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实证研究

2009-12-31 07:32黄静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高职生心理健康

黄静宜 周 勇 刘 念

[摘要]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网络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障碍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Young制定的互联网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武汉地区三所高职院校的近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7%,网络成癌学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高职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在对网络态度的调查中,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中持“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偶尔后悔”者比例远高于非网络成瘾组;网络体验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癌的学生比非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游戏中感到更多的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更多的孤独感。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057-03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生存空间,人们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与网络,但当人们无限制地使用网络时,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在学校、工作、社会交往及家庭中的能力与表现,从而衍生出一个重大问题—一网络成瘾。对于网络成瘾,美国心理学会(APA)早在1997年承认了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各国学者们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截止目前,临床医学及社会科学对网络成瘾尚未形成一致的严谨定义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症(Intemet AddictionDisorder,IAD)、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met Use,PI-u)、网络依赖(Internet Dependency)均为过度使用网络的描述。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网络成瘾症(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目前,在大学生中,由于网络成瘾而引发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例如,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对北京十二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网络成瘾者约为6.4%。上海师范大学的顾海根教授对上海市近四千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9%(2007)。林绚晖和阎巩固对福州大学293名大学生调查表明。网络成瘾者占9.6%。但是,目前人们的研究对象更多的关注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以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不多,并且从研究方法来分析,单纯理论分析多,实证调查研究少。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生人数比例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状况应是一块不应该被“遗忘”的角落。了解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成瘾状况,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武汉三所高职院校(长江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进行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发放问卷600份,问卷收回560份,经过数据输入整理,最后有效问卷502份,问卷有效率为83.7%。涉及专业有:中英文涉外文秘、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管理、物业管理、汽车技术与服务营销,国际贸易、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园艺技术、新闻与传播。样本基本构成,如表1。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Young制定的互联网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其中网络成瘾量表由美国彼兹堡大学K.S.Young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W),并结合对网络成瘾实际研究编制而成,量表包括8个项目,如果对其中的5个以上项目作出肯定回答即被判定为网络成瘾。SCL-90自评量表共有90道题,实行1(没有症状)到5(极严重)级评分制。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ll,5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X2检验、t检验。

二、调查结果

(一)高职学生网络成癍总体发生率,如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7.97%,

(二)男、女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如表3。

由表3我们可以发现,男生比女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出2.01%,经X2检验,X2=0.691,P>0.05,说明男女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三)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在高职学生中,网络成瘾者SCL-90评定总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意等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成瘾者。经T检验,除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因子外,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其他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如表4。

(四)高职生电脑网络态度与网络成癌

笔者在调查中测试了高职生对网络态度,调查高职生如何看待自己在网上花费的时间、精力,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此次调查中,选择“与周围人相比还算正常”的学生比例最高,选择“很有效率”者有16.53%,两者相加比例超过了50%,“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的学生比例仅有12.55%,因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后悔自己花费在网络上的精力,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的学生占少数,表5。

进一步按照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来分析他们对待网络的态度,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网络成瘾组中持“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偶尔后悔”者比例远高于非网络成瘾组,持“与周围人相比还算正常”、“很有效率”者低于非网络成瘾组,如表6。

(五)高职生网络体验与网络成瘾

不同的网络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上网行为,网络中强烈的信息刺激,交往中成功的经验,游戏中酣畅淋漓的快感等易使人们体会到真实生活所不能体验到的感觉,进而导致网络成瘾。因而,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对高职生的网络体验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将网络作为与网友交流信息的平台和工具,仅有11.55%的学生认同“只有在网上,我才不会感到孤独”,有23.70%的学生认同“在网络游戏中,我能体会到一种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大的成就感”。如表7。

进一步按照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来分析高职生网络体验,如下表,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对于“在网络游戏中,我能体会到一种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大的成就感”和“只有在网上,我才不会感到孤独”这两个问题的

回答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的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感到更多的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更多的孤独感,如表8。

三、结论

关于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此次调查结果为7.97%,这与张海涛、苏苓的研究结果接近,低于陈青风的研究结果。陈青风对武汉地区340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武汉市高职生中,约15%左右的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网络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张海涛、苏苓对1800名江苏、山东、安徽9所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发现,高职生中网络成瘾占7.59%,其中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

在本次调查中,网络成瘾学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这与国内外的研究不相符。大部分的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都表明男性要比女性更容易成瘾(Morahan-Martin&Schumacher,2000),陈青风与张海涛、苏苓的研究都表明网络成瘾学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瘾者的SCL-90评定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成瘾者,经t检验,除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因子外,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其他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这反映高职生网络成瘾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自卑感、活动力减弱、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等现象,“网络综合症”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对网络态度的调查中,在高职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后悔自己花费在网络上的精力,他们认为在网络花费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的学生仅占少数。在网络成瘾组中持“后悔花费了太多精力”、“偶尔后悔”者比例远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这反映出不少网络成瘾的学生后悔在网络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在对网络体验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网络成瘾组还是非网络成瘾组均将网络视为进行信息交流的便捷工具,在网络中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在网络游戏的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的学生在网络游戏中感到更多的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更多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顾海根.大学生特网成瘾障碍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癌预防与治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陶然.应力网络成癌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Young.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a New ClinciaDisordr[M].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6,1:237-244.

[5]扬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2.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高职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