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12-31 07:32周艳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育

周艳丽

[摘要]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两课”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高校“两课”作为大学生启迪智慧、纯洁心灵、开启法律思维、明确人生目标、解决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课程,越来越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两课”教育;教学现状;教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4-0108-02

一、当前“两课”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

造成高校“两课”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方方面面。例如,重科技轻人文,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陈旧;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结构失衡,缺乏创新理论的支持;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用人取向的重技能轻品德;教育对象的时代性、特殊性;社会客观实现的影响;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在这些导致“两课”低效的因素中,与课堂教学直接有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教学内容不是以人为本,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教育目标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高校“两课”应立足于对大学生健全^格的塑造和培养,帮助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明确人生奋斗目标、确立社会良知、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内容明显是以政治教育、理想教育为主体,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和个人理想愿望基本上被忽视了。其实,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要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从学生个体的需要来说,道德教育是他们的第一需要。高校“两课”教学内容应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基础,以政治教育为导向,使大学生在明确了自己应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之后,才会自主地判断政治问题和自觉地选择政治方向。总之,教学内容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内容重复并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是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方法主要是单向灌输,学生不是教学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

当前许多高校的“两课”教学仍停留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规定的方法讲授规定的内容。将受教育者当成装载思想知识的容器,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如果接受得不够好那就增加灌输的时间和力度的做法也没有真正的改变。其实,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学生自我主体意识支配下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发展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吸收,任何外部的灌输都将难以收到教育成效。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中应该体现的是平等、合作、理解、尊重、倾听和创造等多种教学要素。在开放式、信息化、重精神追求和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单向灌输已经引起了受教育者的“反感”,疏导和引领才是他们所希望的。

(三)教育方式缺乏互动,师生之间缺乏交往

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不可能在单向灌输中完成,而必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互动和一定的情境下方可实现,即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有效交往,彼此尊重与信任、交往与交流。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过程,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作用过程。然而,现实的“两课”教学中,学生始终是被动地位,他们往往只能是教学目的和教材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的权威、地位和尊严,淡化、弱化,甚至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问题、道德困惑、生活追求和情感需要,其结果是教育的主体性缺失,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主体性缺失。传统的教育理论主体缺失有两个表现:一是把教育理解为主体(教师)改变客体(学生)的活动,而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活动;二是知识中心观,即认为师生双边关系的互动均围绕着知识理性的轴心运转——前者传授知识,后者接受知识,进而“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等负中心化现象盛行。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扭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单一主体化。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理解为“主体一客体”关系。二是教育片面化。教育往往蜕变成单纯的道德信息交流,交往只作为知识的承载体而存在。另外,教育者职能和角色的专门化,使某一学科的教育只对受教育者的某一方面的发展负责,没有考虑到学科的交叉和学生的感受。三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疏远化和抽象化。一方面教育经常以集体为受教育者,撇开了具体的个体的受教育者,使二者的交往关系疏远化和抽象化。

3.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和断裂的现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分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与社会生活无关的理性教育;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性。在这样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过程中,只强化道德理性,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人为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中被抽离,受教育者不是学到生活的智慧,而只能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的气泡。

二、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现行的高校“两课”教材,其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系统性都很强,但趣味性少、针对性弱、层级性差、重复性大、实践性小。对于广大的授课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核心要素,针对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实际。找准学生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具体结合点,科学地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需要”,实施有层次、有差异的个性教育。同时,还应把握时代前沿,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震撼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思维,彰显学生个性,才能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及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法,导致学生到课率不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缺失和逆反心理的凸现,并造成教育资源(教学课时、教师劳动、教学条件)的极大浪费,教学效能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两课”教师应该采用学导性、引导性、渗透性、探究性、研讨性、实践性等新型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旨在让学生主动学习,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保持学习的内心渴望,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本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两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格和创新、合作、敬业、奉献等“成才”意识,并巩固于自身的一切言行之中,而不是记住几个概念、理论或原理。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是个体心理自觉能动的内化过程,即正确的理论观念和社会规范通过个体的自我认知,转化为自我认同、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该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使之成为学习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需求和目标向往。具

体地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有魅力、有效果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动性,激发学生求学的自主性。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和解惑者。

2.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是激发和启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替学生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权利、机会去自主探究问题、思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重在启发和引导,让“教学”的过程变为“导学”的过程,变学生由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求索和教师的适时指导相结合的双边和谐互动。

3.让学生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学贵在问。这当然不是教师的“课堂问”,而是教师应创设情景、意境和精选“案例”,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只有学生不断地产生好奇心,才能有真正的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当然,教师创设情景、意境和选择的“案例”要有针对性、现实性、启发性、激励性,并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当前的热点、焦点和疑点,否则同样激不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三)创新育人理念,走向以真正的交往为中介的思想政治教育

既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根源在于缺乏真正意义的交往。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交往从某种意义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本质和过程的根本。交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启发、激励对方内在的思想品德需求,创设和谐、民主、宽容的教育环境,生成共享一定的思想品德规范,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知道”和“体验”的社会主体。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出发点和核心,确立并显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以观念、原则为出发点和核心。

1.对话是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对话”式教育的内涵包括:“对话”作为一种介入态度,“对话”作为一种平等关系,“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实现生活的对话并非轻而易举,它必须具有平等、真诚、互动和真理的显现等条件,否则,对话将成为“独自”或单向“灌输”。只有使受教育者体验到平等、民主、自由、尊重、信任、友善和理解,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只有教育者由教育的主宰者、操纵者转化为引导者、激励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与受教育者自由、彻底、无拘无束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引起人们去发现真理,实现对话的双赢与共赢。

2.理解是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点。理解是一种情感教育。人对价值与道德的认同与信奉不仅需要知性理解,更需要情感的吸引与推动。因此,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摘下知识权威的面具,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平等的对话者、交往者,重视感情的投入,引发受教育者整体性参与,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共同的责任。同时要经常组织他们展开讨论、辩论与合作,以促进相互间的理解、沟通与共识;要精心鼓励受教育者从“学答”转变为“学问”,激发他们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育者提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教与学双边心智对流的现代型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亚杰新课改的课堂教学[N].光明日报.2007.

[2]钟洁玲.试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的原因[J].教育与职业.2007,(30).

[3]国向云.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8).

[4]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