的至圣之物,然而,八千里路,红尘相逐,却终是错过。

多少个暗夜里,莫泊桑静静地想,如果时间能够倒流,自己愿意用全部的所有,换回那个心性单纯、善良美丽的女孩儿洁白而芬芳的青春岁月。然而,世上没有如果,有的只是结果,一个神奇美丽的爱情童话,因为一句谎言而改变,毁灭成了布热尔(西班牙剧作家兼小说家)笔下一个人类感情方面的可笑的逸事。

世上已没有了天真的瑞德辛纳,留给莫泊桑的,只是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起,血脉止涌,清泪暗弹,一次次地,扰乱了一颗顽钝的心。

以后的岁月,莫泊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在巴黎、戛纳还是在国外,他的身边依旧不缺女人,却独独缺少了爱情。

1892年元旦,被精神分裂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莫泊桑选择了自杀。那个夜晚,他的仆人弗朗索瓦被主人房间里的一阵响动惊醒,赶紧推门进去,只见莫泊桑正用裁纸刀往脖子上猛戳,鲜血淌到白色睡衣上,红了一片。

这是莫泊桑第一次试图自杀。此前,莫泊桑曾经说过:“自杀是一扇敞开的大门,真的,人们太疲倦的那一天,就可以从这扇门逃走。”

在众人的帮助下,企图从“那扇门”里逃走的莫泊桑被弗朗索瓦拉了回来。莫泊桑间歇性的痴颠让周围爱他的人们心痛不已,最终,百般无奈的人们把莫泊桑送进了疯人院。

“瑞德辛娜!”在疯人院里,无数次地,莫泊桑喃喃地轻唤着那个女孩的名字,嘶哑的声音穿过红尘的悲欢惆怅,撒向寂寥的夜空,彻骨的凄凉。

莫泊桑知道,瑞德辛娜不会听到,但他依然拼尽了力气喊叫着,只为不枉她曾经的一场爱。

1893年7月6日,年仅43岁的莫泊桑走了,带着他的才情,他的睿智,连同一生的错过与遗憾,一起走进了棺木。留给世人的,是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与6部长篇小说,以及情感世界里杂乱的脚印和支离破碎的传说。

编辑/宛新

猜你喜欢
福楼拜莫泊桑瑞德
光影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Close to Heaven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福楼拜的『笨学生』
莫泊桑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